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卖的养老保险计划,没有一个能够赶的上通货膨胀。
并且,极差的流动性,将大大制约自身需要投资时的资金调动能力。
买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之一。
1227679家庭理财
这些年老百姓理财,最成功的应该就是投资房产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下面是我看到的关于中产的一个例子:
“你去找理财师,肯定都会给你一条人生的收入曲线图。年轻时挣得最少,中年时收入最多,而到了晚年,往往只能靠养老金过日。中产绝不能是这个活法,一定要颠覆这种收入曲线!”刘心说。
“中产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保障覆盖。但保障不等于买保险。”刘心说,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考虑保意外、大病和养老,但他的保险组合是这样的:即首选意外,加一定数额的大病保险,而完全拒绝养老保险。
“保险本质上是你对家庭的责任,所以可以考虑意外和一定的保险。”刘心说,他对保险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保险在人生发展的初始期具有“杠杆价值”,而无投资价值。
“看看财富贬值的速度,就知道一般的养老金计划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从来不会考虑养老保险。”刘心说,他的观点一定不太受保险公司欢迎的,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保险的真正价值所在。
说完保险,刘心随后将核心集中在了“财富能力”:可以在不利的市场中赚到更多,就像2009年金融危机时一样,刘心说,他并不担心市场的风险或者金融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就意味着财富的转移。
2010/02/21
全部回帖
宝里宝爸爸:
相当反感很多保险XS将保险描绘成通向财富之门的途径之一。根据我对保险的理解,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之一。这些年老百姓理财,最成功的应该就是投资房产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看到的关于中产的一个例子:“你去找理财师,肯定都会给你一条人生的收入曲线图。年轻时挣得最少,中年时收入最多,而到了晚年,往往只能靠养老金过日。中产绝不能是这个活法,一定要颠覆这种收入曲线!”刘心说。 “中产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保障覆盖。但保障不等于买保险。”刘心说,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考虑保意外、大病和养老,但他的保险组合是这样的:即首选意外,加一定数额的大病保险,而完全拒绝养老保险。 “保险本质上是你对家庭的责任,所以可以考虑意外和一定的保险。”刘心说,他对保险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保险在人生发展的初始期具有“杠杆价值”,而无投资价值。 “看看财富贬值的速度,就知道一般的养老金计划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从来不会考虑养老保险。”刘心说,他的观点一定不太受保险公司欢迎的,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保险的真正价值所在。 说完保险,刘心随后将核心集中在了“财富能力”:可以在不利的市场中赚到更多,就像2009年金融危机时一样,刘心说,他并不担心市场的风险或者金融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就意味着财富的转移。
查看原文经济危机 财富转移 这话太对了 , 说举挨砖的 话 就怕这社会太和谐,经济危机闹的越厉害我就越喜欢
2010/02/21回复
希望这里卖保险的理财规划师们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产品,别把自己忽悠到理财上来。
其实就拿大家说李嘉诚的例子分析。
1、这个例子多半是保险公司捏造的,以李的财富,我想不到他买保险有什么用?
2、李嘉诚如果年轻的时候把钱都买成保险,现在是什么情形,大家自己想吧。
3、面对这些例子,大家也要用思辨的眼光来看。
其实就拿大家说李嘉诚的例子分析。
1、这个例子多半是保险公司捏造的,以李的财富,我想不到他买保险有什么用?
2、李嘉诚如果年轻的时候把钱都买成保险,现在是什么情形,大家自己想吧。
3、面对这些例子,大家也要用思辨的眼光来看。
2010/02/21回复
读大学的时候接触过精算这个专业,这些年也研究了很多的金融产品,我认为:
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手段之一
1、极高的理财成本(包括经纪佣金,渠道费用,管理费用等)
2、极差的流动性(5年算短的了,20年的挺多的)
3、较低的收益率(这里不用极了)
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手段之一
1、极高的理财成本(包括经纪佣金,渠道费用,管理费用等)
2、极差的流动性(5年算短的了,20年的挺多的)
3、较低的收益率(这里不用极了)
2010/02/21回复
认同,我在中国人寿做过,就是想看一下保险公司如何把经纪的脑袋洗干净。保险产品对于有投资知识,会投资的人基本上来讲是没用的,买基金好过,但有一部分人还是不接触投资的,这时他们就只知道买保险了。但是目前市面保险产品收益最高的分红型的收益也只跟5年定期差不多,所以我还不清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水鱼”去把钱交给保险公司。
2010/02/22回复
很認同,其實保險不是<錢搵錢>的工具,只是保障的工具
個人意見:
保險是分為三類的,即意外,重疾和保值型.
而一般提議買保險的次序是先意外,再重疾,最後退休型.因為意外是最難控制和意外型的保障最廣,其次是重疾型因為現今重疾的出現率在不斷提高,而醫療費也是,所以避免一旦發生時家人傷心的同時,經濟也出現大影響.
保險的種類:分為消費型,儲蓄型,分紅型,投資型
消費型是買一年保一年,保費較平
儲蓄型是保障期內得到保障,而到期日就可以退還保金
分紅型是和儲蓄型一樣,不過同時如果當年保險公司會分出紅利,
投資型是保障之外的保費保險公司會做作投資,不過高收益的同時會高風險.
所以買保險不是主看分紅,而是保障
如果只看數字的,那就不用理保險了
個人意見:
保險是分為三類的,即意外,重疾和保值型.
而一般提議買保險的次序是先意外,再重疾,最後退休型.因為意外是最難控制和意外型的保障最廣,其次是重疾型因為現今重疾的出現率在不斷提高,而醫療費也是,所以避免一旦發生時家人傷心的同時,經濟也出現大影響.
保險的種類:分為消費型,儲蓄型,分紅型,投資型
消費型是買一年保一年,保費較平
儲蓄型是保障期內得到保障,而到期日就可以退還保金
分紅型是和儲蓄型一樣,不過同時如果當年保險公司會分出紅利,
投資型是保障之外的保費保險公司會做作投資,不過高收益的同時會高風險.
所以買保險不是主看分紅,而是保障
如果只看數字的,那就不用理保險了
2010/02/22回复
很赞同楼主的话,保险的复利增值粗看似乎很多,几十年后就是个很大的数字,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没有通胀的基础上的,考虑到现在的货币贬值速度,能保值就不错了,别说增值
2010/02/22回复
楼主明显是把理财和投资两个概念搞混了。
如果是投资,保险的确是最差的选择之一。但理财就不同,理财是对自己一生的财务状况的规划,保险在当中是属于提供保障的一项,万一出现了意外,可将经济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证家人有相对充足的经济能力维持原有生活水平或不致于大幅下降。
李嘉诚买保险仅仅是为了保障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就说明你对国外的保险未够了解。保险在国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避税功能,部分保险可以规避公司税收(如团体保险),个人保险则可以规避遗产税。
国人对保险有厌恶心理主要是由于国内大部分保险代理人或者银保渠道的销售人员比较功利,远未达到真正的专业水平。
如果是投资,保险的确是最差的选择之一。但理财就不同,理财是对自己一生的财务状况的规划,保险在当中是属于提供保障的一项,万一出现了意外,可将经济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保证家人有相对充足的经济能力维持原有生活水平或不致于大幅下降。
李嘉诚买保险仅仅是为了保障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就说明你对国外的保险未够了解。保险在国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避税功能,部分保险可以规避公司税收(如团体保险),个人保险则可以规避遗产税。
国人对保险有厌恶心理主要是由于国内大部分保险代理人或者银保渠道的销售人员比较功利,远未达到真正的专业水平。
2010/02/22回复
宝里宝爸爸:
相当反感很多保险XS将保险描绘成通向财富之门的途径之一。根据我对保险的理解,保险是最差的理财方式之一。这些年老百姓理财,最成功的应该就是投资房产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是我看到的关于中产的一个例子:“你去找理财师,肯定都会给你一条人生的收入曲线图。年轻时挣得最少,中年时收入最多,而到了晚年,往往只能靠养老金过日。中产绝不能是这个活法,一定要颠覆这种收入曲线!”刘心说。 “中产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保障覆盖。但保障不等于买保险。”刘心说,一般而言人们都会考虑保意外、大病和养老,但他的保险组合是这样的:即首选意外,加一定数额的大病保险,而完全拒绝养老保险。 “保险本质上是你对家庭的责任,所以可以考虑意外和一定的保险。”刘心说,他对保险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保险在人生发展的初始期具有“杠杆价值”,而无投资价值。 “看看财富贬值的速度,就知道一般的养老金计划永远赶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从来不会考虑养老保险。”刘心说,他的观点一定不太受保险公司欢迎的,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保险的真正价值所在。 说完保险,刘心随后将核心集中在了“财富能力”:可以在不利的市场中赚到更多,就像2009年金融危机时一样,刘心说,他并不担心市场的风险或者金融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就意味着财富的转移。
查看原文
路过,看过!“理财”与“投资”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至今仍是把保险当作是一种投资工具来看,所以产生了贴主的这个标题,但实质上保险的强项、重点功能并不是在于投资收益或分红,而是一个简单的风险转嫁、规避风险的一种理财工具之一,不是家庭理财规划的全部!
一颗“大白菜”再怎么高的厨艺也不可能把它炒得变成“肉”来,我们又何必苦苦要求呢?
2010/02/22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