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重质朴的红木桌上,稀稀落落地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泡茶用具,方方的茶几,圆圆的茶罐,扁扁的茶壶,纯白的茶杯,细长的茶匙,尖尖的茶刀,各安其所,在主人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仿佛可以瞥见当年他一个一个从各处搜集这些物品的艰辛场景。东西有大有小,历史或长或短,好不容易,才凑成了如今温馨的一家人。

未尝清茶,只在忽远忽近的《四面埋伏》乐声中听着茶具的故事,近观把玩,似乎已有了一种心平气和的感觉。
选了临窗的木榻,遮着细棉纱的玻璃窗外,是喧嚣的马路,然而萦绕耳边的却是悠悠的民乐声,无从知晓主人为何能把隔音做得如此到位,看看窗外,外面的人忙着工作,下班,回家——纷纷扰扰,恍若这一切都是别人的故事了,回收视野,侧旁,一抹绿荫溶入眼帘,此刻,就让我姑且做一下人生的逃兵吧。
主人不紧不慢,精心地选了泡茶,开始从滚烫的水壶中倒水,洗起杯子来。
第一泡曰洗脚水,是不能喝的,得眼明手快地把茶叶放进去冲一下就出来,曰为“清水洗尘”。南方人无论去到哪里,必然是习惯了吃喝东西之前,用热水洗洗放置面前的杯子碗筷,想必这第一泡不能喝也同样道理吧。
若不细心留意,是无从观察到茶水不知何时已入杯中,直到空气中飘来了一股淡淡幽香,如同山上泉边的清风,吹到了身边。
哦,是可以饮用之时了,慢慢地端起来,轻轻地啜上一口,味道是极淡的。问道主人,曰此茶为大红袍,再闭上眼睛,细细品味,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不如名字一般令人觉得有浓烈之感。
第二泡,浅黄水色稍稍便深了点,入口时香郁味醇,舌尖末梢稍觉茶韵清苦,再深入细尝,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时值午后,茶轩里一切都是安安静静的,泡茶人的动作是优哉游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低声细语的,如云里雾里相遇般,轻柔如画。
几泡毕,物我两忘,抬起头来,浅蓝色的墙上是一幅不知名的山水画:空旷山水,写意亭台,忽然间想起了一副对联来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饮酒喝茶,在国人看来都是结朋交友的上好方式,原因在于此等都是费时耗力皆吃不饱的消遣,然则喝酒重于豪饮,喧嚣过头,伤身不轻,更适合于生意场上。即便不善饮者亦能勉强为之,而茶,却非任何人都能品到茶的意蕴的,即使是上等的好茶放在一个不懂得品味的人的面前,他也感觉不到茶的幽香。
茶越喝越淡,就象很多感情一样,会随时间而来越淡,适合于君子之交,然味虽渐淡,用来泡茶水的紫砂壶里的茶香,却会越来越浓.....所以当一切都淡去以后,留在心底深处的,正是这些抹不去的印记,随着悠悠茶香而来的,是我们的陈年往事,知心密友!
归 去后上网,看到了茶轩主人的QQ签名:生活就象一杯茶,同样的茶叶和茶具,善泡者能泡出更清香的气息,善饮者则饮到更细腻的滋味。初为茶客,未觉细腻,然心向往之,不为浑噩肉身,乃为浑浊心灵洗一洗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