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初潮以后,每个月经周期卵巢内都会发生一场“大乱斗”。众卵泡强强对决,只有对FSH(即“卵泡刺激素”)最敏感的卵泡,才能成为优势卵泡, 然后进一步成熟。到了时机, 我就要离开住了很久的“泡泡房子”,成为一颗真正的卵子,也就是“排卵”。
成为“王者”的我终于可以独立行动了。我一路颠簸,从卵巢来到输卵管,等待精子的到来。这时候,如果夫妻同房,我就有可能顺利“脱单”,成为一颗受精卵。
一般情况下,每场比赛只有一个第一名胜出。这意味着,每个月只有一颗优势卵泡,而其它的卵泡则会被淘汰。可见,我能存活十分不易。
有时,在使用促排药物或某些特殊情况下,比赛也可以出现两个或多个并列第一,形成多颗优势卵泡。但还有些时候,受到高龄或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可能连一名优胜者都不能诞生。没有优势卵泡,我也出不来了,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不排卵”。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中有许多小卵泡,但却都不能发育成熟,无法形成优质卵泡。
许多在备孕的夫妻很好奇: 究竟什么样的卵泡能够胜出?一般来说,好的卵泡往往又大又圆,不但生长速度达标,而且住着舒服又安心。而那些质量较差的卵泡,往往是“老破小”,看起来也邹巴巴的,不易形成受精卵,即使受精也极易发生胎停育。
1、大。当然,房子太大也不行,我会找不到门往外走。卵泡到了18~25mm后48小时仍不排卵,反而继续长大,可能形成卵泡囊肿。大部分情况下,在2~3个月经周期后就会消失,但还是影响受孕。
2、圆。临近排卵时,成熟的卵泡已到达卵巢表面,张力变大、受力不均,也有可能被拉扯成椭圆形,需要综合前后发育发展过程来具体判断。
3、速度。在卵泡筛选结束时,优势卵泡的直径大约为10~ 12mm。此后,优势卵泡每天都会长大1.5~2.0mm。
4、适量。每个月的卵泡争霸赛里,参赛者并非越多越好。仍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这类患者的卵巢中有12 个及以上的2~9mm 小卵泡,但都不能真正发育成熟,最终走向凋亡。
可见,得到我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一颗优势卵泡。首先,我喜欢年轻人。如果女性年龄在35岁以上,那么卵泡储备和生育力都会大幅下降,卵巢中的卵泡数量少、质量不高,需要抓紧时间,科学备孕。第二,我喜欢“好身材”。过胖或者过瘦的女性,对于卵泡发育都不好,所以不要一味追求骨感。体重过低、营养不良可能干扰中枢性腺轴的正常工作,导致月经失调、排卵障碍等;肥胖的女性则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和高雄激素等内分泌代谢异常,极大增加卵泡发育障碍和稀发排卵的风险。第三,我喜欢“好小区”。只有好的卵巢才能培育好的卵泡,只有好的卵泡才能养出更好的我。所以,卵巢这个“社区”对我而言也很重要。备孕中的女性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养护卵巢的食物(如牛肉、瘦肉、芦笋、口蘑、乌鸡、紫菜、海带、豆腐、玉米、红枣等)。同时,还要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加速新陈代谢,保证全身良好的血液循环,这对卵巢功能有很大助益。注意,育龄女性如果抽烟酗酒,也会损坏卵巢功能。
如果备孕时迟迟见不到我,建议及时进行一些检查。如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 FSH、LH、E2、P、T、AMH、甲状腺激素等),代谢水平(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糖耐量试验等),染色体检查,以及超声检查(包括卵巢储备功能、卵泡监测等)。医生可以根据结果,查找卵泡发育不良及排卵障碍的原因,综合分析判定后,根据具体原因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