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情,对了.
可能有些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很多人都情愿多条路,
有个朋友从加拿大回来,那里的消费水平好低呀。。。。。。。
50175293谈天说地
先说收入:
他在那里一周工作6天,按件收入,每月收入在5000多加币;
比较:在广州,他本来的工作也要6天,月收入还没有5000人民币那么多。
再说消费:
吃个麦当劳汉堡包套餐(1个汉堡包,1盒薯片,1瓶可乐),要花4加币。
比较:在咱中国,一个这样的套餐要花十几二十块人民币吧。
在加拿大的中国餐厅吃中饭,一个菜一般来说是7元加币/个。
比较:在咱中国,现一个菜在一般都要20元人民币以上/个。
在加拿大吃普通的自助餐,20加币/人。
比较:在中国,现在自助餐普遍都70元人民币以上了。
不过就是忘记问房价了。呵呵。
我觉得基本上可以省去币种,光看收入和消费的比例好了。拿相近的工资,在外国消费比在中国的消费低太多了!难怪那么多人出国呢!哎!
2009/10/11
全部回帖
不不籽:
有的人回流是因为已经拿了绿卡或者公民身份,真的愿意舍弃国外的医疗福利唾弃那本国外护照的有几个?除非在国内本来就家底厚实的人。回流,很多只是舍不得亲情或者相对国外而言廉价的声色犬马。不才当年的毕业论文课题跟调研海龟回流创业相关(这些海龟的取样不是现在多如牛毛小留学生,而是已经取得外国公民身份的回国创业人才)。这些人回来赚钱是真的,彻底愿意放弃国外的一切?他们也没那么不切实际的矫情。他们的底线就是国外的户籍,这样才能保障自己小孩日后在国内外都可以随意发展。[ 本帖最后由 不不籽 于 2009-10-21 11:38 编辑 ]
查看原文2009/11/03回复
wyq151:
矫情,对了.可能有些人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很多人都情愿多条路,
查看原文可以有得选的话,当然是拿外国护照,回中国赚钱啦。有能力的话,在中国现在的钱是最好赚的。
2009/11/03回复
不不籽:
嗯,我明白的~吊针很多情况是为了补充身体水分和电解质,特别肠胃疾病造成拉稀虚脱。这时候光喝水是来不及补充身体失去水分的。很多极限运动例如攀山、远距离赛车,随队医生会随时准备为严重虚脱的运动员吊针。我有在美国就诊的经验,经历让我知道在美国除了不会滥用抗生素,也不会有什么让你拉肚子拉到傻都不吊针的情形。我朋友随夫公干,其间在美国生小孩,非美国人身份,因为有孕高症,生小孩花了一笔大钱,大概3w美金。没出院之前是没有人问她要钱的,而且还会有机构的人来询问,问她需不需要申请medicare(在一定情况下,外国人一样可以享受美国的政府医疗补助)。还有这里的7价肺炎球菌疫苗,美国动用了一半的医疗费用给本国儿童普种,所以推广是因为这个疫苗的注射可以有效防止5岁以下儿童患球菌肺炎时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在中国是计划外自费的,因为价格过高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更没有任何医疗机构对家长耐心解释这个疫苗的好处和重要性,让这个其实具有相当意义的疫苗背负圈钱恶名。我说那么多,请不要故意歪解我说国外就一定好。这不仅各国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的问题,还是个人选择的问题甚至个人有没有条件选择的问题,选择在哪里生活都是应该被尊重的。还有,别人整个社会上下一齐努力发展了两个世纪的医疗体制不是在做无用功的,虽然不是完美的也面临各种各样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新问题,但从制药、用药谨慎度到全民保障程度各方面客观上就是比我们要进步,比也别拿自己胳膊和别人的大腿比还非要说自己的胳膊比别人大腿粗阿。当然我们也不可妄自菲薄,例如治疗的多样性,我们还有中医药这一块,这让我们很多中国人感到自豪。在离题一点,比枪械管制,那我绝对双手赞成中国在这点做得比美国好几百倍,中国枪械泛滥如美国,早就国将不国n久。[ 本帖最后由 不不籽 于 2009-10-25 13:31 编辑 ]
查看原文
说得很有水平哈!!中肯,客观,不酸也不甜.这是做人的态度,不卑不亢,不要不可一世也不要妄自菲薄.
欣赏!

2009/11/03回复
双羊百搭米:
是? 甘好啊? 是全个美国都是甘,定是个别洲有得给? 等它落实后再生第二个罗. 哈哈, 讲笑者. 
查看原文
是全美国都人人有份啊..如果通过了的话...
哈哈..我地不会生一个噶...
因为我本人是独生子女..所以知道...一个真是比较孤独....v62
哈哈..我地不会生一个噶...
因为我本人是独生子女..所以知道...一个真是比较孤独....v62
2009/11/03回复
家有儿女:
孩子独不独立是看家长的观念,中国的家长就喜欢什么都帮孩子安排好,很少会顾及孩子的想法,这是中国父母需要彻底改变的地方。不过我们现代的妈妈在这方面已经改变很多了。
查看原文可能我们那一代是独生子女的第一期啊...
个个都得一个..身边接触例子不少这样的...
试问如果得一个..又点会不担心啊..很难避免的....v66
养儿100岁长忧99..这个是做了母亲后的深刻体会啊.....
个个都得一个..身边接触例子不少这样的...
试问如果得一个..又点会不担心啊..很难避免的....v66
养儿100岁长忧99..这个是做了母亲后的深刻体会啊.....
2009/11/03回复
为了辩驳而辩驳而选择性举例又或者无意义揣测他人经历有什么意思呢?
用你的“傻下傻下的人才适合在国外生活”的逻辑
清华北大每年流失出国的人才都是傻下傻下
中国财富金字塔顶层拿国外户籍的人都是傻下傻下
新中国开国元老大部分持外国籍的第三代都是傻下傻下
拿诺贝尔奖的外籍华裔科学家都是傻下傻下
你自己留守国内就是最会生存之道最聪明啦
这个东西你大可以选择唯心,是什么就什么吧

你这水平,还敢跟你辩驳的,那才是"傻下傻下"
用你的“傻下傻下的人才适合在国外生活”的逻辑
清华北大每年流失出国的人才都是傻下傻下
中国财富金字塔顶层拿国外户籍的人都是傻下傻下
新中国开国元老大部分持外国籍的第三代都是傻下傻下
拿诺贝尔奖的外籍华裔科学家都是傻下傻下
你自己留守国内就是最会生存之道最聪明啦
这个东西你大可以选择唯心,是什么就什么吧

你这水平,还敢跟你辩驳的,那才是"傻下傻下"
2009/11/03回复
wyq151:
为了辩驳而辩驳而选择性举例又或者无意义揣测他人经历有什么意思呢?用你的“傻下傻下的人才适合在国外生活”的逻辑清华北大每年流失出国的人才都是傻下傻下中国财富金字塔顶层拿国外户籍的人都是傻下傻下新中国开国元老大部分持外国籍的第三代都是傻下傻下拿诺贝尔奖的外籍华裔科学家都是傻下傻下你自己留守国内就是最会生存之道最聪明啦这个东西你大可以选择唯心,是什么就什么吧
你这水平,还敢跟你辩驳的,那才是"傻下傻下"
查看原文
你这水平,还敢跟你辩驳的,那才是"傻下傻下"精辟独到的见解啊. 佩服.v62
2009/11/04回复
双羊百搭米:
[quote]原帖由 小k女 于 2009-11-3 12:49 发表 是全美国都人人有份啊..如果通过了的话...哈哈..我地不会生一个噶...因为我本人是独生子女..所以知道...一个真是比较孤独....v62 [/quote不过我林好难落实通过了, 因为政府已经无钱啦, 仲会系呢度使钱咩? 再加上呢个政策应该是鼓励人地多生仔, 但是美国的人口虽然有老龄化倾向,但是都不至于要甘样. 我在NYC成日见到不少福州婆大肚, 如果是甘噶话, 真是鼓励她地生多D罗.
查看原文搞个医疗都有排搞啦...阿黑仔又成日比人闹....真阴公...
美国人少啊..不过加拿大人更少...
又不是等果几百开饭...如果有又更开心..无就平常心对待啦...
嘻嘻....

美国人少啊..不过加拿大人更少...
又不是等果几百开饭...如果有又更开心..无就平常心对待啦...
嘻嘻....

2009/11/04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