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典型的男人逻辑,粗线条思维。我称之为“不作为育儿论”。许多男人都这样埋怨妈妈们的细心温和,他们认为,孩子都是这样给妈妈们管“坏”了。
害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做父母亲的,应该温和地告诉孩子:觉得害怕是没有关系的,并鼓励他们勇敢说出心中的感受,以及害怕时候要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你将孩子往床上一丢,一晚上让孩子害怕到天亮。也许,第二天,孩子屈从于父母的强势,顺从地硬着头皮自己睡了,可是他的心理阴影得什么时候才消除呢?他每天卷缩在床一角,担惊受怕地睡到天亮,而自己的父母对此袖手旁观,他怎么能不怀疑父爱母爱呢?这样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吗?我小时候兄妹多,很小就是自己睡,可是那种害怕、无助的感觉,那是终身难忘的呀!
父母关注孩子害怕的感觉,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情绪,树立自信心,才是正确的做法。就象楼上一位妈妈所说,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是可行的,这中间要加上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另外,技巧也很重要。我儿子这几天学会了独睡(6岁),是他自己强烈要求的。因为我们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和他一起布置了一个很漂亮的房间,床是他自己在宜家挑的,喜欢得不得了。床垫是订做的,隔了两个星期才送来,他盼啊盼啊,一送来的当天就宣布他要自己睡了!当然,开始的几天,睡前还是要陪一下的,睡着后可以离开,在他身边放上他喜欢的抱枕。而且我们在宜家买了一种灯,一开后整个房间就布满了星星月亮地球,漂亮得不得了,象睡在太空中一样,我儿子称之为“银河灯”。在这种环境下睡觉,他很享受。还有,他想自己睡,可是又害怕,于是我告诉他:我就在房外面,你想叫我的话我马上就会来。所以,一晚上他叫了我四次,四次我都耐心地安抚他。他说好害怕,衣柜里有一种声音。我打开衣柜给他看,没发现什么。后来他又叫我:真的有声音,妈妈一出去就有了。我于是跟他一起躺下来,说:“让我来听听啊,到底是什么声音。”躺了一会,原来是邻居在阳台晒衣服的声音。他放心了。慢慢地,他习惯了,独睡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设想一下,父母粗暴地将孩子往床上一丢了事,孩子当然是屈从了,父母也轻松了,可是我想问一问:若你是那孩子,你希望你的父母这样待你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liuxudeng:
妈妈们要搞懂,在养育孩子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总的来讲,就是什么都不应该做,所有问题都让孩子自己搞定。一定要牢记一句名言:教育,是为了不教。“小时候被他的表哥吓了”,父母都认为小孩“被吓着”了,然后就是一道无形的极其劳固的精神暗示,暗示小孩“被吓着”了,然后小孩就真的是被吓着了。事实上,如果父母认为没事,最多也就三天,孩子就走出来了。而你现在就是一暗示,就一辈子。同时,极度鄙视那些宣扬:“叫魂”,“我家有个夜哭郎......” 的人。正是由于这些心理暗示,才让小朋友一辈子生活在心理阴影之中。还鄙视那些不爱看书的父母。育儿,讲究的就是:“积极暗示育人,消极暗示毁人。”你应该夸奖孩子,让他是勇敢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睡觉,你自己本人也一定要相信自家孩子是勇敢的孩子,他才会是勇敢的孩子。最大的恐惧是未知,孩子没有亲历,就永远恐惧。你丢他一个晚上自己睡,他就发现,什么可怕的事情都没有,他就自然就了解了。我家有一个亲戚,有一个小孩,那小孩老说:“妈妈,很怕,那里有只鬼。”如果他妈妈快步走去安慰,那么,没鬼也成了有鬼。如果他妈妈不屑一顾,那么有鬼也是没鬼。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强大威力。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