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教你给宝宝补蛋白质技巧

4892婴幼育儿

蛋白质的重要性想必每个爸妈都会知道,可是一味追求高蛋白质,却会给宝宝身体带来负担,在这里,我们将告诉父母们,宝宝究竟需要多少蛋白质,并且父母又该如何正确给宝宝添加。
  
  添加蛋白质粉,有必要吗?

  由于“蛋白粉”的出现,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大多都很想问一个问题——宝宝是否需要特别补充蛋白质?专家表示:大家都知道摄取蛋白质很重要,可是一味追求高蛋白质,又会加重宝宝身体的负担。其实,宝宝在平时的正常膳食中就可以获取蛋白质,5个月的宝宝可以多吃一点鱼泥、肉泥和保证足量的配方奶就成了。

    吃得好=营养好?

  “吃得好”就是“营养好”的观念,导致许多爸妈盲目为宝宝进补,使得宝宝小小年纪就吃入超量食物,以获得高量的蛋白质。照理,宝宝应该非常健康活泼才对,可事实上,许多宝宝的身体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传统印象中的“吃得好”,就是多吃鱼、肉、蛋、奶、河海鲜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让宝宝的肌肉、骨骼、皮肤得到良好的发育。那么,为什么吃这么多高营养的食物,宝宝还不见得健康活泼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均衡搭配的问题。

  儿保专家提醒爸妈:应该认清“吃的好就是营养好”的误区,除了要让宝宝吃鱼、肉、奶蛋之外,米饭、粗粮、蔬菜水果对于宝宝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等。而拿碳水化合物来说,它是身体的燃料,为大脑的工作提供动力,对疾病的防范起到重要作用,营养专家也认为,宝宝每天摄入的热量,50%-60%都应来自碳水化合物。

  至于纤维,它也是人体必需的,虽然它不提供热能,但却有利于通便,能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所以,要让宝宝营养好,不是光吃些含有高蛋白质的食物而已,而是要膳食平衡、不挑食,一日三餐荤素搭配。

    追求高蛋白质,是对是错?

  给宝宝添加蛋白质,应视宝宝情况而定。蛋白质对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形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人体的肌肉、骨骼、皮肤,甚至负责生化反应的酵素、荷尔蒙及决定遗传基因的DNA,都必须以蛋白质作为原料,我们可以夸张一点的说,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需要蛋白质。

  而蛋白质其实是由小单位的胺基酸所组成的,参与合成蛋白质的胺基酸之中,约有8-9种是人体无法自行制造,而必须由食物中获得的。所以,当宝宝出现体重不足、生长缓慢,甚至出现脸、手、下腿水肿等症状时,爸妈就应留意蛋白质摄取不足的问题了。

  此外,在宝宝营养充足、活泼健康的状况下,爸爸妈妈还是担心宝宝蛋白质摄取不够,而一味的给宝宝吃些含高蛋白的食物、营养品,就需特别小心宝宝的身体承受能力。

  因为宝宝的胃肠道很柔嫩,消化器官没有完全成熟,消化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蛋白质的摄取过量的话,容易有副作用,如蛋白质中的胺基酸代谢时,会增加含氮废物的形成,加重宝宝肾脏排泄的负担等。

  而长期摄入精细的蛋白质,也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道处理能力。长期吸收精细的蛋白质食物,会让宝宝的消化功能得不到训练和发挥,根据“用进废退”的规律,消化功能反而不容易得到很好的发育机会。如果有这些消化功能减缓发育、肾脏负担大的状况出现,反而会影响了宝宝的健康,所以爸妈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一味追求高蛋白质,以免给宝宝身体带来的太多负荷。

  其实,蛋白质只是宝宝营养摄取的一部分,其它如谷粮、蔬果等也是宝宝能够健康发育的重要元素,爸爸妈妈要做的,其实是保证宝宝营养摄入多元化、做到平衡膳食。

  乳制品,宝宝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的摄取其实很大部分可以从乳制品中获得,不同年龄的宝宝对乳制品的需求是不同的:

  0-1岁:婴儿以乳制品作为主食,可以通过每天700—800ml母乳或配方奶,取得足够的蛋白质。

  1岁以后:可由乳制品与其它食物一起补充蛋白质。如:每天400—500ml乳制品+鱼肉类100g+豆制品类50~100g+蔬菜水果类各50~100g+米饭类100g。

    蛋白质摄取的Q&A

  Q:宝宝平时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不缺,为什么到医院查出来是“营养性贫血”呢?

  A:可能是膳食中的铁营养不够,造成缺铁性贫血。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红色肉类如牛肉、猪肉、羊肉,以及动物肝脏等;此外,水果摄取也很重要,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机体吸收铁元素。

  此外,宝宝营养性贫血也可能是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不够,缺少叶酸造成的。由于叶酸的缺乏,骨髓里的红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存活寿命就会很短,因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Q:我的宝宝每天吃很多水果,可医生却说她营养不良,这是怎么回事?

  A:如果宝宝每天吃大量的水果,甚至以果代饭,到了吃饭的时候,当然吃不下其它东西了。但是水果里虽然有维生素,但却不能代替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等,因此宝宝当然容易营养不良。


  Q:据说,宝宝偏食会引发孤独症,有这样一回事吗?

  A: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类食物中所含的磷、硫、氯等在人体内表现为酸性,故被称为“酸性食物”。

  平时幼儿的血液呈弱碱性,若长期大量摄入肉类、高糖等酸性食物,血液会随之酸化,呈现酸性体质,使机体内环境平衡发生紊乱,时间一长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育。但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原因至今未明,可能是多因素引起的。
 


 

2006/11/19
全部回帖
自己复习以下
2006/11/19回复
芽芽妈芽芽妈板凳
收藏
2006/11/19回复
猜你喜欢

宝宝喂养误区大盘点!绝不能这样喂宝宝

秋冬换季,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尤为重要

宝宝4个月了,开始了解关于辅食的知识,看到了需要避免的5大误区

儿童盲目补钙不可取,专家解读如何补钙

告诉大家宝宝长个子的三大因素(只供参考)

各品牌奶粉营养成分对比(1楼、2楼、5楼有对比结果,持续增加中)

热点推荐

618快递陆续到货 今年又忍不住买买买

孩子吐槽不玩电子游戏 和同学沟通成难题

发现新天地!广州图书馆这楼层适合避世

邂逅阿拉伯风情 清远喜来登梦幻度假体验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带娃打卡麦门 高热量美食带来的快乐

惊险!商场游戏机掉下砸到小孩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非常有历史气息

很无力 孩子成绩下跌变得很敏感

小北路小学本部和天秀有什么区别?

探窝椰子鸡尝个鲜 不会再有第二次

清甜可口的靓汤出炉 羊肚菌瘦肉汤

自家制鸡杂汤 成本不低吃得好过瘾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