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妈必看:不让痱子爬上身
219032婴幼育儿
痱子,医学上叫红色粟粒疹。它刺痒难忍,使孩子白天晚上都不得安宁,如果抓破了,还会感染细菌,变成脓疱和小疖子,甚至并发急性肾炎!
痱子产生的原因
痱子是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夏天气温高,汗液分泌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孔堵塞,而阻塞的汗腺还在分泌汗液,这样淤积在表皮汗管内的汗液使汗管内压力增加,导致汗管扩张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在皮肤下出现许多针头大小的小水泡,就形成了痱子。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天天蹦蹦跳跳,一刻不停,加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非常容易出汗,汗多又没有及时擦干,造成汗毛孔堵塞,因此孩子特别容易发生痱子。除了手心、脚底以外都可发生痱子,常发生在头皮、前额、颈、胸、臀部、肘弯等皱壁和容易出汗的摩擦部位。
这里有一些防治痱子的小方法,不妨试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排汗通畅。给孩子洗澡要用温水洗,用温水冲洗后,水分蒸发快,有凉爽感。洗完澡后要立即揩干,再撒上痱子粉。
2.衣服要清洁、柔软、宽松,最好用能吸水的棉织品。
3.对于几个月的小宝宝,不要长时间把孩子抱在怀里,因为这样更易使孩子受热而长痱子。
4.适当控制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居室内注意保持通风凉爽。
5.注意饮食均衡。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水果以及适当喝清凉饮料,如多吃青菜和西瓜,多喝绿豆汤。饮食中还应适量。
6.补充盐分,适当喂服藿香茶、绿豆汤、金银花露等防暑降温饮料。
7.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不要给孩子多搽粉类爽身用品,以免与汗液混合,堵塞汗腺出口,导致出汗不畅,引起痱子。
8.要勤剪孩子的指甲,使他们保持双手干净,以免因痱子瘙痒抓挠皮肤引起细菌感染。
万一孩子起了痱子,可以用中药马齿苋、蒲公英或野菊花100~200克煎水,晾温后外洗,洗净揩干后撒上痱子粉或痱子水。
小儿防痱可采用以下简易有效的方法:
三豆汤
"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从入夏即开始服用"三豆汤"的小儿很少发生痱子。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文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佳。
薄荷浴
方用鲜薄荷150克,煎水洗澡。或用艾叶煎水给孩子洗澡,不但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还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并起到润肤美容的作用。
桃叶浴
桃叶中含有丹宁成分,可使痱子迅速消散,并起到解毒消炎、止痛止痒的作用。方法是,将桃叶阴干后盛于袋中,使用时取50 克泡在热水里给孩子洗澡,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如果长痱子的情况严重,用桃叶熬成汁掺到洗澡水中,或者直接用来擦抹患处,效果更佳。熬桃叶汁的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煎到500毫升即可。
中药外洗
取苍耳12克,白矾12克,马齿苋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钟,冷却后洗患处。每天早晚各一次,可减少痱子感染。
中药内服
取鲜藿香9克,鲜佩兰9克,野菊花9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5克,青蒿6克,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可加白糖调味,代茶饮用,适用于痱子或疖子刚发生时。
中药外搽
如已发生疖子,可用暑疖散外搽,其配方是:煅石膏30 克,芙蓉叶末6克,黄柏6克,轻粉3克,研成细末后用麻油调成糊状,每天搽患处2~3次,隔日洗掉再搽。如疖子已经化脓,可改用红膏药隔天敷贴一张,疖肿可被吸收或穿破出脓。疖肿穿破后,轻轻将脓挤尽,但头面部的疖子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挤压,因为此处血管丰富,挤压较重可使细菌向颅内扩散引起海绵窦炎或者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脓液挤净后,用硼酸水清洗,再用75%酒精擦净疖口周围的皮肤,然后撒些九一丹药粉,再敷贴红膏药,每天换一次,三天左右可痊愈。
夏天六大实用防痱秘笈
1、十滴水,洗完澡以后把十滴水当花露水一样给孩子擦,一次半瓶;
2、外涂苦瓜水,把熟透的苦瓜籽去掉,灌入硼砂50克(中药店有买)等硼砂融化后用流出的水洗;
3、艾叶水,把艾叶洗干净加大量的水熬半小时,放凉给宝宝洗;
4、桃叶水,把桃叶阴干放在袋子里,用的时候取50克泡在热水里,直接给孩子洗.如果宝宝非痱子严重就用桃叶熬汁掺到洗澡水里,比例是,桃叶100克,水1000毫升熬到一半;
5、是食疗,常喝豆汤(红豆,绿豆,黑豆);
6、多吃西瓜(冷藏一会再吃);
200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