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从安全的角度谈谈食品的选择及分类---你吃对了吗?

16875美食&下厨

从安全的角度谈谈食品的选择及分类

(版权所有,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在当前食物安全背景下,吃什么食品是安全的呢?超市食品、菜场的蔬菜非常丰富,看上去都是非常的漂亮,让人很有食欲,可是谁知道表面光鲜之下,背后暗藏着什么东西,激素?农药?其它残留化学药品?你是看不到的吧!
呵呵,我也看不到,那怎么办呢?
   我个人把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各种食品分了5个级别。声明一下,这里只谈安全性,不谈营养、更不谈销售。
声明一下:本文仅仅是个人观点或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没有权威性,仅供参考。由此出现的不良后果与本人无关!
  一、 一类食品就是可以放心多吃的食品。
1、
自己种植自己养殖或可以肯定是土法养殖种植的食品(屋顶、阳台种植,小区周边小块地上种植),老爹老妈、亲戚朋友在农村自己养殖的鸡鸭猪牛鱼等(大多数城市人没有这个条件)。
2、
可以信任得过的有机食品(这个界定比较难)。
3、
比较优质的原装进口的食品(境外直接买回来的,境内买也要防止是假货)。
4、
野生的海产品(不包含养殖的那部分),我宁愿买从深海中打过来的冰鲜类海鱼,海虾,也不买那个活的养殖虾。
5、
野菜类食品,比如荠菜,无根菜、未加工过的笋等(城市是很难找了,但也有)
6、
能够确定是绿色环保标准种植生产的产品(如:绿色大米、绿色蔬菜),这一点城市人也很难界定,看绿色标致也不可靠,因为在中国什么都可以用钱买到!
这类食品,要么价格很高(冰鲜的虾在员村市场大概25-32元一斤,而活的养殖虾是12-16元一斤),要么就是比较难买到。
一类食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条件买到的。所以大家重点看二类食品。
 二、 二类食品:是指还称得上健康的食品,有选择的多吃。
(一)粮食类:
1、大米(其原材料稻谷一般都要打农药的):选择早米(早稻生产出来的米)为好,大家要问为什么选择早米?因为早米是过冬后土地上的一年中最早的产出,经过一个冬天冰冻,虫子少,病菌也少,早稻在全生长期内只需要打1-2次农药就可以收割,早稻收后立马就种晚稻了,现在的晚稻基本是一周打一次农药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啥好?不过早米口感差,这是大家不愿意接受的,那怎么办呢?选择吃东北米,原因是东北米一年只种一次(气候原因),而且东北的冬季气温更低,低温的自然环境杀菌杀虫能力更强!(瑞雪兆丰年也有这个含义在内)意味着农药的使用更少。
2、
玉米:国内转基因的玉米品种最多了,10多年就开始种了,先玉335就是最典型转基因玉米品种,这里我不讨论转基因食品是否有问题,但在没有确认是否有害之前,我个人认为,还是不当小白鼠的好!
3、
大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有豆浆机,但大豆却可能不安全了,原因还是转基因的问题,国内大豆市场,已经被国外控制了,大多数的大豆都是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品种,只有少量老家是内地的朋友,还能找到一些土生土长的豆子来,有需要的,最好是找朋友,同学,同事到内地小县城带一些,一年也需要不了多少?大豆是南方小农自已种的安全性高于北方自种的,南方一般都是小规模,自己留种自己种,种性不杂。
(二)其它食物:红薯、芋头、莲藕、洋葱、韭菜、大蒜,花生、冬瓜、南瓜(不含大棚内出来小南瓜)、土豆等农作物,这类食品,一般都是露地自然生长(大棚种植成本不划算),虽然也有少量激素和化肥农药,但是因为生长期比较长,享有充足的阳光雨露,激素和农药会分解残留非常少,部分种类在全生长期内基本不用打农药。因此,整体上这些种类的食品是算健康的。
  三、三类食品:一般算得上可以吃的食品,具体要严格挑选。
1、人工养殖的三大肉类。正常养殖的都没有问题,激素类含量也低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人体应该能够分解,只能这样想了,因为不吃就得吃了。有些恶意加入过量瘦肉精这类的,我等也没办法了!只能靠政府了!
2、常见的蔬菜。要自己注意挑选。蔬菜类一般看外观是很难判断品质好坏的,最好的方法是闻一闻,一般蔬菜都有一股淡淡的植物清香,如果你闻到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或其它异味,那可以小心,宁可不买,也不要去冒险。还有,味道特殊的蔬菜,虫子一般都不会咬,农药比较少,比如说:韭菜、大蒜等,还有一些野生类蔬菜:象紫背天葵、人参菜、救心菜、荠菜、木耳菜,家种以后虫子也不喜欢吃,而且营养价值高。现在闻也很难了,因为蔬菜都水浸以后再卖,闻不到味了。呵呵。
3、三大肉。肉制品一般都处于食物链中间的位置,各种有害物质的积累,就相对严重。所以内脏少吃,基本上肉猪,肉牛、肉羊等都有吃饲料,饲料中都会有各种添加剂,这三者,羊和牛要比猪好,羊又比牛好!不过,有包装的肉制品特别是猪肉制品少吃,特别是肉松,或者含有肉松的食品坚决不要吃。或者买大品牌的包装食物(有时大品牌也不管用,三鹿就是全国产量最大的奶粉)。
   四、四类食品:尽量少吃的食品,家有小孩、孕妇的最好不吃。
1、部分人工养殖的动物产品。如鸡、鸭,鱼,虽然都是添加剂+饲料催长的,估且相信这些添加剂的有害性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吧,如果要说一个优先顺序,我选择:多吃鱼,少吃鸡(能买到土鸡土鸭除外),原因是:鱼生养在水中,水通常是流动的,而且一般都要0.5-1年的生长期才上市,而鸡是完全圈养的,从出生到上市,鸡的脚都没落过地,全饲料喂养。鸭子好一些,虽是圈养,但一般是圈在水塘、水库边。多少能沾一点地气,吃一点土地上的食物。鸡鸭都是30来天就可以上市的了。30来天能有什么营养呢?不过,近年来用化肥碳酸氢铵养鱼的也比较多了,整车的碳酸氢铵往鱼塘里倒,我是亲眼见过的,至于有没有危害,有多大的危害,不清楚。所以,尽量选择吃散养的,不是圈养的。
2、大多数含多种添加剂的工业化食品。
3、大多数的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因为投入大一般追求高产,会使用很多的化肥、激素和农药。而且在大棚里生长的蔬菜,没有自然的阳光雨露过程,有机物含量也很低,造成口感不好、营养价值偏低,真可以用垃圾食品来形容。举个例子:一般露地栽培的西红柿亩产大概6000-8000斤,成熟的西红柿外观一般是有红有绿,不会是全红的。而大棚生产的可以达到2-3万斤,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西红柿外观非常的漂亮,放在冰箱一个月都不坏的!呵呵。特别指出:夏天的小白菜(上海青),豇豆少吃,几乎三天要打一次药,虽然现在的农药是低毒高效,但怎么也有残留吧。有些农民文化也不高,也不会按着农药说明书上来办。打完药就上市了,他只知道这样至少品相上等,能卖个好价钱。
4、豆制品:豆芽少吃,100%用激素调节生长的,一天生长期就可以上市(有空我教大家自己发豆芽,自己发豆芽在广州三天就可以吃了,非常简单)
豆腐:转基因的原料比较多,生产过程也是用内脂做添加剂调理出来的(现在都不用石高了,有苦涩味)
  
 五、五类食品:我认为不能吃的东西,当然吃了也不会马上出问题。
1、比如刚刚曝光的含三聚氰胺类的产品。
2、部分人工养殖的动物产品。如黄鳝、水鱼,泥鳅、鳗、蛙类等,都是添加剂催长的,这些添加剂的有害性不亚于三聚氰胺。比如:黄鳝有人用避孕药养殖。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
  3、油炸类的食品:首先店家一般不会用好油给你炸的,其次,那个油不知道会重复炸多少次,估计是致癌物早超标了!
  六、其它提醒:
1、大家多吃2类和3类的产品。因为这些食品,一般都可以买得到、价格也不贵。重点推荐
  2、购买大米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看,外表光鲜,那很有可能是打了腊,抛光处理过的,为什么要抛光,因为原先是见不得人的,也许是陈米,也许是霉米,总之一定不是好米。挑选大米一定要闻,放到最接近你鼻子的地方,看看有没有刺激性气味,一般在超市买散装米,都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大米在卖,和价格没有关系,有时候,价格高的也有,有几次,我闻到的都是666粉农药的味,那可是剧毒农药。可能大家会问,生产者再傻也不会往大米里撒农药呀!是的,肯定不会撒进大米的。那是怎么出现666的呢?是在稻谷的存贮环节出现的,稻谷在存贮的过程中,因害怕稻谷生虫被蛀,所以有些人会在稻谷中掺入农药防虫贮存,666粉因为是干性粉沫,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3、转基因食品,在没有弄清真相前,建议不要去尝试。当然你要去吃,我也不会说不好!
4、多吃露地种植的蔬菜,少吃大棚蔬菜。多吃当季蔬菜,少吃反季节蔬菜。多吃根性蔬菜,少叫叶类蔬菜,多吃水生蔬菜,少吃陆生蔬菜。
5、看看你周围,有没有才几岁小孩就发育的,几岁小孩都胖成企鹅的?都是食品问题造成的,吃一次无所谓,但天天吃,就挺可怕的。
说了这么多,再介绍一下我自己吧,70年代初生,年近40。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幸上了大学,定居在广州这个大城市。每年都要回江西老家几次,家乡还有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六大舅都是在农村的,有种菜的,养猪的。。。每每和他们谈起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他们都如实相告,我也只是复制他们所说的忠告,总结给大家参考。我们家的吃喝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家乡的产出,象红署、芋头,黄豆。。。等耐存贮的食品,只要是回家就拉一车满满的回来,或者有亲戚朋友路过广州的,都带一些,也有送一些给邻居,为此在邻居们的要求下也搞过几次团购(农产品团购比较麻烦,不建议搞,品质不一,也没包装)。
有空我再给大家详细介绍自己发豆芽,还有自己利用阳台、天台种一些野生家化的保健蔬菜,象荠菜、土人参、紫背天葵等都是对女性和孕妇及小孩非常有益的,有条件有兴趣种的朋友们,我可以免费提供些种子。
关于食品方面的什么其它问题,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2010/12/21
全部回帖
麦村麦村沙发
谢谢楼主
2010/12/21回复
感谢LZ的直言!!!!!!!!!!!
2010/12/21回复
写得有点长啊,不太方便看,但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2010/12/21回复
哈哈....现在菜市场没有几样是合格的.
2010/12/21回复


谢谢
2010/12/25回复
猜你喜欢

水产品又出事了,你会担心日常的食品安全问题吗?

“食品级”牙膏能吃吗?小编一分钟教你读懂食品级

天天喝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经验分享◆:快乐苗条素妈妈、健康聪明素宝宝

(关于转基因大豆)你还买金龙鱼鲁花花生油吗

新西兰华人大量购买婴儿奶粉,引起当局调查

热点推荐

带病出游澳大利亚!附通关注意事项

盒马儿童节礼物上新!大人看了也心动

深深的无力感 LG七年无工作靠我养家

黄埔古港City Walk 旧地重游有意外惊喜!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这些权益你要知

开工前必做!装修报备要准备什么

传统中医学的魅力 扎了6针调养身体

越秀区三个新楼盘10万一方值得买吗

急需助理帮忙

假期弯道超车约起

阅见天下,书香邮扬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