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高跟鞋都影响健康
平足的人穿适当高度的高跟鞋垫起足弓是非常有好处的。3——5厘米的鞋跟高度对身体伤害最小。
6厘米以上的鞋跟无异于刑具
如果你的鞋跟超过了6厘米就等你给自己的双戴戴了刑具。鞋跟过高会导致你的身体前倾,将使腿部、会阴和下腹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这样的姿势保持久了对骨盆也极其不利。骨盆在胯的内部,女性骨盆上下口比较宽大适合妊娠和分娩,经常穿过高的高跟鞋,受力的变化阻碍骨盆的正常发育,从而影响生育。另外穿高跟鞋对膝关节的扭力比穿平底鞋对膝关节的扭力要高20%左右。
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负重压力是常人的3倍,特别是穿高跟鞋下楼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达到正常人的7——9倍。这种额外的压力会造成人体膝部骨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引起膝部骨关节炎。
由于双脚始终呈踮脚的姿势,前脚掌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穿高跟鞋的人都会有脚掌疼,腿肚子酸,甚至发生抽搐和轻挛现象的经历。高跟鞋究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爱高跟鞋的代价
华锦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有10年的高跟鞋“鞋龄”了。工作状态下的她明艳动人,大方得体。但是她从来不穿露趾鞋更不在别人面前换鞋。因为她双脚的大拇趾向外鼓着,难看至极。
3.8女性话题:你穿高跟鞋吗?多高?
397619谈天说地
穿高跟鞋是自信法宝之一
在穿上高跟鞋之后,人很自然地重心前移,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看起来非常精神。穿高跟鞋在把玩美丽的同时也练就了高超的平衡能力,穿梭在人群中自然也就越来越自信。
[ 本帖最后由 帆宝贝 于 2010-3-7 11:40 编辑 ]
投票选项
(单选)
已有90人参与投票
18.48%
1.不穿。(估计没有人)
16.3%
2.穿3cm以下
42.39%
3.穿6cm 以下。
22.83%
4.穿6cm以上
投票已结束!
2010/03/07
全部回帖
前足压力异常疾病
原因:神经瘤又称趾间神经炎,是穿高跟鞋女性常见的前足疾病之一,主要是两跖骨间的神经或粘液囊承受异常的压力所致。
对策:选择鞋底材料吸震能力好的鞋子,或搭配跖骨软垫,均能降低罹患神经瘤的几率。倘若你已患有神经瘤,则应选择穿着鞋底柔软度较佳的运动鞋搭配跖骨软垫。
趾头异常变形
原因:趾囊肿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穿着比如尖头鞋等太窄太紧的不合适鞋子。由于足部形状屈就鞋形,脚趾在鞋子里面被挤压,导致第一跖骨突出,进而导致趾囊肿。
对策:症状轻者可使用趾囊肿护套、趾囊肿夜间夹板等足部护具,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而严重者则可能必须接受关节矫形术的治疗。
前脚掌变形,足弓异常消失
原因:双脚的大拇趾向外的生理倾角超过13度,大拇趾根部鼓出,使前脚近似三角形。人的脚在平放状态下是由拇趾、小趾和脚跟三个部位一起支撑身体重量的,穿高跟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基本都被转移到了前脚掌,造成前脚掌变宽,大拇指向外侧弯曲,拇扯根部的突起处长期与鞋磨擦,容易使那个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红肿,形成滑囊。当发生拇趾外翻时,足部原有的3个足弓可能有1~2个足弓发生塌陷或消失。当足弓消失后,会影响正常的步态。
对策:时常穿尖头鞋的女性,应随时注意脚趾的健康情况,发现拇趾有轻微外翻的情况时,应尽早询问医师,并且在夜间使用趾间夹板进行矫正。
6
后足异常疼痛疾病
原因:尖头高跟鞋款除了引发前足的问题外,也会使后足及踝关节处于局部高压力状况。穿高跟鞋行走时,鞋跟敲打地面就好比有人拿着钉子在其足后跟处不停地敲打,久而久之,便会发生足后跟疼痛或骨折等。
对策:你应选择鞋后跟中底吸震能力好的高跟鞋,或额外添购足后跟软垫、特殊的吸震鞋垫等。这样就能有效降低足后跟发生疼痛或骨折的机会。
若你已发生足后跟疼痛,应避免继续穿着高跟鞋,外出时应以柔软度佳的运动鞋搭配足后跟软垫为主。
解放双脚小提示
在脚前掌或脚跟等受压处做个软鞋垫,以减少脚底所承受的压力。
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以减轻局部疲劳。
在家里光脚走路时消除腿部与足部疾劳最简单的好办法。
原因:神经瘤又称趾间神经炎,是穿高跟鞋女性常见的前足疾病之一,主要是两跖骨间的神经或粘液囊承受异常的压力所致。

对策:选择鞋底材料吸震能力好的鞋子,或搭配跖骨软垫,均能降低罹患神经瘤的几率。倘若你已患有神经瘤,则应选择穿着鞋底柔软度较佳的运动鞋搭配跖骨软垫。
趾头异常变形

原因:趾囊肿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穿着比如尖头鞋等太窄太紧的不合适鞋子。由于足部形状屈就鞋形,脚趾在鞋子里面被挤压,导致第一跖骨突出,进而导致趾囊肿。
对策:症状轻者可使用趾囊肿护套、趾囊肿夜间夹板等足部护具,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而严重者则可能必须接受关节矫形术的治疗。
前脚掌变形,足弓异常消失

原因:双脚的大拇趾向外的生理倾角超过13度,大拇趾根部鼓出,使前脚近似三角形。人的脚在平放状态下是由拇趾、小趾和脚跟三个部位一起支撑身体重量的,穿高跟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基本都被转移到了前脚掌,造成前脚掌变宽,大拇指向外侧弯曲,拇扯根部的突起处长期与鞋磨擦,容易使那个部位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红肿,形成滑囊。当发生拇趾外翻时,足部原有的3个足弓可能有1~2个足弓发生塌陷或消失。当足弓消失后,会影响正常的步态。
对策:时常穿尖头鞋的女性,应随时注意脚趾的健康情况,发现拇趾有轻微外翻的情况时,应尽早询问医师,并且在夜间使用趾间夹板进行矫正。
6后足异常疼痛疾病
原因:尖头高跟鞋款除了引发前足的问题外,也会使后足及踝关节处于局部高压力状况。穿高跟鞋行走时,鞋跟敲打地面就好比有人拿着钉子在其足后跟处不停地敲打,久而久之,便会发生足后跟疼痛或骨折等。
对策:你应选择鞋后跟中底吸震能力好的高跟鞋,或额外添购足后跟软垫、特殊的吸震鞋垫等。这样就能有效降低足后跟发生疼痛或骨折的机会。
若你已发生足后跟疼痛,应避免继续穿着高跟鞋,外出时应以柔软度佳的运动鞋搭配足后跟软垫为主。
解放双脚小提示
在脚前掌或脚跟等受压处做个软鞋垫,以减少脚底所承受的压力。
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以减轻局部疲劳。
在家里光脚走路时消除腿部与足部疾劳最简单的好办法。
2010/03/07回复
TIPS:
小趾内翻
由于受挤压,足部第五趾向拇趾方向弯曲,当超过一定限度时,主人就会感到“钻心的疼痛”。
鸡眼、胼胝
鸡眼是由于足部皮肤受挤压,表皮抵抗力下降,病原体侵入皮下,不断增生繁殖而形成,好发于趾间等部位。胼胝也称为“老茧”,是由于皮肤反复受挤压和磨擦,表皮组织增生而形成。
嵌甲和甲沟炎
嵌甲是趾甲向肉里面长,大多数人出现在足第一趾上。如果趾甲的残角刺入肉里,红肿疼痛,即会引起“甲沟炎”。这两种疾病都与高跟鞋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踝关节扭伤
鞋跟过高或路面不平容易反复扭伤踝关节,演变成习惯性关节松弛,严重的还会脱位。
伤害腰椎
人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身体是向前倾的,腰部和膝盖的受力发生改变,时间一长,腰部和膝盖就受损。
对策:
1、选择鞋底跟自己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头宜宽松。鞋跟高度最好不要超过5厘米。
2、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姿势要正确,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3、高跟鞋注意场合,不要在平时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穿,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
4、穿高跟鞋走路应注意休息,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小腿。脚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沟炎。
俗话说,鞋合适,脚知道。许多研究表明,高跟鞋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要说服女性朋友舍弃光鲜耀眼的高跟鞋显然并不实际,要时髦又要健康,才真正合乎都市女性穿高跟鞋的需求。因此,如果女性朋友能正确选择高跟鞋,并且在穿着高跟鞋时,能搭配相关的足部保健用品,便能有效预防足疾的发生。
小趾内翻
由于受挤压,足部第五趾向拇趾方向弯曲,当超过一定限度时,主人就会感到“钻心的疼痛”。
鸡眼、胼胝
鸡眼是由于足部皮肤受挤压,表皮抵抗力下降,病原体侵入皮下,不断增生繁殖而形成,好发于趾间等部位。胼胝也称为“老茧”,是由于皮肤反复受挤压和磨擦,表皮组织增生而形成。
嵌甲和甲沟炎
嵌甲是趾甲向肉里面长,大多数人出现在足第一趾上。如果趾甲的残角刺入肉里,红肿疼痛,即会引起“甲沟炎”。这两种疾病都与高跟鞋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踝关节扭伤
鞋跟过高或路面不平容易反复扭伤踝关节,演变成习惯性关节松弛,严重的还会脱位。
伤害腰椎
人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身体是向前倾的,腰部和膝盖的受力发生改变,时间一长,腰部和膝盖就受损。
对策:
1、选择鞋底跟自己脚的弧度相符的鞋子。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头宜宽松。鞋跟高度最好不要超过5厘米。
2、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姿势要正确,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3、高跟鞋注意场合,不要在平时挤车或在不平整的马路上穿,也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平时不要总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部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
4、穿高跟鞋走路应注意休息,可以把脚尖翘起,活动一下小腿。脚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沟炎。
俗话说,鞋合适,脚知道。许多研究表明,高跟鞋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要说服女性朋友舍弃光鲜耀眼的高跟鞋显然并不实际,要时髦又要健康,才真正合乎都市女性穿高跟鞋的需求。因此,如果女性朋友能正确选择高跟鞋,并且在穿着高跟鞋时,能搭配相关的足部保健用品,便能有效预防足疾的发生。
2010/03/07回复
高跟鞋美女们的自救方法
休息时伸展运动:
取放松的立姿,一手紧握椅子靠背。骨盆稍向前移,略屈膝。肩膀放松并保持挺直,将重心移向脚后跟。保持这一姿势40秒钟,然后歇一分钟。左右重复练习5次。晚上将双腿向上举高10分钟。然后在原地散步几分钟。或者身体站直,脚张开与肩膀同宽,右手向身体左侧弯,重复做4次后再换另一侧。用力时吐气、放松时吸气,这有助于舒筋活络。
坐班时伸展运动:
采取挺直坐姿,两腿尽量叉开,直至从大腿内侧至足部的肌肉出现轻微的紧张感觉为止。此时脚尖应放松。双手完全靠近臀部,掌心紧贴地面并向下施压,直至脊椎完全挺直为止。双目注视前方。保持这种紧张状态40~60秒钟。全身重新放松。重复练习3~5次。
奔波时伸展运动:
取弓步姿势,一腿前,一腿后,前腿放松,后腿伸直,双脚保持平行,上身稍向前弯曲,但背部保持挺直。后腿的脚后跟紧踏地面40秒钟。歇一分钟,然后重复上述练习,做5次。换腿再做5次。
注意行姿姿势:
6
脚尖往前伸直,着地时让膝盖保持弹性地走路,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过多地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及淋巴腺的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足部呵护:
洗脚时在脚盆的温水内加入约4滴香精油及一茶匙的盐,放入大约12粒的小圆鹅卵石或木球,将两脚放在小圆鹅卵石或木球上来回滚动,按摩脚底穴道,或抹上可消除疲倦的乳液辅以按摩。
6
休息时伸展运动:
取放松的立姿,一手紧握椅子靠背。骨盆稍向前移,略屈膝。肩膀放松并保持挺直,将重心移向脚后跟。保持这一姿势40秒钟,然后歇一分钟。左右重复练习5次。晚上将双腿向上举高10分钟。然后在原地散步几分钟。或者身体站直,脚张开与肩膀同宽,右手向身体左侧弯,重复做4次后再换另一侧。用力时吐气、放松时吸气,这有助于舒筋活络。
坐班时伸展运动:
采取挺直坐姿,两腿尽量叉开,直至从大腿内侧至足部的肌肉出现轻微的紧张感觉为止。此时脚尖应放松。双手完全靠近臀部,掌心紧贴地面并向下施压,直至脊椎完全挺直为止。双目注视前方。保持这种紧张状态40~60秒钟。全身重新放松。重复练习3~5次。
奔波时伸展运动:
取弓步姿势,一腿前,一腿后,前腿放松,后腿伸直,双脚保持平行,上身稍向前弯曲,但背部保持挺直。后腿的脚后跟紧踏地面40秒钟。歇一分钟,然后重复上述练习,做5次。换腿再做5次。
注意行姿姿势:
6 脚尖往前伸直,着地时让膝盖保持弹性地走路,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过多地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及淋巴腺的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足部呵护:
洗脚时在脚盆的温水内加入约4滴香精油及一茶匙的盐,放入大约12粒的小圆鹅卵石或木球,将两脚放在小圆鹅卵石或木球上来回滚动,按摩脚底穴道,或抹上可消除疲倦的乳液辅以按摩。
62010/03/07回复


高跟鞋我的最爱。想到影响健康应该不会吧,走路比较少,出去开车,在公司走路就更少了,极大部分时间坐着,用不了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