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新生儿五官护理手册 

555819怀孕妈妈

新生的宝宝看上去那么弱小、柔软,洗个澡都让新妈妈有些无从下手,更何况宝宝小小的鼻子耳朵、眼睛嘴巴,该怎么保持它们的清洁、健康呢? 

  很多妈妈不知道该怎么清洁新生宝宝的五官,用什么,怎么做,都是第一次。不做不行,做错了更不行。

  还有,宝宝面对新环境还不适应,难免出点小麻烦,若是小小的眼睛鼻子出了问题,妈妈仅仅心疼是不够的,此时,你的小宝宝更需要你精心的照料。 

  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 

  1.头面部 

  头部相对较大,约为身长的1/4,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前囟斜径为2~2.5厘米,(前囟约在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已闭或尚开放,(后囟于2~4个月时闭合)。可隐约辨认骨缝,头皮可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面部皮肤与全身皮肤一样十分娇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逐渐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表皮薄,皮肤富于血管而呈浅红色。多数新生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黄疸,约在生后10~14天消退。 

2.五官 

  眼睛:眼睑处可见到微小的出血点,此时新生儿的眼发育尚不成熟,有一个生理性远视过程。大部分新生儿眼运动不协调,常有生理性斜视,一般在2~4周时消失,故不能在婴儿床上方挂固定的玩具,否则就会有内斜(俗称对眼)的可能。 

  鼻:鼻尖部可见到粟粒疹,鼻腔较狭窄,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而发生鼻塞现象。 

  嘴:口腔内牙龈和硬腭上有小白点,俗称“马牙”,属正常现象,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消失。 

  耳:耳软骨发育良好,已形成耳廓。出生2~7天后开始有听觉,2~4周时能较专注地听外界声音。 

  如何护理新生宝宝的头面部及五官 

  1、脸及面部的一般护理与清洁 

  准备用物:婴儿专用脸盆一个(内置半盆温水,水温38~43℃)。护理篮内放柔软棉质小毛巾两条、婴儿洗发香波一瓶、消毒棉棒一包、茶壶一把(内置温水)、盛污物的小盘一个、小剪子一把、干净上衣若干。 

  操作方法:用左臂抱起新生儿,并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孩子的臀部和双下肢,左手托住头颈部,用拇指和中指压住婴儿双耳,使耳廓盖住外耳道,防止洗脸水进入耳道引起炎症。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先洗双眼。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要换一面擦另一只眼,然后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前额、面颊部及嘴角,拧干毛巾擦干面部。 

  接着洗头。先将婴儿洗发香波倒少许于手中,轻轻在头上揉洗,注意勿流进眼睛里及耳道内,最后请另一人帮助用小茶壶的温水冲净头发并擦干。接着擦洗颈部、腋下、前臂及手。新生儿双手大多紧紧握拳,如不洗净擦干,掌心皮肤易糜烂。 

  洗闭换上干净衣服后,将婴儿抱起,用消毒棉棒擦净婴儿鼻腔分泌物及外耳道的水渍。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棉棒不可探入鼻腔和耳道深处,只在外围处理一下即可。 

  由于新生儿皮肤特别娇嫩,其体内免疫机制的建立尚不完善,皮肤稍有破损即可感染,如处理不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因此用毛巾擦体时,一定要轻柔,最好用干毛巾吸干水份。 

  2、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 

  (1)眼部护理 

  如不慎将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 

  操作步骤: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壶嘴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注意冲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如法冲洗对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 

  新生儿如患眼角膜炎时,则需按时点眼药。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眼药水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盘一个。 

  操作步骤:操作者先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儿的上下眼睑,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1~2滴后放开手,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 

  注意,用药前先将药瓶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如有絮状物或药液混浊均不可用。药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开瓶使用24小时后即不可再用。滴药时勿使药液流入同侧耳道。 

  (2)鼻部护理: 

  新生婴儿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操作步骤: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内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 

  (3)耳部护理: 

  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外耳道几乎是一条缝隙,发生炎症后,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较剧烈,新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抱哄均无效。总之,如果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按时服药、滴药,局部热敷,只要治疗得当,此症愈后良好。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所需药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 

  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婴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壳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 

  (4)口腔护理: 

  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 

  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 

  另外前文中说到新生儿口腔内长“马牙”,“马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随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或被吸收或自动脱落。 

  “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处理,曾经有一位老奶奶看孙子长了“马牙”,用布蘸水去擦,结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烂,高烧不退,后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妈妈们切勿重蹈覆辙,尤其要说服家中老人正确对待“马牙”问题。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04:37 编辑过]

2006/12/07
全部回帖
关于宝宝体温的9个问题 

体温“正常值”因人而异

  每一个宝宝都有他自己的体温正常值。在宝宝健康时应多次测量体温,对其平常体温值有大致估算。

  ◆范围约36-37℃

  ◆体温≥37.7℃,表示发烧,但在一天的不同时段或者体力运动后这个值会有所改变。下午6~10点最高,清晨2~4点最低,平均居于36℃~37.2℃之间。

  选择合适的体温计

  测体温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简单的触摸额头到精密的数字体温计(当体温抵达最高值时会发出尖锐的报警声)或者耳部的红外线体温计(仅几秒钟就能得出精确值)。体温计的选择取决于妈妈们的喜好,当然也可以询问医生的意见。三岁以下的宝宝禁用水银口温计。

  规律监测体温

  宝宝的体温有时会上升,通常这是炎症出现的征兆。此时要求妈妈们约每小时一次有规律地监测体温并注意可能提示疾病的其他症状,比如咳嗽或流鼻涕往往提示受凉或感冒,而耳部牵拉痛可能意味着耳朵感染。

  何时需要帮助

  发烧持续时间不应该超过24小时,一旦超过必须征询医生意见,当体温高达40℃时需迅速去医院看病。

  可在不同部位测量体温

  这取决于你选用的体温计,你可以在前额、舌下、腋下、肛门或者耳部测量体温。不同部位的体温正常范围有轻微差别。

  如何降温

  降温措施可以让宝宝稍感舒适并且可以减少热惊厥(一种由高温引起的癫痫)发作的风险。

  常见的降温措施: ◆除去宝宝的衣物直到只剩尿布;

  ◆给宝宝服用扑热息痛等;

  ◆用温水(而不是冷水)海绵擦浴。

  感觉腹部温度

  幼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完善,所以你必须特别留意宝宝的体温变化。手和脚并不是体温的良好反映部位,因为正常情况下小孩的手脚往往感觉较冷。因此,你最好触摸宝宝的腹部和颈后部,如果这些部位发烫,你可以尝试除去宝宝的毯子和衣物。

  不要给宝宝包裹过多

  过热,是一岁以内宝宝在襁褓中夭折的高危因素。所以,当宝宝仰卧于婴儿床上时,你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当的被褥和衣物。

  建议:

  ◆如果婴儿房温度在18℃上下,给宝宝包上尿布,穿上一件背心或婴儿睡袍,然后再覆盖一条床单或棉质多孔羊毛毯就已够了。

  ◆决不允许让宝宝睡在暖气管、加热器或火炉旁边。

  ◆带宝宝外出回家时,一进房间就应除去宝宝的帽子、手套或任何其他的额外包裹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09:31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怎样护理生病的新生儿

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抗病能力又很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很差,如果护理不当,一旦生病,极易发生危险。
 
    在新生儿生病时,有时需要在家庭中进行护理,父母除按日常护理之外,还要给予特殊的关照,特别是要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护理前一定要认真洗手,房间内应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他人接触新生儿。护理时除按时喂药外,要趁更换尿布或被污物弄脏的衣服时,摸-摸新生儿小手小脚,粗略掌握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体温。喂奶时速度要比平时减慢,边吃边观察新生儿吸吮及吃奶量有无变化。同时在护理时要随时查看新生儿的精神、面色和呼吸情况,与平时有无改变。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8℃或体温<35.5℃,表示有严重的感染。吃奶时吸吮无力,吃奶量不及平日的一半或不吃奶、呛奶、反复呕吐等,均说明病情有变化。当新生儿应该醒着的时候,却想睡觉或精神不振,或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安静时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时,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此时应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治疗。不能继续留在家中护理,否则会因延误病情,而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06:42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包裹新生儿常见的错误做法

准备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后容意发生全身反应,好似受到“惊吓”,而影响正常睡眠。另外,新生儿一个人睡觉,像成人那样盖上被子会感觉冷,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经常哭闹。 
 
 
 
再说,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很不方便。因此,用床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既可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亲抱起来喂奶。因此,正确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些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如用一个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外面再用布带子将新生儿结结实实地捆起来,像一根蜡烛一样,俗称“蜡烛包”。这样抱起来是挺容易了,但是对新生儿来说有害无益。这样的“蜡烛包”对新生儿是一种束缚,限制了胸部的活动,而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影响肺的发育,也影响小儿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尤其是有的母亲用一床小的棉垫子,将伸直的两下肢包起来,再结结实实地捆上带子。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罗圈腿”。其实这样做并不起作用。因“罗圈腿”发生的原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相反地这样做倒可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因为将两下肢硬拉直,并用力捆绑后,使大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使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来,并且也可影响髋臼的发育。另外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正确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场上购买的睡袋,较宽松柔软,睡袋的下方是开的,便于换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给新生儿穿上内衣、薄棉袄或毛线衣,再盖上棉被就可以了。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儿,可以用包被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但不可太紧,这样可使新生儿的睡眠更好一些。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14:34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婴儿湿疹的常见的防治措施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用牛奶喂养的孩子。发病原因不十分清楚,有遗传也有外界诱因,可有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体质,孩子70%左右会是过敏体质;而其中一方过敏,一半孩子有过敏的可能;  

  常见的诱因包括喂养或食物因素、环境因素、湿度、日光、紫外线等,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洗涤剂、过高营养、肠内异常发酵等均可成为诱因。婴儿湿疹在宝宝一个月时即可发生,6个月至一岁时较重,一岁后好转。一旦患湿疹多见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就波及到额、颈、胸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泡,破溃后流水,最后结成黄色的痂皮。时轻时重,反反复复,急性发作时瘙痒难忍,宝宝因此常烦躁哭闹,从而影响进食和睡眠,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全身的症状。  

  婴儿湿疹的防治措施:  

  1、最好的办法就是纯母乳喂养,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宝宝,出生后在未形成母乳喂养之前,千万不要给婴儿喂牛奶,以免产生抗体导致日后发生过敏,而且,添加蛋黄、鱼虾类食物宜在7个月后。  

  2、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或喂过高的营养,以防诱发湿疹。  

  3、怀疑牛奶过敏时可改喂豆奶,或将牛奶加热多煮几开,这样可使蛋白变性而减少过敏。  

  4、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热往往会引起湿疹加重。  

  5、内衣应选纯棉制品,减少化纤和羊毛织物的刺激。  

  6、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个别人认为宝宝有湿疹,应减少洗脸、洗澡的观点是错误的。  

  7、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8、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因此用药应注意选择。急性期可在局部用药,如用1~4%的硼酸水洗和湿敷,用40%的氯霉素氧化锌油外涂。用药应选择浓度低、疗效高、副作用小的药,激素类和非激素类药交替使用,如:倍氯美松和维生素B6等。  

  9、需要用药时最好找医生咨询,过敏体质的宝宝在加蛋黄、鱼虾类食物时要密切观察进食后的反应。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18:14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宝宝吐奶,不要束手无策!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这里,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 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注:如果每次吃奶后孩子都要吐奶的话,就需要我们对每次喂奶的数量以及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了。也就是说,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并且每次喂奶后最好能帮助孩子拍嗝。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 

  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 

  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打不出嗝的时候 

  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如果孩子吐奶了 

  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               

  吐奶在新生儿是正常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几次奶。西尔斯医生劝告新手妈妈们说,这倒不是医疗问题,而更是衣服问题,而且它并不困扰孩子,反而只是大人觉得这是件麻烦事,因为要收拾洗涮。所以喂奶时最好穿花一点儿,别穿深颜色,以免被吐奶染脏了,看着太明显。 

  新生儿的贲门很松,胃里的内容比较容易返回来。有时是因为他吃得太多,身体以呕吐的方式来扔掉多余的奶;有时是因为他吃奶时吞咽进空气,没有打出嗝来,胃一旦收缩,就会漾奶。待到孩子长大一些,贲门长结实一些,自己会坐立会打嗝时,吐奶现象就会自然消失。 

  防止的手段有几条: 

  一、是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二、是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 

  三、是喂奶后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也别急着忽悠宝宝玩儿。 

  吃母奶的孩子在这方面要优于吃奶瓶的孩子,吃奶瓶会吞咽大量空气,吃母乳则不会,因为宝宝的嘴和妈妈的乳头形成一个真空吸附,空气不容易侵入。至于吐奶量,只是看上去很多,其实大部分是胃液,孩子不会因此而饿肚子。只要宝宝没有表现出不适,也没有减少体重,或者出现大量频繁呕吐、颜色发绿、哭闹咳嗽等等异常现象,就不必看医生。 

  孩子吐奶后,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孩子吐奶,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可以等到第二天去看医生的情况 

  在夜间或公休日宝宝吐奶,如果只是出现以下情况,我们是可以等到第二天再去看医生的: 

  * 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状,发烧但温度不高、精神状态良好 

  * 呕吐、腹泻次数不多、能够吃奶 

  * 小便量减少但还是会小便的 

  需要马上送医院的情况 

  * 发高烧、精神恍惚 

  * 样子发呆、呼唤没有反应 

  * 发生痉挛 

  * 肚子疼痛、总是哼哼唧唧的 

  * 每间隔10-30分钟就大哭一次、大便是深红色的血便 

  * 粪便呈白色或者是大量的血便 

  * 每次吃奶后都会喷水似的吐奶 

  * 因头部受到撞击而引起的呕吐 

  * 呕吐不是由进食引起的 

  * 持续呕吐、没有小便 

  看病时需要告诉医生哪些情况? 

  需要向医生介绍的不仅包括宝宝吐奶时的情况,还应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如: 

  * 吐奶次数、呕吐物是什么 

  * 是在什么情况下吐的奶 

  * 吐奶后孩子的情况:与平时相比,精神状态怎样 

  * 有无发烧 

  * 大小便的次数 

  * 腹部有无胀气、有没有放屁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24:03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如何给宝宝选纸尿裤?

    ■策划:杨波
  ■调查员:王志胜、薛京
  ■调查特邀顾问:首都儿研所皮肤科主任刘晓雁
  ■调查人数:100人

  你的宝宝是用纸尿裤还是尿布?
  纸尿裤47% 尿布18% 混着用35%
  专家点评:有调查显示,使用纸尿裤婴儿的生活用品中,粪便细菌比使用尿布的婴儿要少得多。纸尿裤还可为婴儿提供一个臀部皮肤充分干爽的环境,使婴儿不会总感到潮湿不适,减少了由尿湿而致的苏醒次数,睡眠时间长。但是由于纸尿裤外层都是隔水的,有些新生儿容易发生尿布皮炎。白天用尿布,夜间用纸尿裤的混用方法比较好。

  你的宝宝用过几种纸尿裤?
  一种75% 两种17% 两种以上8%
  专家点评:不论什么纸尿裤,妈妈选择时应把握几个原则:吸得多、吸得快;表层干爽不回渗;超透气;正面触感好;有护肤保护层;要合身,裆位裁剪设计不能压迫到宝宝。你觉得宝宝用哪种尿布更容易长尿疹?传统尿布33%纸尿裤67%专家点评:发生尿疹的主要原因是尿布不勤换、便后不清洗、臀部潮湿、尿布粗糙吸水性差。新生儿臀部皮肤皱折多,所以不要在清洗后马上包上尿布,特别不要在潮湿的臀部拍上粉,似乎是使皮肤干燥,但实际上粉吸水变成块,局部仍然潮湿,而且粉对皮肤也形成刺激。可在清洗干净的臀部涂上薄薄一层婴儿护臀霜。

  你觉得纸尿裤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方便75% 整洁17% 吸水性强8%
  专家点评:纸尿裤能保持婴儿皮肤干燥,有效地避免皮肤与尿布中的尿液长期接触而导致的过分潮湿,而潮湿常常是诱发尿布疹的主要因素。一次性纸尿裤非凡的吸水力,能阻止水分与皮肤接触。

  你觉得纸尿裤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不透气17% 价格较贵83%
  专家点评:宝宝穿着不透气的纸尿裤,就像妈妈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闷热不舒服,会一直焦躁不安。采用塑料材质的背层,摸起来虽然很细很软,透气性却令人担心,棉质材料的背层,透气性不错。
  尽管关于宝宝该不该使用纸尿裤的争论一直不断———比如说纸尿裤不太透气,甚至会影响男宝宝今后的生育能力,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将纸尿裤作为宝宝出生后的必备品。结果就是一方面“享受”着纸尿裤带来的方便快捷,一方面心里免不了会嘀咕几句:到底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当长辈埋怨“你们只顾着自己轻松”,这心里头的愧疚感便再也甩不掉了。健康时报本次调查的对象就是———宝宝的纸尿裤。

  最受欢迎纸尿裤排名篇:
  第一名:帮宝适
  第二名:妈咪宝贝
  第三名:好奇
  第四名:菲比
  第五名:安尔乐
  对于以上评选结果,妈妈们有话要说———
  妈咪宝贝
  (平均1.37元/片)优点:质地柔软,容量大,包得严实,而且按男女分别设计,有“性别特色”。缺点:比较厚,不适合夏天使用;长度不够,易导致后漏;没有尿湿提示。
  帮宝适
  (平均1.63元/片)优点:粘胶不粘皮肤,采用比基尼型设计,感觉宝宝穿着比较舒服。缺点:虽然能容纳尿液的量比较大,但碰到“挑剔”的孩子,稍微潮一点都会不舒服而哭闹,需要经常更换;透气性较差,而且规格较小。
  好奇
  (平均2.06元/片)优点:舒适透气,柔软,吸收量充足,容纳宝宝的体重范围比较广。缺点:由于被纸尿裤吸去水分的婴儿大便会比较干,粘在婴儿屁股上,再用柔湿巾擦的时候,不太容易擦掉;没有尿湿提示;最近有妈妈反映新包装容易发生侧漏。
  菲比
  (平均0.91元/片)优点:有尿湿显示。缺点:粘胶粘皮肤。
  安尔乐
  (平均0.95元/片)优点:吸收强。缺点:透气性差;粘胶容易粘皮肤。
 
 妈妈课堂之纸尿裤篇:
  给宝宝穿纸尿裤要注意什么?
  1.把宝宝两腿之间的松紧带整理好非常重要,最外侧的松紧一定要拉出来,这是预防侧漏的关键。
  2.根据宝宝的生长状况,及时给尿裤“升级”。
  3.在宝宝大便后,一定立即清理更换,及时水洗或用湿纸巾清理,还可给宝宝涂上护臀霜,这对防止“红屁股”很重要。

  男宝宝不能穿纸尿裤吗?
  男婴正确地穿戴纸尿裤不会导致将来不育,父母可以放心。
  1.无论是使用布尿布还是纸尿布后,都会提高阴囊内的温度,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说明使用纸尿裤与男性不育有关。男性不育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涉及的病因很多,譬如遗传、发育、环境和营养方面等。睾丸在腹腔内的温度条件下,仍可维持1~2年而不致造成不育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纸尿裤平均阴囊温度为35.7℃~36.4℃,而本身腹腔内的平均温度为37℃。
  2.正确使用纸尿裤引起的温度变化,不会对青春期的生殖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根据胚胎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婴幼儿时期阴囊内尚未有精子形成,只有在胚胎时期形成的精原细胞存在。这些精原细胞在婴儿出生之前,是在温度大约为37摄氏度的母体腹腔中发育的,而男子的精子发育则是发生在青春期。青春期时,丘脑下部垂体的发育形成了,刺激睾丸性腺开始分泌性激素,使输精管里的精原细胞分裂成精母细胞,再分裂成精子细胞,最终精子细胞分裂成精子。
 因此,婴儿在使用纸尿裤时阴囊内还没有发生精子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胚胎期和婴儿期睾丸内的曲细精管是实心的细管,并没有精子的发生和成熟。所以,男婴穿纸尿裤不会造成成年后不育。

  宝宝何时开始学习坐便盆?
  开始大小便训练的基本要求是:1.孩子能用语言表达上厕所的愿望;2.神经和肌肉具有控制的能力;3.孩子能自己穿脱裤子。
  18个月以前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完成“命令指示”的程度,到20~30个月中枢神经系统才可以对负责排泄的括约肌有自主的控制。而且,每个小孩的生理成熟时间是不同的。一般的建议是要观察孩子有没有一些适宜训练的信号:孩子可以保持尿片干燥达2小时以上,或在小睡时不尿;尿片湿了或脏了希望换尿片;能够理解并听从简单指令;可口头或行动表示需要上厕所;对他人上厕所表示兴趣等等。建议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准备好再开始,切勿操之过急。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12 15:27:20 编辑过]

2006/12/07回复

好详细的,收藏!

2006/12/07回复
好帖,顶。
2006/12/07回复
有用,收藏!
2006/12/07回复
bb_langbb_lang11楼
2006/12/07回复

好贴,顶~!

2006/12/07回复
赞!
2006/12/08回复
daisyhodaisyho14楼
好有用,
2006/12/08回复
婵婵婵婵15楼
2006/12/09回复
有用,收藏再慢慢睇,多谢晒!
2006/12/09回复
2006/12/09回复
猜你喜欢

新生儿的这些问题,不是病。

史上最强:全面解析--新生儿生理特点与护理知识,详细过医院!!

一岁以下儿童-皮肤篇,成长篇

清洗宝宝尿布的正确办法

从哪些方面观察宝宝健康

宝宝生长发育全过程(从出生到六岁)

热点推荐

永庆坊里寻古探今!还能体验一把活字印刷

遛娃地上新!广州将建世界级超级乐园!

万象城小丸子展 8090后的童年回忆

美式整骨听到咔哒一声 灵魂都出窍了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4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81年的未婚单身女同事征婚

好看又实用!卧室空间小可以这样做

一人说一件开心的事 今天出太阳了

六一儿童医院怎么样?大家有就诊过吗

一家有爱的美睫店 妹子养了好多小动物

从化竹庄休闲度假 大排窗对住流溪河

广东经典汤 西洋菜陈肾猪骨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