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好管,孩子他爸的理论是,调皮孩子好,就该让孩子释放天性,但是不管怎么能行呢? 不过依照我的观点,还在小朋友什么规矩都没有立下的时候,如果就什么都不管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严管",等管上一阵子,规矩成为"习惯"后,就可以随着年龄增长再慢慢去放宽管束,再“放管”。 但是在思想上,我是尽量建议不要“管养”,都“放养”,最好不要给孩子肯定的答案,多和孩子探讨开放式的问题,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对事物做出自己判断、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想一想"和"说一说"。 当然,这说的容易哦,可是做父母的,都恨不得帮孩子规划一生,什么都给孩子铺好路……
生个孩子出来是自己的复制品吗?为什么要恨不得帮孩子规划一生?让孩子走父母走过的老路就一定是好的吗?没必要吧?无所谓放养还是管养吧,做父母的,只需要从帮协助孩子,告诉TA是非黑白对错,其他的,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好过啦,为什么要人为掐断孩子的天生创作性呢?8[ 本帖最后由 张乐乐妈 于 2010-10-25 16:43 编辑 ]
在放养之前,先管养,是有必要的。颜氏家训里有一段话最好的解释: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知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糊糊妈咪:在放养之前,先管养,是有必要的。颜氏家训里有一段话最好的解释: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知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查看原文能翻译出现代文来么?
飞飞feifei:能翻译出现代文来么?查看原文 。。。应该结合起来吧,有些方面要放,有些方面要管,,,至少,也要做到“引导”,把握大局、宏观调控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也要收放结合。。。小的时候还不那么理性懂道理,行为习惯从一开始就要引导好,等逐渐大了懂事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家长应该民主一些,试着让孩子参与决策,他自己的事甚至是家事,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的自信心,也可以锻炼他的决策能力和思考能力,成为一个有主见、有领导力的人具体行为上,管与不管,参考以下两个原则:1.不伤害他人;2.不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