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我不是珠村本村人,但从2004年起,那会我正读高中就在珠村定居,至今也都15年了,可以说也是看着珠村一路走过来的,从最早中山大道没有BRT,每天天没亮就赶公交到珠村牌坊前等公车,到后来珠村前面建了天桥,从盈彩过去珠村变得需要绕路,珠村沿路面商铺一步步建设我都看在眼里。
下图是珠村早期的牌坊和最新的牌坊:



珠村被树立为美丽乡村的典范,还享有“中国乞巧第一村”的盛名;每年七夕都有乞巧节拜七娘的风俗,因此在村里面有很多关于乞巧节的题材馆:例如下图的民间工艺坊、乞巧苑公园、乞巧亭、乞巧文化广场、乞巧文化博物馆等








要说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乞巧节了,节日当天会有很多居民来这里,村里会搞拜七娘的仪式,还会摆设着各种乞巧艺人手工制作的工艺饰品,精致、美观:




珠村其实是一条还没有改造的城中村,由于地理位置上毗邻天河区与黄埔区的交界位置,租金相对棠下、上社较低,交通便利,因此 受到很多外来人口的青睐;但村子里面整体道路交宽敞,不比很多握手楼城中村,村外围的商圈这些年也在逐步完善,牌坊对面就是漫广场、乐都汇,生活也算便利。




前面我也提及到,我本人不是珠村本村人,但在珠村这个地段也都生活了近15年,看着这里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变化过来的;珠村对应的学位是东圃中学,因此我高中阶段的同学很多是珠村本村人,大部分都是姓潘的;据了解,珠村是以潘姓和钟姓为主的人家,在村里能够看到潘氏祠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