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么热,
不仅人会变得暴躁,
猫、狗等动物也会因为
这难耐的酷热,
变得更加躁动、更有攻击性。
据国家应急广播消息,
自7月12日以来,
仅一周时间,
宁波市华慈医院犬伤门诊
已接诊1300余名患者。
其中猫伤占55%,
犬伤则占42.7%。
图源:宁波晚报
这还只是不完全统计!
今年以来,随着气温升高,
特别是进入夏季后,
各地都有发生多起动物伤人事件!
7月19日,
河南疾控也发布紧急提醒:
狂犬病已到高发期,
出现动物致伤的暴露后,
一定要做好规范处置!
萌萌哒提醒大家,
如今暑热难耐,
近期多地连续迎来35℃以上高温天气,
猫、狗等动物比往常
更容易进入“热得抓狂”状态,
尤其是当它觉得自己受到挑衅时,
很可能会暴起伤人!
再加上夏天大家穿得单薄,
更会增加被咬伤、抓伤的几率。
所以,请务必注意防范动物伤人!
如果家里有养宠物,
请务必做到文明养宠。
为避免孩子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
平日里大家也要教育孩子:
请记住
1. 不要单独与猫、狗等动物待在一起。
2. 不要随意挑逗猫、狗等动物,特别是在它进食的时候,很多咬伤都是在嬉戏打闹中发生的。
3. 猫狗等动物烦躁不安、恐惧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抚慰它。
4. 猫、狗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也很容易伤人,要尽量与其保持距离。
5. 在路上,要远离流浪的猫、狗,并避开动物较多的地方。
6. 发现有危险的动物,要及时告诉家长。
万一不慎被咬伤、抓伤,
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正确处理!
因为直至今日,狂犬病依然是不治之症,
一旦感染,死亡率100%!
No-mama-01
狂犬病,死亡率100%
狂犬病,也叫“恐水症”。因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所以又名恐水症。
传染源
在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

潜伏期
狂犬病病毒首先感染肌细胞,进行大量增殖,慢慢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发病。
像小星18天后就发病的,实在比较少见。
总之,被咬的部位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那么潜伏期越短。
大多数人会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记载,世界最长一例长达6年。
不过,WHO关于狂犬病潜伏期的最新立场有变,指出:狂犬病的潜伏期最长不超过一年。[2]
因此,“小时候被狗咬”的各位成年人,别慌!
临床表现
注意!狂犬病症状,传说中学狗叫、狗爬,均是谣言。
潜伏期:多数为1-3个月,极少在1周以内或1年以上。
前驱期: 低热、乏力、头痛、恶心等,有的“伤口附近又麻又痒,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一般持续2-4天)
兴奋期:恐水(想喝水,但一看到水,莫名的恐惧感就来了)。怕风、咽喉肌痉挛、亮光、噪声、触动或气流也可能引发痉挛。(一般持续1-3天)。
麻痹期:急性神经症状期过后,患者停止痉挛,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面无表情等症状。(一般持续6-18小时)
死亡:如无生命支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首次出现临床症状的7-14天内死亡。
1955年,这个男人曾被一只带有狂犬病毒的狼袭击,医疗研究小组记录了他的临床症状变化:
不安、激动、为防止痉挛,被铐住手脚、吞咽困难,喉咙剧烈喷出液体......

这是一只典型的狂犬病犬。它处于狂躁状态,呈恐惧表情,舌头因麻痹露出口外,一直在流口水,看到尽快远离。

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No-mama-02
被狗抓伤、咬伤
第一时间这样处理
致伤后进行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处置,几乎100%可以预防狂犬病。
有两步:
第一步:第一时间消毒处理伤口。
如何处理伤口?
首先,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与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一定清洗彻底,不少于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将残留在皮肤中的清洗剂清理干净。

接着进行消毒,可用稀碘伏、苯扎氯铵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这里提个醒,被咬/抓伤后,不要模仿电视剧用嘴去吸伤口。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
如果伤口较大、较深,需要相应的专科医生进行下一步处理。
第二步:去医院犬伤门诊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咬伤之后,医生要视伤口的暴露等级来确定是否需要打疫苗。
暴露等级有三级,Ⅰ级暴露 、Ⅱ级暴露、Ⅲ级暴露。这是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大家参考:

目前狂犬病疫苗接种方法有两种:
- 5针法: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1剂。(我国常用)
- 4针法:当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
如果孩子不慎被狗咬伤,哪怕只有一道淡淡的血印、伤口被小狗舔,都属于二级暴露,也都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并且越早越好。
而且,不要肉眼看到皮肤没有破损,就认为属于一级暴露。
教你个办法👇
用酒精擦被咬的部位,有刺痛时,说明有破损,应该属于二级暴露。
No-mama-03
国外的“十日观察法”
靠不靠谱?
经常有人说,我们的狂犬疫苗被滥用,被狗咬了只需要观察10日,狗没事人就没事。
但这个说法不敢苟同,目前国内对于“十日观察法”的比较大误解在于: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只需要观察动物状况,如果10天内动物的健康没有出现问题,则无需接种疫苗,这是对十日观察法的严重误解。
WHO及美国CDC均推荐10日观察法,但也同时明确指出:
- 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 10日观察法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等。
我国大部分动物很难界定家养还是散养,而且“动物健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肉眼观察无效,需要专业人员经过实验数据监测。
所以目前,我国不适用“十日观察法”。[3]
No-mama-04
狂犬病8大高频提问
1超过24h、48h、72h,接种狂犬疫苗还有用吗?
有用。
接种越早越好,打了总比不打好。没有所谓24h、48h、72h的说法。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极少超过1年,在潜伏期内接种都有效。
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尽快处理。
2被仓鼠、兔子咬了要打疫苗吗?
一般不需要,但需要警惕“破伤风”。
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蝙蝠)。
根据我国现用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 暴露于啮齿类动物(仓鼠)、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 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不会传播和感染狂犬病的动物种类无需进行。
3宠物已接种狂犬疫苗,伤者还要打吗?
要。
因为较难评价宠物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
4近一年打过,被宠物咬伤还要打吗?
6个月后需要。
根据《广东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3年版)》,狂犬病再次暴露后的免疫程序要求为:
- 全程免疫后6个月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 全程免疫后6个月到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当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 在1年~3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
- 超过3年者应当全程接种疫苗。
5婴儿、孕妇被咬了可以打吗?
可以。
婴儿、孕妇等特殊人群都不是打疫苗的禁忌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均明确: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安全有效,且对宝宝没有任何副作用的。
6疫苗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狂犬疫苗是安全的。
常见的疫苗不良反应 : 发热、乏力、食欲差、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瘙痒,大多无需处理或简单对症处理即可缓解。
罕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所以注射疫苗后一定要在医院留观30分钟。
7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狂犬疫苗?
没有禁忌。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如对某一品牌疫苗的成分有明确过敏史,应更换无该成分的疫苗品种。
8吃过狗舔过的食物,有感染狂犬病风险吗?
有可能,但概率不大。
狂犬病可通过感染性物质(通常为唾液)直接接触人体黏膜或新近皮肤破损处传染。是否感染,实际上要考虑两点:
- 舔舐食物的犬只是否携带狂犬病毒。一般经过正规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理论上不会携带狂犬病毒。
- 狗舔舐食物之后直至被人吃下的时间间隔。狂犬病毒在空气中能存活时间有限,狂犬病毒很脆弱而且不耐热,室温下存活时间一般在1-3小时内,温度越高存活得就越短。
综合以上考虑,感染病毒的概率并不大。 -
No-mama-04
被狗咬住,
如何让它快速松口?
遛狗不牵绳,等于狗遛狗。
狗莫名其妙咬人的事件,不是一次两次。
比如,躺在妈妈怀里的宝宝,也能无故被大狗咬伤。
又或者,在小区散步的娃,也能被疯狗拖行。

要注意,能拉狗的情况下,别拉孩子。
1、蒙住它的眼睛、捂住耳朵。[5]
用外套、帽子等盖住他的眼睛、耳朵。失去视觉和听觉,它们感到害怕就会松口。
2、锁喉、掐住狗的喉咙管,让它窒息。
当狗无法呼吸的时候,也会松口逃命。 可以参考一下这位驯犬师的做法:锁住脖子、用手掐狗的喉咙管,让狗窒息。
也有人说,如果狗戴着项圈时,往上提起项圈,使狗的身体悬空。
没有狗圈的,用皮带、绳子、衣服,使劲勒狗的脖子,最好能套住并打个结,让狗上吊。
3、抬起狗的后腿。
抬高狗的后腿,这时候大部分的狗会松口,将尾巴往上提也能奏效。曾有人做过验证,似乎还挺管用的,但有的狗不管用,反而会攻击拉它的人。[5]
4、直接攻击狗的要害部位:眼睛、鼻子、肛门。
有兽医指出,鼻子是狗身上最大的弱点之一,这个地方神经末梢丰富,击打狗鼻可迅速让它失去攻击力。
有砖头木棍的,直接敲它的鼻子。
有钥匙的,直接往眼睛插。
有木棍的,直接捅它的菊花。
⚠️注意:别打它的背部,造成不了大的伤害,反而会激怒狗狗,让它咬得更狠!
本文资料来源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宁波晚报、国家应急广播、妈妈网育儿往期推文等,由编辑部整合发布,如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删除。封面图来源:广州南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