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起我刚来广州时的回忆了。。。。。。。
我的广州
7383115谈天说地
全部回帖
等偶有空来写西安..............
就呆过几星期哈!

2010/07/15回复

来了广州10多年,
开始总以为自己会回去的。
以为只是个过客,从没想过要在这里过完后半生。
所以街道也没有有意识的记过,
白话也没学过,
汤也没有学过。
就这样过啊过,
以为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直到女儿说,我不能在老家常住。
我才意识到,
可能真的回不去啦。
死在这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啦。
但广州依然让我迷茫,
我没有方向感,
搞不懂哪个区有什么特点,不知哪条街挨着哪条街。
还没有学会煲汤。
客观来讲,
广州本土人,
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他冷漠,因为肯定是有一些外地人做过让他心冷的事。
但绝大多数人都安分守已,
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
广州的小吃,我现在慢慢在接受。
也有一些开始就特别喜欢的,
比如牛杂,比如炒粉。
吃久了,感觉不咸不淡的整条的青菜,
也是不错的,可以接受的。
广州的气候,是真的不好。
湿热,很容易生病。
如果把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可以带回老家去,
我还是会选择去老家生活。
但是,很多外在的环境是带不走的。
所以,我只好选择留在这里。
痛并快乐着。
不是排斥这个城市,
不是排斥生活习惯。
只是接受而已。
谈不上多爱。
也谈不上排斥。
只是生活而已。
开始总以为自己会回去的。
以为只是个过客,从没想过要在这里过完后半生。
所以街道也没有有意识的记过,
白话也没学过,
汤也没有学过。
就这样过啊过,
以为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直到女儿说,我不能在老家常住。
我才意识到,
可能真的回不去啦。
死在这里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啦。
但广州依然让我迷茫,
我没有方向感,
搞不懂哪个区有什么特点,不知哪条街挨着哪条街。
还没有学会煲汤。
客观来讲,
广州本土人,
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他冷漠,因为肯定是有一些外地人做过让他心冷的事。
但绝大多数人都安分守已,
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
广州的小吃,我现在慢慢在接受。
也有一些开始就特别喜欢的,
比如牛杂,比如炒粉。
吃久了,感觉不咸不淡的整条的青菜,
也是不错的,可以接受的。
广州的气候,是真的不好。
湿热,很容易生病。
如果把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可以带回老家去,
我还是会选择去老家生活。
但是,很多外在的环境是带不走的。
所以,我只好选择留在这里。
痛并快乐着。
不是排斥这个城市,
不是排斥生活习惯。
只是接受而已。
谈不上多爱。
也谈不上排斥。
只是生活而已。
2010/07/15回复

广州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王国,从制造批发到零售。
在西安那会,到也没为衣服发愁过,那会子还瘦,是穿什么都好看的。
到了广州,玲琅满目各种款式质地让我缭乱。
有很多便宜的让人动心,买回去了才发现一次也没穿过。
其实十几年前,西安就有人卖洋垃圾了。在旧货市场,路边,偶尔可以看到。那会子的清洁技术没那么好,时常会在那些衣服上发现血渍以及其他的污秽。
大家都说,这些货是来自广州。
那个时候也没那么强烈的维权意识,很多人都在卖自己的旧衣服,所以见惯不怪了。
在西安那会,到也没为衣服发愁过,那会子还瘦,是穿什么都好看的。
到了广州,玲琅满目各种款式质地让我缭乱。
有很多便宜的让人动心,买回去了才发现一次也没穿过。
其实十几年前,西安就有人卖洋垃圾了。在旧货市场,路边,偶尔可以看到。那会子的清洁技术没那么好,时常会在那些衣服上发现血渍以及其他的污秽。
大家都说,这些货是来自广州。
那个时候也没那么强烈的维权意识,很多人都在卖自己的旧衣服,所以见惯不怪了。
2010/07/15回复

我爱大王和小王:
常常要去吃下东北人。吃下河南老家。山东老家。也去老刘家吃肉家馍。吃9毛9。总是感觉这些东西才可以吃得淋漓尽致,才酣畅。
查看原文在广州吃东西,我还是喜欢比较地道的。
杨箕村的老刘家,只有辣椒油还有西安的味道,那米皮简直可以叫橡皮筋了。馍还不错
陕西风味,里面的蒸野菜,包子味道很好,凉皮就麻麻得了
我是喜欢吃什么就拼命吃的那种,不喜欢就会跳到三丈开外。
杨箕村的老刘家,只有辣椒油还有西安的味道,那米皮简直可以叫橡皮筋了。馍还不错
陕西风味,里面的蒸野菜,包子味道很好,凉皮就麻麻得了
我是喜欢吃什么就拼命吃的那种,不喜欢就会跳到三丈开外。
2010/07/15回复

说真的,现在的广州已经没有太好吃的东西。十几年前我是来过一段的,那会的炒粉很香,糯米鸡糯软,牛杂新鲜。现在就想找家正宗的云吞面,竹丝面,都很难。不知道是我的口味变了,还是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很佩服广州人,可以把那么多我认为不能吃的东西煲汤炒菜。比如:豆角叶,番薯叶,南瓜藤,辣椒叶,还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说真的,别骂我,我提的这些个在我们北方都是喂猪的,当看到这些被做成菜的时候,我眼睛大的像灯泡,吃过之后才知道味道很好。
比如煲汤,在我们北方都是一些清汤或者鸡汤类的。在广州看那些邻居一煲就是十几个小时,除了心疼那煤气之外,就是担心锅什么时候会炸掉。
我觉得广东人好大的胆子,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尝试。我也是个很大胆的人,除了老鼠,其他我都是敢吃的,所以
胖的见不了人。
觉得广州饮食颠覆了我的价值观,比如苋菜还有些其他的菜,在我们北方都是路边可以挖到的。现在是比较难挖了,不过特别郊区的地方还是OK的,在这里就卖的很贵。我最不甘心的就是猪棒骨,我们那现在还是3块钱两根,这边却比肉还贵,偏偏我是嗜骨兽
,发现成都的本土饮食和广州有点相似,当然麻辣除外。早知道湖广填四川,想必是有一些原由的。
从西安来到广州,从一个美食城市到达另一个美食城市,距离很远,但我没费功夫就跨越了。
[ 本帖最后由 9er 于 2010-7-15 11:16 编辑 ]
我很佩服广州人,可以把那么多我认为不能吃的东西煲汤炒菜。比如:豆角叶,番薯叶,南瓜藤,辣椒叶,还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说真的,别骂我,我提的这些个在我们北方都是喂猪的,当看到这些被做成菜的时候,我眼睛大的像灯泡,吃过之后才知道味道很好。
比如煲汤,在我们北方都是一些清汤或者鸡汤类的。在广州看那些邻居一煲就是十几个小时,除了心疼那煤气之外,就是担心锅什么时候会炸掉。
我觉得广东人好大的胆子,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尝试。我也是个很大胆的人,除了老鼠,其他我都是敢吃的,所以

觉得广州饮食颠覆了我的价值观,比如苋菜还有些其他的菜,在我们北方都是路边可以挖到的。现在是比较难挖了,不过特别郊区的地方还是OK的,在这里就卖的很贵。我最不甘心的就是猪棒骨,我们那现在还是3块钱两根,这边却比肉还贵,偏偏我是嗜骨兽

从西安来到广州,从一个美食城市到达另一个美食城市,距离很远,但我没费功夫就跨越了。
[ 本帖最后由 9er 于 2010-7-15 11:16 编辑 ]
2010/07/15回复

其实我们以前也不吃豆角叶,番薯叶,南瓜藤,辣椒叶,是最近几年喜欢怀旧,才吃了。后来也觉得不错就一直吃
2010/07/15回复

我是个对住宿环境要求很高的人,睡不好整个人都会没精神,我老公也是同样。
第一次来广州是借住在亲戚的档口,1楼是铺面,上面是阁楼。我那会子就感觉,这样住好压抑好压抑啊,我们北方的房子天花都比较高。
第二次是借住在同学的宿舍,在小新塘的民居1房一厅,整个楼都是NEC的员工,我同学湖南大学毕业也在里面就职。
第三次,就是我和老公的小家了。在科韵路的聚宝苑,三房一厅1350元,和一个单身朋友合租。房子有100多平,装修的很漂亮。
我们在聚宝苑住了很久,2006年的房租还是便宜的。去棠下菜市场买菜,旁边是好又多,可以去面点王,也可以选蒙自源。我的厨艺不错,小区楼下是没什么吃的,所以我都是一下班就煮饭的,把两位男性喂了个脑满肠肥。
几年的辗转,我们还没有买自己的房子。如果当初下手,那真是很便宜的。老公不想啃老,他的积蓄当时借给了个高中同学,我也不追求大屋豪宅,索性罢了买房的心。
再一度想买的时候,房价高涨。等手里有些钱,朋友却说这房子不值得买了,就70年的使用权,再次放弃,老公却把钱借给了他大学同学。
其实真的想有个家,背井离乡虽不凄苦也是寂寞的。可这一切都那么的艰难…………
来到广州才发现原来农民可以把房子盖的那么高,可以盖的那么紧密,去过上社一次,压抑我的喘不过气,人挤人,窗户对窗户,房间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从没在城中村住过,担心自己的坏脾气在那种环境里酝酿爆发
第一次来广州是借住在亲戚的档口,1楼是铺面,上面是阁楼。我那会子就感觉,这样住好压抑好压抑啊,我们北方的房子天花都比较高。
第二次是借住在同学的宿舍,在小新塘的民居1房一厅,整个楼都是NEC的员工,我同学湖南大学毕业也在里面就职。
第三次,就是我和老公的小家了。在科韵路的聚宝苑,三房一厅1350元,和一个单身朋友合租。房子有100多平,装修的很漂亮。
我们在聚宝苑住了很久,2006年的房租还是便宜的。去棠下菜市场买菜,旁边是好又多,可以去面点王,也可以选蒙自源。我的厨艺不错,小区楼下是没什么吃的,所以我都是一下班就煮饭的,把两位男性喂了个脑满肠肥。
几年的辗转,我们还没有买自己的房子。如果当初下手,那真是很便宜的。老公不想啃老,他的积蓄当时借给了个高中同学,我也不追求大屋豪宅,索性罢了买房的心。
再一度想买的时候,房价高涨。等手里有些钱,朋友却说这房子不值得买了,就70年的使用权,再次放弃,老公却把钱借给了他大学同学。
其实真的想有个家,背井离乡虽不凄苦也是寂寞的。可这一切都那么的艰难…………
来到广州才发现原来农民可以把房子盖的那么高,可以盖的那么紧密,去过上社一次,压抑我的喘不过气,人挤人,窗户对窗户,房间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从没在城中村住过,担心自己的坏脾气在那种环境里酝酿爆发
2010/07/15回复

9er:
记得老公来接我的那天,在火车站,捧着好大一束花。拍拖已经1年2个月,究竟是否要生活在一起这个问题思考了太久。在此之前我来过2次广州,相隔数年,一次是假期游玩,一次是工作数月。我的行礼很简单,就一个随身的背包。其他的早就通过铁路托运了,那会有点傻不知道用快递,老公也傻乎乎的打车去拿再打车回去。[ 本帖最后由 9er 于 2010-7-14 23:31 编辑 ]
查看原文能不能把时间年份加上去,这样才是个比较完整的回忆录。


2010/07/15回复

我被抢的经历都是在东莞,所以一直没觉得广州乱呢。。。
2010/07/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