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淀粉制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昨日上午,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证照齐全。
“红薯粉条”这样造:墨汁+柠檬黄+石蜡+果绿或增白粉
执法人员介绍,假红薯粉条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调制添加剂、搅拌、粉条成型、浸泡以及晾晒5个环节,造假主要集中在第一个环节。按照老板罗某给出的“秘方”———半升自来水中需倒入1瓶盖墨汁,加1勺柠檬黄。如果制作墨绿色红番薯粉条,还要加1勺果绿;若是制作白色薯粉条,则要加增白粉。
搅拌均匀后,将其倒入正在搅拌的玉米淀粉中即可。为让粉条更加筋道、有光泽,还要在搅拌机中加入少量石蜡。
据该公司法人罗某交代,该作坊从今年2月开始生产,两个月已卖出45吨假粉条,主要销往位于中山沙朗金叶广场的批发市场。

食品最近频频出事,双汇吃出瘦肉精,馒头吃出染色剂,连吃的牛肉都不是牛肉了,有人叹曰:现在不是我们想吃什么,而是我们还能吃什么,连现在的红薯粉都“加料”了,大家还敢吃吗?大家现在买食品都会怎样去识别呢?怎样避免买到问题食品呢?
对于食品频频出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去规范和管理呢?各种的食品黑幕,背后最大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