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关于上环--冒着被拍死的危险说几句

902383谈天说地

这一阵番禺闹的沸沸扬扬的关于计生办强制上环的事大概知道一点,先不说谁是谁非,以我自己的经历说说吧

我结婚生子都是90年代的事,那时候在北方的一间大型国企,在单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任何人想都不想(或者说是不敢想)的事,政策外生育的下场就是开除公职.一胎之后上环领独生子女证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去逼你上环(最多是单位管计划生育的人提醒一下什么什么时候该去上环了.)
我上环是孩子断奶之后(大概10个月),之前也被提醒过但告诉她们想断奶之后再上也同意的.上环之后以前的痛经之类的不适统统没有了,不知道是不是跟上环有关系啊.所以我本身对这个事没有抵触情绪.那时候周围也有上过之后有不适的,只要有医生证明身体原因不适合上环单位也接受,不过就是要定期去做B超.印象中周围的人没有对这个事有很大意见的.

来到广州之后我很惊奇的发现这的人很少有一个孩子的,街上看见的都是背着抱着拖着(当然不排除会有各种各样原因的).随着对广州的了解加上和这里人的接触多了,慢慢发现这里的人极度抵触计划生育.其实有个问题在我心里憋了很久,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抵制计生,抵制上环.是真的身体不适还是首先自己心里想多生想违反政策才抵制的?如果是身体不适合上环的话有医院证明计生办应该也是可以接受的呀,如果是想违反政策在先那就不用再说了.可能有的人会搬出上环不人道影响妇女健康之类的大帽子,呵呵,国家政策不合理的地方可能不止一个两个,我们有能力去改变吗?!

再来说说我今天遇到的计生检查,来广州6,7年了虽然买了房但没有入户,这期间从来没有人来查我计生.厂里每季度都会有计生办的上门帮女工查环,我偶尔也跟着凑热闹检查一下,但没正式办过计生证.上学期孩子学校说要交这个证我才主动去居委办的,也按时间规定去查环.今天晚饭后有人按对讲机说上门检查计生证(这可是第一次遇到,可能是因为我自投罗网之后有登记在册了).开了门等她们上来后工作人员很有礼貌的说明来意让出示计生证,给她们看过之后简单的询问之后就离开了.这期间她们一直是站在楼梯间说话,我几次请她们进屋都说不用,一行4个人爬楼气喘吁吁的倒水给她们都不喝,临走还很客气的一再说打扰了不好意思之类的话.从这件事上我觉得只要双方都互相配合,理解对方的工作,沟通起来就没那么困难.我一直在想,和计生有冲突或者是相抵触的那些人和事,是不是或多或少的有错在先呢?是不是那些人首先就有违反政策的想法,还是已经有了违反政策的行为才导致冲突的呢?

说了这么多就想到会被拍被骂的了,呵呵,这种事见仁见智,我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2009/09/23
全部回帖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想生的人,你逼她上环了,她还是会徐环继续生
不想生的人,没上环,也不会去生,甚至意外有了,她还会堕胎。

亲爱的计生办人员,你们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吗?

现在在城市生活,压力这么大,有多少人想生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就算有,也是少数吧!!
2009/09/24回复
QOOLYQOOLY板凳
广州上户口没要求上环啊,不过我是自己要求上环,问题很多,医生都建议我取了算,我自己坚持下来了。现在几年了,感觉适应了,不过环的年龄到了,又要取了,想想 就怕
2009/09/24回复
两个朋友带环怀孕,说明上环并不安全。
N多的过来人告诉我上环造成了月经紊乱,说明风险很大。
所以我很抵制。
我认为强制上环对计生政策没有正面影响。
2009/09/24回复
suralisurali5楼
在广州市已经很多地区实施了避孕选择知情权,只是在一些有分红的地方还会要求上环,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计生工作也很人性化,但要做到每个人都满意应该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目的,我本人就没有被居委要求上环查环.
2009/09/24回复
鹿子鹿子6楼
我没有钱,不想生第二胎,我也不会违背计生政策,
我只是不明白的是:那么多计生工具,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上环?通道保证上环后就一定不会超生?
特别是强制性,让人不管是从那个角度都难以接受,
如果你不涉及到上户口的话,你可以生N个,好像都没人管一样(在我住的地方,N多女人带两个以上的孩子),你如果要上户口,就要强制你上环,政府这个漏洞似乎也太大了点吧?
2009/09/24回复
留印
2009/09/24回复
jesilijesili8楼
forest:
上环对身体的影响我不评论,但是,我相信大部分MM争取的是:是否上环的选择权,是在我们自己这里还是在ZF那里?最悲哀的事,不是女人被强制上环,被剥夺对自己身体的基本权。而是,曾被要求上环、对自己身体基本权被剥夺的同为女人,却认为那些是合理的、正常的,是身为女人必须做到的.......而反过来,劝和其它试图争取并保护自己权利的女人。
查看原文
同意这位MM的,说句老实话,我自己有生两胎的条件,但我也没想过要生二胎,所以对于LZ所说的,我个人并没有存在想违反政策的想法,但是,我个人却坚决反对上环,最重要的是,作为女人应该有保护自己身体权利,不管这个环上了以后有没有副作用,女人是不是都应该有权利选择避孕的方法呢?我不反对计生,反对的是计生没有给女人选择避孕的方法!
2009/09/24回复
"那时候周围也有上过之后有不适的,只要有医生证明身体原因不适合上环单位也接受,不过就是要定期去做B超.印象中周围的人没有对这个事有很大意见的"

楼主也想得太理想了,有些情况你也不太清楚吧
像我,生完后也去上环了,但上了三年都不适合,有了医生的不适合上环证明后,街道也开了证明去取了,而且我每季都有去做B超,按理这样应该没问题了吧。
但事实上每个地方都有土政策,我这边居然还要求我每月都要到医院去开不适合上环证明,你说这可能吗?除非我一年365天都有妇科病才能开出这样的证明吧。一年就要有这12张证明,没有的,罚款及不能享受其他福利待遇
你说,这样政策,不令人气愤吗?
2009/09/24回复
gzmama888:
楼上说的,好象政府不计划,你就不知道怎生活了似的。人都是经济人,都会算自己的经济账,没人愿意没事找事把自己累得半死。一句话,就算取消计生,这里有几个人敢生三个孩子的或更多的?(人口学说,主流家庭要平均生育三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替换,实际我国60岁以下的人口几年前就开始减少了,现在由于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这减少趋势越来越迅速,这是现在不少专家呼吁关注我国的人口危机的原因。注明一下,现在农村生育意愿也不高了,农村0至5岁阶段的孩子也很少了,湛江一个镇包括农村,今天九月份就准备把三十多所小学合并为三所了)。我反感计生的原因是太讨厌“计划”两个字,好象我们都是猪,政府不计划一下,我们就不懂得怎生活了似的。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这样把国民当猪一样计划的,只有中国大陆政府而已,而我们都被当猪习惯了,反而不自觉得维持猪的待遇。那些口声声说中国人口太多的,只是政府长期宣传的习惯想法而已,实际上这是政府一直在蒙骗我们,1949年至1971年,我国人口一直占世界比例在23%左右,即是说,这期间,我国人口是翻了一倍,但世界人口也翻了一倍,我国的人口增长跟世界是同步的,并没特别的地方,但我们政府长期宣传说,这是我国特有的人口现象。全世界人口都在疯长,为什么其他国家不但没有计划生育,反而还在鼓励生育,这是什么原因呢?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搞的计生,真的是合理的吗?政府不把手伸到我们裤档里,我们真的就不懂怎生儿育女了吗?实际上世界生育率到八十年代后,就自然下降了,现在还在增长只不过是人口惯性增长,到那一代人老去死亡的时候,就是人口“泻洪期”了(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些国家和地区就是预算到这个“泻洪期”对国家和社会的严重危害性,都在鼓励生育了,现在日本更牛,提出要进口一千万外国移民了)。人都是经济人,都会算自己的生活账的,谁会白痴似的吃饱饭不做事只会不断地生孩子啊?[ 本帖最后由 gzmama888 于 2009-9-24 09:16 编辑 ]
查看原文
顶这个!
2009/09/24回复
其实我很想去上环的,但是我真的好怕,所以一直在吃避孕药,长时间吃药对身体有害处吗?请各位妈妈给点意见我,到底是上环好还是吃药好啊?
2009/09/24回复
我也只是希望有避孕选择权。我可以合法生两个,但是就算我生了两个,我也不愿意结扎或者上环等等,我如果避孕就会采取避孕药或避孕套,只是不知居委允不允许我自由选择??
其实,如果我违法超生了,哪怕是怀着,居委拉我去堕胎,我也不会埋怨,因为自己违法在先;但是如果我没有违法超生,为什么我就不能自己做主用什么方式避孕呢?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我生孩子前要求我签保证书,保证生了一个孩子就上环、生了两个孩子就结扎呢?
我绝对拥护国家的计生政策,只是,希望给我避孕选择权!就像计生法律上所写的,上环、结扎是“首选”,而不是“必须”!!!我希望我有权选择“首选”,也有权选择“次选”“其他选”等等。
这才是重点!
2009/09/24回复
June妈:
怀疑LZ是ZF的马甲。
查看原文
呵呵,这个帽子太大我戴不起6
2009/09/24回复
猜你喜欢

计划生育服务证没查环查孕记录会影响入学吗?

单独二胎申请手续办完归来

今天去广医二院上环了 没想象的那么恐怖 晒下流程和费用

岂有此理---孩子上学,居然要母亲的上环证明!

我也来说说我的上环感觉

计生办强制上环是违法!

热点推荐

不给统一采购教辅 风向又变了吗?

久不逛的北京路 越来越好逛了

中秋倒计时!月饼你买经典款还是网红款?

教师节做手工贺卡 你给老师送礼了吗

参观导盲犬学校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照片美化的一点心得

广州科普嘉年华来啦

hk迪士尼20周年花车

高中物理需要突破的两个环节

60平刚刚好

热烈庆祝我国第41个教师节

老破小赶紧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