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记录我家的双语教育:分享儿子与爸爸的英语对话,学习的不止是语言哦

64545308幼儿园早教

从骏骏出生开始,我就只跟他说英语,骏骏的奶奶只跟他说中文,骏妈则半中半英地说。一晃五年过去了,看到骏骏的英语与国外同龄的孩子基本保持同等水平,中文则与国内同龄的孩子基本保持同等水平,感到我们的耕耘总算没白费。回望来时路,赫然发现,由于自己的懒惰,基本没留下什么记录,殊为可惜。搜罗一下以前写的一点东西贴出来,为以后坚持记录我们的双语之路作个铺垫吧。
2010/12/08
精选回帖
52楼
1970/01/01回复
嘿嘿...骏爸的目标是早晚要移民滴。小学读华阳吧!骏爸是论坛里倡导生本教育的主力!!!这是骏爸的另一个话题:http://www.gzmama.com/thread-1377188-1-1.html
2012/01/06回复
322楼
1970/01/01回复
325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骏骏的十万个为什么

(2010年02月02日)

        快过年了,家里养了一盆水仙,骏骏目睹了水仙从球茎到发芽、抽叶、开花的整个过程,我也适时地给他读了几本关于植物生长的书,例如:"How do plants grow", "A Tree is a Plant", "From seed to Pumpkin"等,骏骏对此十分着迷,我们把这几本书都读了好几遍。

        昨天上午风和日丽,带骏骏去华师大校园玩了半天。回家路上,骏骏突然问我:“Do people grow up from seeds?"(人是由种子长大而成的吗?)

        我也不多作解释,只是简单地告诉他:”No. People grow up from eggs. Plants grow up from seeds. Animals grow up from eggs."(不是。是从卵子长大而成的。植物是由种子长大而成的,动物则是由卵子长大而成的。)还好,英语里“鸡蛋”和“卵子”是同一个词,骏骏也知道鸡蛋能孵出小鸡,也知道青蛙、蝴蝶的成长过程,这个好理解。

        骏骏又问:“But when there was no people in the world, where did eggs come from?"(但是,世界上还没有人的时候,怎么会有卵子呢?)

        我大吃一惊,这不就是著名的哲学命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吗?我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People didn't appeared on the world in a sudden. Human being evolved from apes. It changed little by little and took a long time."(人类并不是突然出现在世界上的。人类从猿进化而来,这种改变是渐进的,需要很长时间。)

        骏骏的兴趣马上又转到猿上面去了:”What are apes?"

        我松了一口气,给他讲了讲什么是猿。骏骏对人类的起源没再追问,不过我还是回到刚才的问题,大致给他讲了讲生物的起源,从简单的生物变得越来越复杂,后来有了恐龙,有了鸟类,有了人类。

        儿童的思考能力真是不容小觑啊!骏骏学会说话没多久,就特别多问题。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街灯亮了,我们父子俩有这样一段对话:
Why are the street lights on?(为什么街灯会亮?)
Because it's getting dark.(因为天黑了。)
Why is it getting dark?(为什么天会变黑?)
Because the sun is setting.(因为太阳下山了。)
Why is the sun setting?(为什么太阳会下山?)
Because the earth is spinning.(因为地球在转。)
Why is the earth spinning?(为什么地球会转?)
......
        象这种问题会无穷无尽地持续下去。

        记得骏骏三岁九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给他洗澡,他盯着盆里的水看了一会儿,忽然抬头问我:Why can we see water?(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水?)

        又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我随口答道:Our eyes help us see it.(有眼睛就看得见啦。)

        儿子接着又问:Why can't we see wind then?(那么为什么看不见风呢?)

        我愣了一下,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说:Because wind is clearer than water.(因为风比水透明。)

        等儿子睡着后,我又想起他的问题。如果说:“因为水是液体,风是气体”,他肯定又会问为什么看得见液体看不见气体。对于一个刚满三岁九个月的孩子,该怎么给他分析呢?我曾想过这样解释,因为我们在空气中,风就是流动的空气,也在空气中,光线不产生折射,所以看不见。而空气与水是两种不同的介质,光线会产生折射,因此看得见。但是,不知道他听不听得明白。

        过了几天,吃晚饭时,骏骏看着碟里的鱼,又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Why should fish bones be so sharp?(为什么鱼骨要这么尖?)

        我又愣住了,难道说是为了不让别的动物吃它?有科学证据吗?难道是进化过程中,鱼骨不尖的鱼都被淘汰了?

        我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净问些《十万个为什么》都没有答案的问题。我反问他:what do you think?

        他歪着头想了想,给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Because fis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animals.

        我真希望自己再博学一点,可以尽量解答他那无穷无尽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11-1-29 22:36 编辑 ]
2010/12/08回复
直译的尴尬

(2010年09月01日)

        骏骏最近迷上了一个关于如何造人工岛的节目,连续几天都要求看。

        昨晚,骏妈问他节目上讲些什么,骏骏说:“他们在造小岛的厚骨头。”

        我听了心里直骂:“臭小子,这中文水平怎么一点长进都没有?什么厚骨头?岛屿有什么厚骨头?”

        节目是英文的。原文是什么?我琢磨起来。是thick bones吗?后来突然顿悟:骏骏说的是“后骨头”(backbone)!

        他不知道backbone的中文是什么,直译为“后骨头”了!

        记得骏骏刚学会说中文不久时,也曾遭遇直译的尴尬。有一次说他要找“闪灯”。骏妈怎么都听不明白,只好求助于我。我说,骏骏要找flashlight。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11-1-29 22:37 编辑 ]
2010/12/08回复
今天的主题:Germs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今天早上,骏骏醒来后,外衣还没穿,就跳下床要到客厅玩了。我一把拉住他,说:“Put on your clothes first!”

骏骏有些不高兴,我给他套衣服他也不太配合。我说:“Do you know why we should keep ourselves warm? When you are cold, germs can easily get into your body. We need to keep warm to fight against germs.”

骏骏这才开始比较配合了,但还是因为我批评了他而有点不高兴。我想起骏骏最近着迷的DVD节目“Bill Nye the Science Guy”里面有一个节目是关于Germs的,于是问他:“Would you like to watch an episode about germs from Bill Nye the Science Guy?”骏骏一听十分高兴:“Yeah! I love it!”

我把Bill Nye the Science Guy的节目单递给骏骏,让他自己找Germs在哪里。他居然很快就从100个节目中找到了Germs在哪里。于是开了电视,骏骏自己看起来。

我去整理床铺、刷牙洗脸,中间到客厅看了看电视上播些什么。Bill Nye正在电视上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我突然想到:真巧!昨天下班前打印了一张提醒孩子洗手的Mini-Poster给骏骏(已上传到本博客的图片栏),还没贴出来呢。

等骏骏看完电视,我把Mini-Poster拿出来给他看。骏骏认真地读了上面的文字:Sink those germs! Wash your hands! 图片很可爱,骏骏很喜欢,帮着我把图片贴到阳台上的洗手盆旁边。

吃完早餐后,是例行的读书时间。我想到几天前有一本Blood Bank还没读给骏骏听,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How white blood cells fight against germs的,正好今天给他看。

读完这本书,骏骏要跟我玩游戏。他说:“You pretend to be a germ. I will pretend to be a white blood cell.”我明白了,骏骏要玩white blood cell攻击germ的游戏,于是装出一副可怕的样子,作势要打他。骏骏用两只小手包住我的两个拳头,两人你来我往推了几个回合,我就假装倒地,被他打败了。

随后我又说:“Sometimes, the germs are too big. The white blood cells can't wrap around the germs. What can they do?”

骏骏大概想起Blood Bank上提到white blood cell有两种攻击germ的办法,除了包进white blood cell里面消灭掉之外,还可以释放antibodies。于是他说:“Now, you pretend to be a big germ. I am still a white blood cell. Let's play again.”

我又装成一只大大的germ,口中吼道:“I am very big. You can eat me up!”骏骏两只小手不断地一合一张,口中发出“嚓嚓”的声音,并大声说:“Here come the antibodies!”我赶紧拍打自己的衣服,一边说:“Oh, no, antibodies, go away!”拍了几下,就假装被Antibodies击倒了。骏骏哈哈大笑。


[ 本帖最后由 mountie 于 2011-1-29 22:40 编辑 ]
2010/12/08回复
rainsakura:
太厉害了我的英文没有那么好所以我儿子也只能回简单的对话请问楼主的原版书是在淘宝买的吗
查看原文
大多数是淘宝买的,还有些是在美国亚马逊、上海申东外语书店、当当网、卓越网等处买的。

我写过一篇《英语原版分级读物推介》可供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4ddd7b0100nqlx.html
2010/12/08回复
2010/12/09回复
哎呀,刚发现有人帮我改了标题,原来的标题是:记录一下我家的中英双语养育足迹。
2010/12/09回复
carolqiao:
牛X老豆啊!楼主是不是在国外生活过啊?我自己也算是学英语的,但我觉得,全英文,跟孩子对话还是有难度哦!
查看原文
呵呵,我大学也是英语专业的,硕士才改读管理。虽然在单位里干的是外事工作,却从来没有出过国。全英文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是随着天天与骏骏说英语而不断提高的。
2010/12/09回复
tracy155621: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很装B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什么后骨头闪灯的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查看原文
谢谢您的善言!

“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家庭,在中国,父母都是中国人,故意这样弄的在家跟小孩子说英文
很装B
说实话,我们双方都是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人,都没有想过要这样给孩子生活”

——这是您的理解,没啥好辩解,人各有志吧。

“英语这个东西,说实话,有那么难有那么神秘吗
一个一句都不会的人拿一年半年出来恶补就可以出国生活了”

——出国生活没问题,但要进行深度交流就有问题了。我身边很多医科硕士博士,英语学了那么多年了,四级六级也过了,但有外宾来时,不少人还是结结巴巴,甚至听不太懂外宾讲什么。还有些出国几年了,回国后听他们讲英语,仍然可以用“不敢恭维”形容。楼上也有人提过了,英语专业了,要全英文教自己的孩子也做不到(我的很多大学同学也都说做不到)。所以,英文对中国人来说是难是易,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有个英语的环境,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习得这种语言,就象学一种家乡方言一样。

从儿童自身的发展来看,首先,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从两岁开始至青春期,即出生后的10—12年,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其言语中枢尚未定位,大脑的左右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学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言语习得的能力逐渐下降。一项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剥离手术的研究也发现,在10岁前儿童大脑的部分剥离仍能恢复言语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性的言语缺陷。因此,大脑的可塑性是幼儿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区域“布罗卡斯区”在幼年时非常发达灵敏,因此,幼儿学习双语时,大脑能将外语和母语同时贮存在“布罗卡斯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布罗卡斯区”的灵敏性逐渐下降。当大脑无法将外语存贮到该区域时,就只能在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年龄越大,儿童习得外语的速度越慢,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
  其次,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有一个最适宜、最迅速的发展阶段,即关键期。尽管对于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具体年龄目前尚存在争议,不可否认,幼儿阶段是儿童口语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语音意识,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表现出优势,如对自己和别人的发音感兴趣、努力练习新学到的语音、纠正别人的发音、为发音找根据等等。儿童这种语音知觉的发展不仅针对母语学习,也直接作用于其他语言的学习。(Stuary,1999;张劲松等,2003)同时,研究也表明,幼儿的发音器官柔软,其声带、唇舌等运动神经的调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趋于定型。因此,从幼儿期开始学习不同的语言,儿童的发音器官就自然地会配合这些语言的发音而调整形状。从而使其掌握发音的技巧,形成正确的发音。而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儿童掌握其他语言语音和口语的能力就逐渐下降,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
  第三,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发现词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到掌握符号的功能性用途,以及过渡到用符号进行操作,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水平不同。在幼儿时期,由于儿童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主要依靠表象即头脑中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因此,在这一时期无论学习哪种语言,儿童都是首先通过大脑的语言中枢建立起该语言与其所描绘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该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这种语言获得的过程使得儿童能够直接用该语言来进行思考和分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不断增强,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并运用符号来进行交流。因此,如果儿童到了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再学习其他语言,其大脑自然地会运用已经掌握的母语符号来表征外部世界,从而在该语言与其所描述的事物间建立起以母语符号为中介的间接联系。这种母语对其他语言的前摄效应使得儿童不能直接地用该语言来理解和思考问题,而必须经过母语的转换,从而直接影响到儿童相应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

我实行双语养育,就是为了骏骏在幼年轻易地习得英语,到上学时就可以省下学英语的时间,用来学更多其它的知识;就是为了他以后无论从事经济、科研、工程还是其它什么工作,他与国外的交流都不存在什么障碍。

“而且,小孩子等长大了都忘了
我爸妈还说我小时候3岁就能唐诗300倒背如流的
妈的,现在你要老子背3首出来,都不记得”

——唐诗不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当然忘了。英语如果是孩子时时使用的语言,就不会忘。我又不是叫孩子背莎士比亚,背唐诗不能作为什么例证吧?

“什么后骨头闪灯的
你跟自己家人玩玩,还是觉得天真
要是出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人家就当你是个傻子
除非一直不出去跟同龄人玩”

——我并不是只进行英语单语养育,而是中英双语养育,骏骏的中文一直处于同年龄孩子的中等水平,日常交流没什么问题。当然会有一些特别的词汇因为先接受英文而讲不出中文,但并不多,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少,基本不影响与别的孩子的交流。骏骏在幼儿园里十分受欢迎,每天放学后还与同学仔在幼儿园外面的广场疯玩到不肯回家。您的猜测,有点“想当然”了吧?

“我还是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培养,不是现在会一句还是500句英文
重要的是性格和人格的培养”

——双语养育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吗?前面说了,孩子的中文并不影响他与同年龄的孩子交流。如果不存在这个因素,那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培养就要看看其它方面了,影响孩子性格和人格培养的因素太多了。

骏骏在我们双语养育群的活动里的表现,得到的评价是“宜动宜静,可放可收,落落大方,斯文有礼”。

“我没有恶意,希望lz能广纳善言”

——再次谢谢了!
2010/12/10回复
我不是英语老师。

语法其实是不用教的。在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会自己生成语法。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刻意的纠错都没必要。我们对骏骏的语法错误很少纠正,只要意思明白过来就算了。要纠正,也不是指出错在哪里,更不做语法规则的阐述,只是先肯定他的表达,然后用正确的语法把他的句子重说一遍就完了。例如,骏骏说:“I eat an apple yesterday.”我会说:“Oh, I see. You ate an apple yesterday.”。孩子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两个句子的区别。很多时候为了不影响交流的顺利进展,重说一遍都免了,因为他这一类错误,可以在另一个情境中得到纠正,甚至是他自行发现自行纠正。我们就是这样,在未做任何语法讲解和分析的情况下,目睹骏骏掌握了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时态变化、形容词比较级的使用、主句从句的时态对应等等“复杂”的语法。
2010/12/10回复
骏骏刚满五岁没多久。

骏骏认得好几千个英文单词了,但是,就象其他孩子认得几千汉字,但并不会一笔一划地写一样,骏骏也是只认得单词,知道怎么读和什么意思,但却不会拼写。

我没有专门教骏骏认单词,但在每天的亲子共读中,我会用手指着单词。我从不提醒他看我指哪里,他爱看图画就看图画,爱看文字就看文字。他的单词就是这样认下来了。看英文动画片,早期我如果能把字幕关掉都会关掉,嫌它影响视线。后来发现他认得一些单词后,才开了字幕,可能这样也认得了一些吧。

骏骏的词汇量很大,尤其是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千奇百怪的工程车消防车火车轮船等的名称、航空母舰潜水艇航天飞机直升飞机等的部件、各种天体的名字、火山地震海啸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涉及到的具体单词、各种各样的恐龙的名字等等。举个例子,恐龙方面他认得triceratops, tyrannosaurus, allosaurus, apatosaurus, stegosaurus, pteranodon等十多种恐龙的名称。
2010/12/10回复
happyirene:
楼主很厉害 我是英语老师 都没有用这样的方法跟儿子说过话 只是简单的说过几句 他只会看着我笑 因为现在他的普通话还不会说 我想还是先形成一门自己的语言体系再教另一种吧  等明年再和他说英语吧真的很欣赏楼主的毅力
查看原文
采用OPOL(One Parent, One Language)的方式,一位只跟孩子说中文,另一位只跟孩子说英语,孩子就不会把两种语言弄混。

如果等到中文已经扎根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时,孩子有可能会抗拒英文。我们双语群里有一些这样的例子。
2010/12/10回复
儿女妈:
楼主多分享一些英语教育的观点吧,这才实际,要不别人以为你是在显摆儿子。
查看原文
其实,我半年多之前开始写《中英双语养育攻略》,首先就是发表在广州妈妈网的“家有小学生”板块上。后来却因为在该帖子上拉人搞双语养育群,帖子被人踢到“生活服务”板块去了,见http://www.gzmama.com/viewthread.php?tid=1622137&extra=&page=1。我一时气不过,停止继续在该帖子发表攻略,把上面的内容全部搬到自己的博客上,新增的攻略也都只写到博客里去了:http://blog.sina.com.cn/bilinguist
2010/12/10回复
candy_le:
Hi Jun Dad,I want to buy English book for my son ,can you recommend some good book  to me? 谢谢
查看原文
You should choose books according to your son's interest and English level. I will give som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later in my blog.
2010/12/11回复
孩子越小就越容易习得一种语言,而长大以后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看我们以前学英语的经历,看现在的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去背单词、做习题、上补习班,我觉得真应该把这些时间用来学更多的知识或发展其他能力。而且,长大以后“学”英语,怎么努力都觉得那种语言跟自己隔着一层纱,与外宾交流总不那么流畅,很多深层的意思总觉得没表达出来,我自己英语专业况且如此,学其它专业的人,除非很有语言天赋,或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上,否则,很难进行比较深度的交流。

双语养育,就是为了帮孩子摆脱这种困境。我绝不想骏骏以后仅靠懂英语来谋生。他很小就对机械和工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我想他可能会走上理工科的路子。而英语水平,在他求学阶段可以帮他减轻学业负担,在工作阶段可以帮他更好地与国外交流。
2010/12/11回复
happyandhealthy:
佩服你的做法,我自己是搞二语教学的,曾经也想过给孩子说英语,但是却没有坚持,看了你的文章,才发现成功是目标,计划和坚持的结果。向你学习,不知你能否在博客上列个书单,或者推荐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一些图书,内容特点,瞅我这种懒人,总想  拿来主义!真是惭愧啊!
查看原文
以前写了个英语原版分级读物推介在博客上。最近开始给骏骏的书分类整理,我会找时间列个书单出来。

但骏骏的书多数是Non-fiction的,Fiction类的比较少。
2010/12/11回复
猜你喜欢

广州哪里买车便宜?最近买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近变电站对房子保值升值的影响

为双语教育的儿子寻找玩伴

早教---就是要有效!20多位智慧父母的早教心得!重视早教的父母必读!!(已更新)

转:为什么要学习新概念英语?

热点推荐

校园公开招志愿护学岗 你怎么看?

古风美人惊艳亮相南沙灯会 比想象中震撼

2025年首场十元均一来啦!限时14天!

白云区某街道办招环卫工 35岁以上不要!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瑞幸黄油小熊联动又来咯 超级可爱

没有横空出世的幸运,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113㎡减法装修的简约家,真的很好住!

82岁的父亲已痴呆 只会等着吃和睡

打卡海珠啫火啫啫煲 食得好满足

风水的水怎么理解

滋补靓汤 暖笠笠的椰青红枣猪肚煲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