石牌桥的胶已人饭堂,十个广漂九个吃过
58086美食&下厨
在那个潮汕美食还没普及到全国的年代,美食推广全靠人口相传。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潮汕朋友,你会从他嘴里种草无数潮汕美食。
比如牛肉丸,粿品,牛肉火锅,肠粉…..等等。听到你心痒痒,恨不得立刻吃到。但,他都会和你说:“等你来潮汕,我带你去吃”。
他还是不带我去。
聚会遇到“吃啥”的世纪难题时。
潮汕牛肉火锅就会变成首选,但当你独自一人,又很想吃牛肉的时候。
牛肉/牛杂粿条才是最优选择,这也是潮汕人民的日常。当然,你想一个人打火锅也不是不行的。
▲图源网络

来了,自然要试试牛杂粿条。
传统大碗端上,粿条垫底,牛杂铺在粿条之上,避免牛杂因为浸泡失了最佳口感。
面上的南姜末印证这家牛杂粿条的正宗。只有传统的潮州牛肉店,才会在上菜之前撒一撮南姜末,去腥提味。
▲图源网络
牛杂粿条汤头颜色不似牛肉火锅那般清澈,而是浓郁些许,唔...是用牛骨熬煮过的。
牛百叶、牛肉、牛丸….多到我自己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脆、嫩、韧、筋道多种口感都存在这一碗中,独立且混合,满足感十足。

牛庄的湿炒粿条深得我心,出锅即带镬气。
翻炒均匀,沙茶酱汁包裹每一根粿条,夹上牛肉入嘴,肉欲十足,不下十筷,全身心都得到满足。
而且,用的是粿条而不是河粉。
我被问过太多次粿条与河粉的区别,区分其实很简单。粿条是纯米浆,两面光滑,韧性不高易断。
而河粉则在米浆的基础上加入了薯粉,形状更为透明些,韧性强些。入口便知是粿条还是河粉,同时,粿条也常被用去做各式各样的“粿”。
肠粉也是潮汕特色美食。不过,潮汕肠粉就产地不同,酱料也大不相同。
近年在广州崛起的“深夜豆浆”售卖的肠粉,以甜甜的蒜泥酱汁为主,那就是普宁肠粉。还有广州少见的汕头肠粉,以卤汤为酱料。还有以沙茶酱+花生酱混合,酱汁更为浓郁,同时也更容易腻的以潮州肠粉。
令我惊讶的是, 这家店在大众点评上夺榜的竟然是"春卷"。炸物最忌油腻,特别是一层一层的饼皮叠成的春卷。油炸时很容易将油脂留在内馅,咬一口油脂爆出,咦,想想都油腻…..
能夺得第二名,还是有料的。春卷一掰就开,虽然不至于像蛋卷那般酥到掉皮,但也是层层酥薄。馅料是咸的,绿豆加虾米加猪肉等,风味独特。
林宝?还不是拿去载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