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个小胖子吗?
7230婴幼育儿
1、临床表现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多,体重超过正常标准,一般来说,看起来胖的人就是肥胖。肥胖对孩子来说最大的不利就是不断增多的脂肪会阻碍肺、心脏的发育,严重的时候会危及生命。至于肥胖孩子行动不便、笨拙等更是显而易见。
肥胖病或单纯性肥胖指皮下肪积聚过多。对于肥胖的标准,当前最常用的是以体重为指标进行判断。但体重与身高又密切相关,为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身高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判断肥胖。儿童肥胖的评定可参考下表。
bmi儿童评定标准
年龄
bm分度
正常
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6岁
15—18
>18—
>20—
>22—
>25—
6—11岁
16—19
>19—
>21—
23—
27—
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sd)时,即为肥胖病。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三度肥胖。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个至三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四个标准差以上。
重度肥胖多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婴幼儿时期比较少见。患儿食欲特别旺盛,食量超过一般小儿,都偏爱淀粉、油脂类食品,不喜欢蔬菜。有些病儿在就医时食量较小,但于开始长胖之前必有进食过多的阶段。患儿脂肪积累,以乳、腹、髋、肩部为显著,腹部往往出现粉红色皮跃浅纹,四肢肥大,尤以上臂和股部特别明显。男孩外生殖器被耻骨部皮脂掩盖,看起来似很小,实际上属于正常范围。骨龄正常或超过同龄小儿。智力良好。性发育正常或较早。活动不便,极少运动。偶见极度肥胖儿的体重高达标准体重的4—5倍,由于脂肪过多,限制胸廓和隔肌的动作,引致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形成低氧血症,并发红细胞增多症,出现紫绀、心脏增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称为茫氏综合征,可引致死亡。
2、原因
(1)多食肥胖病的主要原因为过食,摄入的热能超过了消耗量,因而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而积聚于体内。父母肥胖者子女常有同样趋势。一个家庭的成员往往习惯于食丰富食品,小儿自幼年时期养成过食习惯,日久即出现肥胖现象。
(2)休息过多,缺乏运动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亦为肥胖病的重要因素,过胖的小孩大多不喜运动。在我们观察的肥胖儿中,绝大多数属于少动而多食的单纯性肥胖病。在肝炎或其他疾病的恢复期间,往往休息过多,运动太少,以致体重日增,越重越不好动,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肥胖儿的父母往往体胖。如果父母都是明显地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约有2/3出现肥胖。如果双亲中有一人肥胖,子代显示肥胖者约达40%。
(4)神经精神疾患脑炎之后偶见发生肥胖病。下丘脑疾患或额叶切除后也可出现肥胖。有情绪创伤(如亲人病死,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小儿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
3、矫正
(1)进行肥胖病知识的教育。通过举办幼儿夏令营的形式,请有关专家讲解肥胖病的知识,提高幼儿对肥胖病产生后果的认识,使幼儿能够自觉自愿地接受减肥治疗。
(2)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3)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不要在看电视时进餐,进食后要适当活动。如果坚持长期的锻炼,热量的消耗就会变得较为合理,消耗能量的最佳活动是长时间地有节奏地运用大肌肉。走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它简单易行,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走路是最能接受的有效锻炼。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锻炼兴趣,并使之成为习惯,有助于防止孩子的肥胖。
(4)鼓励孩子克服自卑心理。有时由于身体肥胖经常受到同伴的讥讽,此时应鼓励孩子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参与减肥。一旦有效就应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5)帮助孩子建立行为减肥方案
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