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看过《阿甘正传》的英文版没有?阿甘弱智,在美国一个崇尚个性的国家,别的家长都对小孩子说:“You are different".但是阿甘的妈妈对他说:“You are not different".
请不要给他贴一个自闭的标签,也不要嘴上不承认自闭,潜意识里认定自闭。
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
推荐读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第二部附录一关于孤独症的治疗,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活出全新的自己》
推荐网络电影:《吸引力法则》(也有书《秘密》),这是一部改变我们心智的电影
好的儿童教育网站:
张健柏博客
[ 本帖最后由 玉娇龙 于 2010-10-22 08:24 编辑 ]
请妈网为特殊儿童的家长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699732家有小学生
大家好, 我就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发现孩子异常的时候,医生还没有告知我他就是自闭症。可是自己职业触觉告诉我(我原来从事小学教育),孩子就是有问题的,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在慎重考虑后,我放弃了教师的职业,专心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数年的家庭训练后,终于等到孩子上学了,原以为自己一早就把小学的内容教给孩子,孩子应该可以很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可是,老师仍然反复投诉孩子在学校的很多异常行为。最终我要再次带着孩子去医院验智商,医生告诉我,你的孩子是自闭症,那时他已经6岁了。大家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无法接受,直到好不容易找到中山三院的邹教授,他明确告诉我,孩子确实是自闭的时候,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在看了很多关于自闭的书籍后,我认识到,自己的孩子被确诊的时间还是太晚了,错过了训练的关键时期。可能自己在这方面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因为在家教育的时候,我觉得孩子的认知能力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差,因为自己以前也教正常的孩子,所以对比之下,觉得孩子在知识掌握上也可以,就忽略了他自闭的症状。其实自己应该意识到,在家的教育是一对一的,根本不能与学校的集体教育比拟。事实上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在发呆的,或者说是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
所幸的是,在家教育的早期,我比较注意孩子在纪律和情绪方面的培养,所以即使孩子在学校上课发呆,但是并不影响老师和别的孩子上课,平时也没有惹人和打架的行为。在老师眼里,他只是一个干什么都要老师去叫的孩子。
我很感谢孩子现任的老师,感谢她们认真倾听我诉说孩子的特殊情况,感谢她们经常与我沟通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更加感谢她们对孩子的耐心和爱心。老师接纳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班里的其他孩子多少都会受到老师的影响,而接纳特殊的同学的。从儿子每天放学回家的情绪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里是很快乐的。为了不给老师负担,我也主动申请了随班就读,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怎样,可是我们对学习一直是持有很认真的态度的。而且发现孩子在英语方面的兴趣,回家后除了作业,我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一起学习英语,他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为什么我希望妈网为特殊孩子的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呢?其实在此之前,我也考虑带孩子去特殊学校,总觉得特殊学校在专业训练上会帮助到孩子的。可是邹教授的一番话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的孩子可以适应主流社会,而集体又能接纳他,为什么我们还要退回特殊学校呢?在特殊学校呆完了以后,孩子再回社会,他能适应正常人吗?在我参观了特殊学校后,我更坚定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留在现在的群体里生活,我的方向就是要让他今后在社会上自立,能善良地与人交往,即使别人觉得他怪,但是他并不影响别人,只要努力了,总有善良的人可以接纳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乐观坚强地面对这个社会。我知道很多自闭孩子的家长都差不多是专家了,积累了很多经验,我希望有个平台让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家长们可以互相鼓励,也通过这个平台,让整个社会了解自闭症。今后自闭症的孩子长大了,这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只有社会的接纳,才能让他们今后的生活充满 希望。其实孩子自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世界不能接受他们的缺陷,让他们生活在指责和谩骂的黑暗中。
[ 本帖最后由 heat13 于 2010-10-22 11:54 编辑 ]
2010/10/20
全部回帖

AB宝贝:
小儿子班上也有个特殊孩子,几乎每天向同学、老师吐口水,经常无缘无故尖叫、爬上桌子等,影响课堂秩序;甚至啃铅笔、咬纸片。班上的同学和家长都很有意见,但这个孩子的家长还是坚持要送孩子来上学。现在其他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苦恼ing!
查看原文我想这个家长自己也意识到孩子这样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别人了,家长能做的就是努力跟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解决行为问题。一个行为的纠正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些孩子需要反复地训练并强化的。我也希望家长们和同学们也一起来帮助他改正这个行为,不要疏离他。要知道,行为问题是直接影响他今后进入主流群体的,即使今天你远离他,,他的问题仍然是存在的,何不一起想办法解决呢?
2010/10/22回复

玉娇龙:
楼主看过《阿甘正传》的英文版没有?阿甘弱智,在美国一个崇尚个性的国家,别的家长都对小孩子说:“You are different".但是阿甘的妈妈对他说:“You are not different". 请不要给他贴一个自闭的标签,也不要嘴上不承认自闭,潜意识里认定自闭。孩子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问题,先找自己的问题推荐读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第二部附录一关于孤独症的治疗,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活出全新的自己》推荐网络电影:《吸引力法则》(也有书《秘密》),这是一部改变我们心智的电影好的儿童教育网站:张健柏博客[ 本帖最后由 玉娇龙 于 2010-10-22 08:24 编辑 ]
查看原文阿甘的妈妈在病床上跟儿子说:“上帝没有把最好的给你,但是你却把上帝给你的发挥到最好。”我觉得自闭本身并不是什么标签,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它只是给孩子的这种症状一个名称,就像社会上也对某些人进行分类一样,好像丁克族,宅男、90后、等等。他只是选择了另外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有什么问题呢?我正好跟你说的相反,我嘴上承认他是自闭,可心里觉得他是最棒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还优异呢。比如他的英语很厉害,会用自然拼音法拼读陌生的单词,并且记单词的能力很强;他还可以一口气游400米,他很孝顺爸爸妈妈,有什么还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父母,他对小动物很有爱心,每天都去帮楼下花店的阿姨放狗。。。。。。对于这些,我还是很自豪的哦!
2010/10/22回复

自闭症的孩子通常内心很丰富,很敏感,很聪明,而且根本无害,完全只是很安静的生活在那里,像一株美丽的植物。
我认识的孩子其实是通过教会的爱心,开始重启他和别人的沟通的,教会好像有点敏感,但不能否认,这个群体更有关爱,而且习惯表达爱心;
不管过程如何,真心的喜爱和接纳是打开自闭的重要的钥匙,楼主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特殊,陪他多和大家一起说话,一起玩吧。
我认识的孩子其实是通过教会的爱心,开始重启他和别人的沟通的,教会好像有点敏感,但不能否认,这个群体更有关爱,而且习惯表达爱心;
不管过程如何,真心的喜爱和接纳是打开自闭的重要的钥匙,楼主不要觉得自己的孩子很特殊,陪他多和大家一起说话,一起玩吧。
2010/10/22回复

我觉得我们不必用特殊这个词,用“不同”吧,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人和物,就像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接受了“不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我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交往得还不错的,除了平时多引导他怎样跟别人相处外,更重要的是鼓励他跟不同的人交往,循序渐进地来,进步是很明显的!
我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交往得还不错的,除了平时多引导他怎样跟别人相处外,更重要的是鼓励他跟不同的人交往,循序渐进地来,进步是很明显的!
2010/10/22回复

heat13:
阿甘的妈妈在病床上跟儿子说:“上帝没有把最好的给你,但是你却把上帝给你的发挥到最好。”我觉得自闭本身并不是什么标签,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它只是给孩子的这种症状一个名称,就像社会上也对某些人进行分类一样,好像丁克族,宅男、90后、等等。他只是选择了另外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有什么问题呢?我正好跟你说的相反,我嘴上承认他是自闭,可心里觉得他是最棒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还优异呢。比如他的英语很厉害,会用自然拼音法拼读陌生的单词,并且记单词的能力很强;他还可以一口气游400米,他很孝顺爸爸妈妈,有什么还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父母,他对小动物很有爱心,每天都去帮楼下花店的阿姨放狗。。。。。。对于这些,我还是很自豪的哦!
查看原文你会有一个会让你自豪的孩子的,好妈妈加油

2010/10/22回复
支持楼主,加油

2010/10/23回复

heat13:
阿甘的妈妈在病床上跟儿子说:“上帝没有把最好的给你,但是你却把上帝给你的发挥到最好。”我觉得自闭本身并不是什么标签,也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它只是给孩子的这种症状一个名称,就像社会上也对某些人进行分类一样,好像丁克族,宅男、90后、等等。他只是选择了另外的一种生存方式,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有什么问题呢?我正好跟你说的相反,我嘴上承认他是自闭,可心里觉得他是最棒的孩子,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还优异呢。比如他的英语很厉害,会用自然拼音法拼读陌生的单词,并且记单词的能力很强;他还可以一口气游400米,他很孝顺爸爸妈妈,有什么还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父母,他对小动物很有爱心,每天都去帮楼下花店的阿姨放狗。。。。。。对于这些,我还是很自豪的哦!
查看原文支持妈妈!其实孩子自己或许都不知道这种情况是自闭。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就好了。
2014/1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