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成长记录和教育随笔

287931幼儿园早教

(说明:从儿子上学之后,一直坚持记录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片段,没事看看非常有趣.今年年初因为忙,所以搁笔至今,现恢复记录,就发在我新近加入的广州妈妈网吧)

成长记录(2007-4-15):儿子被“严管”后......

   这个学期一开学,班主任王老师就跟我说,要对丁丁严格要求,主要是加强纪律方面的控制。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这家伙就是太自由散漫了,能被老师严管得老实一些也好,让老师尽管去做,当然心里也真希望孩子不要撞到老师的手上。

  上周一中午,我在厨房忙活,儿子一回家就直奔房间,把门一关,就不再出来。我觉得很奇怪,这孩子平时一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喊妈妈,如果不见妈妈,就会阿姨:“阿姨,我妈妈呢?”只要知道妈妈在家,他就开始唧唧喳喳地说过不停。今天怎么回事呢?赶紧去敲门,却在门边听到哭声,忙问:“儿子,你咋了?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说。”儿子在里面回答:“跟你说也没有,你肯定是站在老师那边的。我想退学算了。”哦,肯定是被老师严管了。“被老师批评几句就要退学?岂不让人笑话咱们。你先开门,说给妈妈听听,以前妈妈不也经常站在你这边吗?你对妈妈太没信心了嘛。”犹豫了片刻,门还是开了。

  原来确实是被老师严管了一次。小子在上英语课的时候弹纸团,弄得地上到处都是,下课班主任罚他打扫,他不服气,说不是他一人搞,还有其他人一起参与,为什么只让他扫?老师很凶(用小子的话说是母夜叉),小子也很犟,于是事情就闹得很大。母子俩一边吃饭一边就这个问题谈开了。

   “听你这样说,问题好象是你上课弹纸团引起的,我们先不去说老师是否公平,只看你的行为,你觉得上课弹纸团这合适吗?”

  儿子惭愧地点点头,“确实不合适。”

  “是呀,妈妈一直跟你说,你上课不听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这回你不旦影响同学听课还影响了老师讲课。你自己替老师想想,如果你是老师,孩子们在下面弹纸团,你会怎么想?”

  “我也会生气的。”

  “就是嘛,所以这件事情确实是你不对。”

  “可是王老师为什么只让我扫地呢?其他人也弹了啊”

  “是谁第一个弹的?”

  “是我。”

  “问题就在这里咯,如果不是你带头弹纸团,其他人会弹么?地上也不会脏。所以我觉得王老师并没有做错,擒贼先擒王,你是贼王,所以就要擒你‘杀一儆百’”,小子被妈妈的话说得无话可说,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于是妈妈趁热打铁,从妈妈公司里的责任事故的处理讲到美国人的民主自由的原则,小子完全没了脾气。

  在他这一方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退学当然不再提了,但小子说下午还是想休息一下,妈妈也同意了,就给他一个台阶下吧。从他后来的描述中,我对老师的处理方法其实也是有看法的,但这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去说,免得本来就对老师的方法有疑问的小子更加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但当妈妈听说别的孩子不但把所有的纸团都归到儿子身上,还有同学打了他的耳光,我这个做妈妈的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于是半真半假地对儿子说:这回妈妈想给你退学了,虽然我们调皮一些,但别人怎么可以打你呢?老师还不制止。儿子反过来劝我说:妈妈,算了,想起来还是我太过火了一点,当时我被王老师的罗嗦话烦得不得了,就对王老师说了一句“闭嘴”,所以那个同学才打我的。

  到了下午,王老师打电话到家里,听到我在家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也跟我说了一下,我也把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对老师讲了讲,把小子支走以后,我也就老师的处理方式跟她交换了看法。因为身为家长委员,我曾几次见到老师对其他孩子发火,但当着孩子的面我当然不会跟老师直接说,后来事情过了,也就忘记说了,这回我觉得一定得跟她提提我的想法。

  我首先承认了孩子的不对,也承认是自己的开放性教育让孩子的自我意识膨胀,告诉她我也一直在帮助孩子调整,所以也非常支持老师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但我觉得老师的处理方式可以调整一下。老师解释说今天确实是比较对抗,她的初衷是想故意激他,他越是不受这种刺激,她就越要去激他,希望他以后能调整好。我问老师,你达到目的了吗?孩子回来跟我说要退学,我不会像其他家长那样,如果我做不通孩子的工作的话,我会同意他退学的。老师承认当时有些激动没控制好情绪,我说连老师都可以控制不好情绪,我们怎么可以要求孩子能控制自己呢?我们要求孩子要尊重老师、尊重别人,这个我非常赞成,可是我们有没想想,我们尊重孩子了么?尊重是双方的,你不要只看到美国的孩子如何尊重他们的家长和老师,却看不到美国的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尊重孩子的。我儿子对妈妈是非常尊重的,对爸爸的尊重稍次于妈妈,这些不是我们去要求他的,相比他爸爸,我的方式更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而爸爸却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有时甚至不听孩子解释就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所以孩子自然就有些怨言。老师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能认真地真正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自然对老师也无法从心地里尊重起来。上个学期,儿子班上有个曾经的优秀学生与班主任发生冲突,喊出了“你这种老师不值得我尊重”的话,我相信这不是孩子一时生气说的,而是对老师的失望而喊出来的。老师接受我的委婉的批评。其实平时我和这个班主任的关系还不错,她对我的教育理念也很赞成,也很佩服我,老师内心也很希望做一个让孩子信任、不抹杀孩子天性、尊重孩子的老师,可在方法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这次的真心话对她也是一个触动,我让她试一下用另外的方式去处理,看看效果如何。

   晚上,我再一次对儿子提起这件事,说:“妈妈希望你明天去和王老师谈谈,希望你和王老师能成为像妈妈和你这样的朋友关系。”儿子答应了。第二天儿子回家告诉我,他和王老师真的谈了心,彼此道了个歉,王老师后来也去找那几个弹了纸团的同学,小子还去还了打他耳光的同学两下,这事情也算完满结束了。

 

[此帖子已被 小诸葛之母 在 2007-4-16 0:12:39 编辑过]

2007/04/15
全部回帖

成长记录(2007-1-10):儿子做的蛋炒饭真香!

  刚刚吃完儿子剩下的他自己做的蛋炒饭,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心酸,也有些感动,想打电话给丁爸,让爸爸表扬表扬儿子,却想着还是应该写上几笔才不负儿子的懂事。
    
       这段时间妈妈特忙,许多事情都挤在一起,只好把儿子搁在一边,儿子的一日三餐经常是早上自己去面包屋买面包或者空腹,中午回家泡方便面(有时自己炒两蛋作为加菜),晚餐喝惯了的汤基本上是取消了,碰上妈妈有事回不来,就只好由得他就冰箱里的剩菜胡乱对付了,有时甚至一天两顿方便面,好在他喜欢吃方便面,不过,跟儿子说好,这样的事情是不能让爷爷奶奶知道的,否则,妈妈的狠心又要被记上一笔了。
    
     今天又是如此,下午接到通知说晚上有事,于是只好致电给儿子,让他自己搞掂。他又准备泡方便面,妈妈想着冰箱里还有昨天的剩饭,虽然没有菜,但炒几个鸡蛋总比泡面强吧,儿子答应了。妈妈也就心安理得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晚上9点多回到家,开门闻到一股夹着干虾米味的蛋炒饭味道,正在写相声的儿子见妈妈回来了,赶紧汇报说他弄了个蛋炒饭,还放了些干虾米到饭里一起炒,可吃的时候发现虾米好象没熟,而且把蛋炒饭弄得很大一股生虾米味道,于是他就把虾米从饭里挑出来,再重新把虾米炒熟了,自己说味道还不错,吃剩的饭放在桌子上,看起来味道也似乎不错 。妈妈大大地表扬了儿子:居然会做蛋炒饭了,真不错。
    
    妈妈在外面吃饭永远是吃不饱的,今天更是如此,冲完凉后,就有些饥肠辘辘了,想起那半碗蛋炒饭,于是加热后吃起来,味道真的比妈妈以前做的蛋炒饭要好哦,很香,又不像一般的蛋炒饭那么干,妈妈几筷子就扒拉完了大半碗,吃到最后才想起一个问题来:
    
     “儿子,虾米你洗了吗?”
    
     “啊?我忘了洗了!”

2007/04/16回复

susan123_222:
为什么不建个博客

 

很多人劝我建博客,可我不喜欢那玩意儿:)

2007/04/16回复

谢谢楼上几位捧场。俺就再接再厉,继续码字咯

成长记录(2007-4-16):“吧主”迷

        给儿子记录成长过程,他目前这个“吧”瘾是不能不提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子迷上了百度贴吧,只要上网,他肯定要在他喜欢的主题吧里转悠,然后把他看到的好笑的、新奇的东西给妈妈汇报,好在他目前还属于没有秘密和凡事都会向妈妈领导汇报的年龄阶段,否则,我这当妈妈的不知要多担心了。

       儿子当的第一个吧主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吧,当然进入这个吧的人除了他没其他人了,有一天他恳求妈妈,我给您注册一个网名,您到我的帖吧里坐坐吧。妈妈当然要支持儿子啦,更何况这其中的所有工作都无须我参与,得到允许后就给妈妈注册了网名,然后他以妈妈的网名去留了个言,甚至还让妈妈也去申请当吧主,可是不知为什么被拒绝了。

        后来他好象不满足于自己这个吧了,开始为他们班建吧、替自己的爱好建吧,同时也参与其他已经建好的吧的交流,比如金庸吧、哈利波特吧、三国人物吧、家有儿女吧,等等,他的参与交流可不是空口说说哦,现在他只要一有问题不明白,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上吧去询问,而且不但参与,他还乐衷于申请当吧主,除了他自己建的那些吧的吧主以外,一见人家的吧主数量不够就主动去申请,当然被不被批准可不是他说了算的。前两天告诉我,诺大一个家有儿女吧(最近这小子迷上家有儿女电视剧)居然没有吧主,于是他赶紧去申请,不过自己也觉得不可能被批准,因为他还没在这个吧发过帖子。

        某天在舅舅家上网,他发现有一名不认识的吧友发了个短信骂他,让他滚出金庸吧,气得他要命,妈妈一见怎么跟人家干上了,问是不是在网上发言不注意言辞把人家得罪了,小家伙想来想去想不出有什么事会得罪人,而且说这人的ID他并没见过,回家一搜索果然没见这个ID发言,愤愤地说要骂回他,被妈妈劝住了:这人摆明是来搞破坏的,如果你去理他的话,不就上他当了吗?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不理。妈妈趁机把网络上的复杂也给他讲了讲,算是给他打打预防针吧。听了妈妈的话,他放弃了报复,但还是上金庸吧去了解了一下,说是几位吧主一起帮他查询,结果发现这人确实是恶意捣乱的,小子还大言不惭地说:他不想想我在金庸吧可是小有名气的,吧主都会帮我忙的。哈哈,把老妈给笑坏了,就你这11、2岁的臭小子,还小有名气?!你的名气是怎么来的?小子不服气,说我经常在上面问问题、回答人家的问题,也经常把自己查到的一些有用的关于金庸小说的资料转给他们共享,这些都积累了我的名气啊,连几位吧主都和我交流过哩。孩子还是很单纯,吧主当然会跟你交流啦,你这样的遵纪守法而又积极发帖的吧友他不交流他跟谁交流啊?不过这话我没跟他说,免得打击他的积极性,还是让他保持这种纯真长久一点吧。

        还有一次,儿子跟我说:我的网名被盗了,我得去发个帖申明一下。于是他在十多二十个吧里发帖申明原来的网名被盗,并公布新的网名。认真得跟现实生活中一样,我笑话他,谁会去盗你这个网名啊,又没什么用处,说不定是你自己忘了密码登录不进去,再说被盗就被盗了,还到处去申明什么呀,也不嫌烦。儿子认真地说:肯定是被盗了,我不申明的话,那人用我的名义去干坏事不就麻烦了。也是啊,个人名誉是很重要的,虽然是在网上,也不可等闲视之,于是妈妈不再笑话他了。

        儿子的这个吧瘾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等他瘾过了,也许就又长大了一些吧。

2007/04/16回复

看来这里的小BB妈妈,我找出几年前写的一个帖子帖在这里,希望能对小BB的妈妈有些帮助吧。

教育随笔(2002-7):糊弄之道

  其实说我“糊弄”丁丁真的有点冤啊!我可都是很认真地"糊弄"他,很花心思的呢!当然跟其他那些很有耐心很认真也很有毅力的妈妈比起来我可真的不太够格。不过既然你们认为这种"糊弄"还有它的可取之处,我就只好如实告之我的"糊弄"之道。

  这"糊弄"两个字我以前是没有想到的,只是在别人眼里都觉得我好象太纵容孩子了,而在一些他们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上我又很严厉,因此孩子的爷爷奶奶对于我的那一套很有意见,只是随着丁丁的越来越懂事,他们也慢慢地觉得原来我的方法还是对的。

  我觉得要做到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要尽量平和,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要能长期保持一个欣赏孩子的心理。就是说自己要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去欣赏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即使孩子出现无理取闹的情况,你也可以随时调出你的应对办法去对付,实在对付不了的时候就只好先随他闹一阵,过后再给他讲道理,或者你也闹一场以后(甚至两败惧伤以后)再平心静气地和解。

  在丁丁很小的时候我对付他的办法是坚决满足他一切可以满足的要求,坚决抵制一切无理要求。这两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似乎比较难,关键是很难判断哪些是可以满足的要求哪些是无礼要求。我认为在孩子刚出世时所有要求几乎都是有理要求的,无非就是吃、喝、拉、撒、睡、玩,大人只要控制方法和时间,可以尽量满足他,方法就是吃要有吃相、睡要定时,不是随便就满足,该吃的时候不能玩、该玩的时候不能吃,万万不可乱了分寸!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无理要求似乎也多了起来:要不分昼夜地玩、要玩一些带刺激性的事情、不要上幼儿园、不要睡觉、不要吃饭、要买很多玩具、要动家长不让动的东西,等等,总之与那个小小的人儿已经很不一样了,家长疲于应付,往往就失去耐心,或者在与孩子的较量中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需要改进的毛病也越来越多。

  对于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行为方式的丁丁,我的"糊弄"方法还是一条:满足他的一切可以满足的要求,说服他放弃一些暂时无法满足的要求,坚决拒绝一些不能满足的要求。而区分有理和无理仍然是关键,我通常都采取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的要求,或者问一下自己满足他的这个要求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如果没有坏处就尽量满足,比如他想走一条很崎岖小路不走平坦的大道,或者不坐电梯要走楼梯,没有坏处,就依他;如果两者都有,则看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如果好处多,则有条件地或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满足他,比如他想玩剪刀,我就给他买不太锋利的剪刀,他想玩音响或电器,我就先告诉他所有的功能,再让他自己试,他想敲电视机,而我知道以他那种力量敲一下是没什么影响的,于是就让他去敲,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过多的干涉他的行为,反而会使他对那件事情更感兴趣,所以当他敲过一次电视机以后发现不是很好玩,自然就没有下次了;如果满足他的要求坏处多于好处,我就会跟他讲道理,告诉他妈妈为什么不同意,并用一些反面的教训来说服他,对于一些可以满足但是现在还不能满足的要求,则多用转移法,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丁丁吃麦当劳。丁丁象所有的孩子一样,对麦当劳是情有独钟,可是在5岁前我是很限制他吃的,因为他的喉咙容易发炎,小时候每吃一次就要病一次,没办法我只好限制他,而且那玩意吃多了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为了让丁丁不吃麦当劳,我首先告诉他妈妈为什么不让他吃,当他产生吃麦当劳的欲望时,我就用他其他的欲望去吸引他,比如买一件他向往已久的玩具,并说麦当劳吃完就没了,而玩具可以玩很久,许多时候玩具的吸引力还是大过麦当劳的,如果实在是太想吃了(有一次,丁丁对我说:妈妈是实在是太想吃麦当劳了,我做梦都想吃了),我就会事先跟他说好:不许吃炸薯条,如果可以不吃薯条,就可以多吃几次麦当劳,因此,丁丁为了能够多吃几次麦当劳,只好忍住不吃薯条。说来不怕见笑,这几年我吃的麦当劳比丁丁吃的还要多出许多,为的是给他拿麦当劳送的玩具,其实很多孩子喜欢麦当劳,除了喜欢薯条以外,就是喜欢它的玩具,只要有了玩具,丁丁也就满足了。当然如今丁丁身体的抵抗能力强了,麦当劳已经被解禁了,但因为以前的灌输,他似乎也不想其他孩子一样特别爱好,有时为了省事,吃多几次他还有意见:怎么又是麦当劳!

  对于孩子的许多被拒绝的要求,其实家长认真想一想以后,发现孩子的要求并不是很过分,有的甚至是完全有道理的,只是家长当时情绪不好或者孩子的要求似乎不太合乎常规,如果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或者以对待大人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错不在孩子,错在我们自己!

  正因为我能够满足丁丁大多数的要求,因此对于一些不能满足的要求他也不会不屈不饶,因此他也显得很好"糊弄",有时带他去商店时商店的售货员都会惊讶于丁丁的懂事。而在满足他的要求的同时,他就比别人多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创造的机会、想象的机会以及探索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无暇来无理取闹了,就更好"糊弄"了,所以我们经常会出现他玩他的玩具、我玩我的电脑,有时是他玩我的电脑、我玩他的玩具,可以一直相安无事几个小时,他很少要大人陪他一起玩,最多会叫妈妈来帮他一下,或者要教妈妈玩某一样玩具。在我们家呆过的保姆包括他姥姥,都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太好带了,从幼儿园回家以后几乎从不用麻烦大人,他自己玩自己的,看书、玩玩具,有时他还会自己开音响跟着唱片唱歌、当主持人,自娱自乐。

[此帖子已被 小诸葛之母 在 2007-4-16 22:01:58 编辑过]

2007/04/16回复
===="糊弄"吃======

  也许是因为自己长得瘦的缘故,所以我对孩子的吃看得很重,我认为孩子的吃首先要保证营养和味道,其次才是习惯。孩子不想吃饭的原因很多,除了身体上的原因外,我一般首先会检查是否是食物的味道不太好,品种太单一,我自己对吃的东西就比较敏感,吃东西很讲究味道,以前自己小时候条件差不能要求太高,现在有条件了,自己的孩子不能再重复那种吃忆苦餐的日子,当然也不能太过分了,保证一定的营养和可口的味道就差不多了;其次再考虑孩子是否是因为吃了零食或者吃得过勤影响了胃口。丁丁小的时候就差点坏在吃上面,因为我很早就上班了,老人为了让孩子吃好,想尽办法哄他吃,几乎分不出玩和吃了,达到了随时随地的吃、坐着吃、躺着吃、一人喂而另一人唱歌跳舞拌着他吃,有时一餐饭吃到一半就去玩或者睡去了,过半小时再来吃另一半,稍大一点就追着喂、端着饭碗到楼下去吃,等等,简直十分头痛,孩子的姥姥(是孩子奶奶的妈妈)自以为她曾经用这种方法带大了一个本来很不正常的孩子(那个孩子长得很弱小,还病怏怏的)而坚持己见,我认为不正常的孩子可以用非正常的方法,正常的孩子就应该用正常的方法了,否则正常的孩子也要变得不正常了。在多次劝解无效的情况下,我只好将家里的老人请走,让保姆坚持按规定的原则喂: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吃,一次必须吃饱,两餐之间不给吃零食,很快就调整过来了,至今,丁丁的吃饭问题是我和他引以为荣的(只是现在他自己吃,速度有些慢):不挑食、不吃零食,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他外公外婆说一看到丁丁吃饭就开心,大口大口地吃,一点也不含糊。在他3岁多开始自己吃饭以后,我就基本不用管他的吃饭问题了,因为他真是太好"糊弄"了,不管咸、淡、好、坏,照吃不误。也因为如此,我也省去了成天担心他在幼儿园或学校吃不好的烦心,认为在幼儿园随便"糊弄"一餐无所谓,有时为了同情他对吃饭的厌恶(他主要是觉得吃饭耽误了玩的时间),干脆同意他一餐不吃饭,饿一饿也有好处哩,可以帮助清理肠胃,他尝过挨饿的滋味后再吃饭就特别香。

[此帖子已被 小诸葛之母 在 2007-4-16 21:58:47 编辑过]

2007/04/16回复
===="糊弄"睡======

  孩子睡觉是最难伺候的,在丁丁3岁以前倒不觉得什么,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前,反正没有时间要求,玩累了他自然就需要休息,一天十多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还是可以满足的,晚上睡觉前讲一、两个故事,经常是讲完以后不一会就睡着了,中午一般也是我陪着睡的,因为中午睡觉的时间短,不可能讲故事,必须强迫睡,我的方法是将门窗关了,窗帘拉上,营造一种晚上睡觉的气氛,然后要求他闭上眼睛,开始时他还会说几句话,我也轻声回答他,同时要求他闭上眼睛说话,慢慢的他就睡了,这个方法百试不错。

   自打上幼儿园以后,问题就来了,早上起床的时间是规定的,所以晚上也只能按时睡,否则睡眠时间就不够了,随着年龄的增大、精力也越来越旺盛,晚上讲完故事以后他还可以问上几百个问题,甚至越问越清醒,为了晚上睡觉的问题我甚至用上了不该用的大棒,望着他毫无睡意的眼睛,我几乎耐心全无,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育儿原则,经常粗暴而武断地要求他闭上眼睛,吓得他战战兢兢地闭着眼睛,但脑袋里面更加多想法了,眼睛虽然闭上了,但眼球却在骨碌碌的转,每次都要闹到晚上十一、二点,就这样时好时坏的过了大概差不过两个月这种水深火热的日子,母子关系非常紧张,在差不多崩溃的情况下学校放假了,没有了外界的压力,我也放松了对丁丁睡觉的管制,在假期中我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夜猫子,为什么就那么紧张孩子的晚睡呢?精力旺盛难道是错?爱思考问题难道不行?

  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故事虽然不讲了,但为了满足他的情感需求,母子俩商量决定每天睡觉前谈一会儿心再睡,谈心的内容也是天马行空、无所不谈,这种谈心真的是加强母子关系的纽带,而有一段时间丁丁谈的内容几乎都是:妈妈你前一段时间为什么那么凶?都不象我妈妈了!足以表明我给他的伤害有多深,好在在我多次检讨以后丁丁原谅了我,再开学以后,睡觉问题似乎就不成为问题了。只是在幼儿园的午觉却成了老师头痛的问题,经常被罚到厕所睡觉,有时别的孩子都起床开始游戏了,丁丁还在被罚睡觉。如今上小学了,中午的睡觉问题还是他主要被扣红花的项目之一,不过他基本能够遵守自己不睡但不能影响别人睡觉的原则,所以我也不去管他中午的午睡了。

2007/04/16回复
===="糊弄"玩======

  玩是孩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尤其是幼儿园小朋友。玩似乎是不怎么需要糊弄的,但我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在玩的过程中培养的,如何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是要花心思的。对孩子来说,从早到晚除了吃、喝、拉、撒之外都在玩,丁丁的玩包括户外活动和户内活动,户外活动的内容多数是爬山和到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玩,户内活动则以玩玩具、玩电脑和做游戏为主,关于玩玩具和玩电脑我以前的帖子专门介绍过,这里就不罗嗦了。

  爬山是丁丁最喜欢的活动,会走路以后,只要是出去玩,他很少要抱,都是自己走,因为年龄小也不敢让他多走,抱就更是抱不了多久,所以就在小范围内爬坡,有草有树,丁丁将公园里的一些小土包全部定义为山,直到见到真正的山以后才改口。3岁以后,爬山的范围扩大到真正的山,在广州爬得最多的是白云山,上白云山有许多大路,但我们基本上都是找一些特别偏僻的小路,有时会在大路旁走一段根本没有路的路,因为丁丁喜欢这样,他说这样才叫爬山,否则叫走山,在爬山的过程中也满足了他爱探险的心理,有的山路是很可怕的,一路上基本没人,还时不时听到一些怪叫,我都有些害怕,但丁丁总是很有男子汉气概地说:别怕,妈妈,我来保护你!每次爬山我们都会带一些工具,如一个小铲子、放大镜什么的,这里挖挖、那里照照,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爬山确实比较有趣,连大人都觉得有回到童年的感觉,也难怪丁丁乐此不彼。

  至于儿童游乐场更是小时候的丁丁常去的地方,也是许多孩子常去的地方,但我们的方法似乎又有些不同,每次去游乐场玩,我从无限制他玩的时间和花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就宁愿找另一个时间去,总之是要让他尽兴的,所以很少出现我提出要走了他还要玩的情况,等他玩个遍以后,他自然就会走了。而且他因为每次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一旦有时不能尽性了(公园要关门了他还没玩够),他也不觉得遗憾,因为他本来就不把他当成一种奢望,下次再玩也可以,他马上可以转移注意力,因此很好糊弄。

2007/04/16回复

教育随笔(2002-8):关于动脑筋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答某妈妈

  看了昨天两位妈妈的帖子,联想起以前还有妈妈问的关于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问题,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写出来,供有需要的妈妈们参考。

  关于动脑筋,关键还是妈妈的心态。我觉得两位妈妈的心态还是没有调整好,将关心的重点放在孩子能力的培养以及短板变长方面,而不是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以前丁丁也是一样的,在我当时看来是非常不愿意动脑筋的,我那时的想法和现在你们的想法也差不多,总想让他回答书后的问题,可丁丁一般都是胡乱回答一个,其余就不说了,或者都说不知道。不过,那时我没有找到这个论坛,所以只能自己解决问题,而我的解决办法就是随他去,不愿意就不愿意吧,以后就再也不去想这个事情了,心态就调整过来了。现在的丁丁也并不觉得不爱动脑筋呀。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在适当的时候,孩子会达到你认为该达到的要求的,没有达到只是时间未到,或者这孩子就是与众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而且,孩子关心的东西、思考的东西肯定是有的,不过和我们所想象的不一样而已,我记得那时跟他讲完一个故事,他可以问上几十个问题,这不就是动脑筋吗?3岁多的孩子,脑子里的问题才慢慢多起来,正是爱问为什么的时候,你鼓励他这种好问精神就行了,不必去关心他是否能回答出书后面的问题了。

  即使他也不爱问,可能他只是喜欢自己想,不喜欢说出来,也不要紧的,他是你的孩子,无论怎样,你都应该接受他,而不要只去关心他的外在方面,应多关注他的内心。如果他接受的是一种平和心态,如果他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宽松、充满爱心的环境,很多事情他自己能学到的,因为别忘了,孩子天生就具有多种能力,我们只能去给他提供条件让他去发展这些能力,而不是去刻意教他,除非他自己提出需要来。

  至于动手能力,我看妈妈们也是有些紧张了,总担心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行,怎么去教孩子动手呢。其实如果妈妈的动手能力强,我想孩子可能会相反,因为他看到妈妈三下两下就拼好一个东西,他除了羡慕可能就是自卑了,会对自己没信心了,这才最糟糕哩。

  我自认为动手能力不错,但丁丁的动手能力却不是我教出来的,而且他动手能力形成的那段时间,我根本就没有很多机会带他玩玩具,而大多数时间是带他出去外面玩。当他2岁多第一次收到一个变形金刚之类的玩具时,我还担心他不会呢。可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对那个玩具爱不释手,整整一个星期都只玩它,也是好奇心驱使他去研究它。

  当然我也不承认他的动手能力是遗传的,EVEREST不是说过遗传只占25%吗?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这25%很快就会变成0的。

  我觉得在丁丁的动手能力方面,我只做了三件我认为很有帮助的事:

  一是提供尽肯可能丰富的可动手、动脑的玩具,对电动玩具之类的只能看、听,不能动的玩具我是坚决反对的;

  第二件事就是极力反对别人(保姆和孩子的奶奶等人)教丁丁玩玩具,理由是他们以前并没有玩过这些玩具,你们怎么就一定强过他呢,还是等着他来教你们吧。果然,很快丁丁玩玩具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奶奶和保姆;

  第三件事就是很小就带着他"看"说明书,说到带,妈妈们别误会,我不是教他看,而是我自己主动看,每次和丁丁一起玩新的变形车时,我也和他一起玩,各玩各的,不懂的时候就去看说明书,慢慢地丁丁也习惯了不会的时候就去看说明书这种做法,而且还经常看错哩,不过我也几乎不去指出他的错误来,由他自己去理解。

  其实妈妈自己以前的动手能力强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应该和孩子一样保持一种好奇心,不要以自己不会作为借口,而让自己远离这些需要动脑筋和动手的玩具,让自己和孩子一样去玩、去想,孩子在潜移默化之间,肯定会发展他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

 

2007/04/16回复

真是欲罢也不能了也。

成长记录(2007-4-19):小升初前的日子

        去年曾经看到朋友的女儿紧张的小升初阶段,心里有些纳闷,不就是升初中吗?需要这么紧张么。9年义务教育,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初中么?我被朋友们教育着,于是决定6年级下学期也要让儿子紧张起来。

        这个学期刚开始那段时间,因为妈妈自己忙于紧张的复习、考试,无暇顾及到儿子的事情,只是随便跟他聊了聊升初中的事情,让他做好准备要紧张一段时间。虽然只是随便一聊,但心里是抱了很大期望的,也准备好了等自己考完试就陪他一起紧张这个学期。

        可是,我考完试一个月了,儿子却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紧张起来,而我自己也更没有帮他一起紧张,反而更松闲下来,呵呵,原来这母子俩是没法为小升初而紧张的,儿子还是原来那个悠哉游在的儿子,成天关注的还是他自己的心思,今天上课画了几幅画,明天上课又练了一下武功,下课常常踢球,据说水平越来越高哩。回家也很忙,中午忙于写他的新武侠小说(目前对自己将来的最新定位是当一名武侠小说家),打算在出版他的第一本武侠小说之前,先出一本金庸武侠宝典,虽然是个孩子的梦,但总比没梦好吧。周末忙着上网、打球、外出活动,也很充实。

      而学校里除了在发的一张学期安排中提到毕业考试时间以外,也并不见常听说的小升初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吧),原来我们打算考多几家学校的,大有登高望远的雄心壮志,如今似乎不了了之了,因为想不出有什么必要这样去劳民伤财。

       上个月,数学老师让他和其他几个同学参加一个校外的奥数竞赛,赛前发了几份试卷,让我见识了儿子的数学能力,当然是不可以估计过高的,在最初的些须失望之后,随即坦然起来,我儿本来就不是什么数学天才,思维还有些笨笨的,能参加一下竞赛已经算不错了,何必要求太高,更何况有些题目简直不是题目,纯属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果然,第一轮下来就惨遭淘汰。

       最近语文又来了一个阅读古典名著知识竞赛,主要考四大名著和一些古诗词,歪打误撞地,四大名著里他只有红楼梦没看过(最近也在看绘图本),其他几本的内容可以说是烂熟于心,而学校要求的70首古诗他居然也背得差不离,于是又有资格参加竞赛,而且是他们班唯一的代表,让他很是不忿,说为什么另一个班有7、8个之多?肯定是有人搞鬼,呵呵,经常被班主任认为没有集体荣誉感的小东西总要为自己班鸣不平。初赛中,因为出题人不严谨,被小子抓到了把柄,于是牛脾气顿起,跟题目对着干,偏偏不肯按照出题人意思回答,剑走偏锋,结果当然是自己和分数过不去,被扣掉了好几分,而其他的扣分大部分是在书写和错字,不过还好,总算还能以最后一名的资格进入复赛。妈妈觉得很可惜,本来以他的能力可以做得更好的,于是以“没特别的理由千万别跟钱过不去”为题给他来了一番说教,小子后来越想越亏,说下次再遇到这种题目,他就先按题意答完,然后再把题目的问题写再边上。为了准备复赛,他把个红楼梦绘图本看完了,也认真做了做老师给他准备的题目,希望复赛时能扳回一局。结果却因为预约了看病而误了考试,在去医院途中,老师来电问他要不要去参加复赛,小子想了想,有些遗憾地说算了吧。于是作罢,老师觉得非常可惜,妈妈也觉得可惜,可是看病要紧啊。考试以后还会有的。

        离6月份的毕业考试越来越近,看看我们这个悠闲的状态,似乎有些享受,也找不出理由来紧张,早早就准备好了五一去湖南探外公外婆,小子更想得美美的,想提前几天请假回去,好在长假最后几天回来陪表哥玩,呵呵,10天的假期哦。倒是孩子他爸时不时地问一句:怎么样?儿子的初中想好在哪上没?我的回答几乎都是:这有什么好想的呢?总会有个学校去的。其实我们已经锁定了几家有生本实验的学校,实在不行,就在原来的学校直接上初中不就行了嘛。似乎没必要为了这个考试而特别做些什么呀,该做的,平时就应该做到(比如认真、细致、不该省的步骤不能省,比如一些不太擅长的作文应该如何去写),而不该做的事情,就没必要浪费这个时间了,更没必要专门为了应付这个考试而自己专门复习吧,学校已经安排了一个月时间复习的,到时候肯定卷子是少不了的,家里何必那么紧张呢?于是越发地悠哉游哉起来。大概到中考时,我们也会是这个态度吧,那么结果呢?估计也不可能是出类拔萃的,但结果绝对是孩子的本能的体现,非本能的东西,通过努力争来又有何用?孩子没有被逼赶着去学习、考试,他是快乐、自由的,对学习他也是享受的,这还不够么?我觉得够了。

     这些就是小升初之前母子俩的状态。

 

2007/04/20回复

mm1245:
期待更多关于丁丁小时侯的文章!

真是不好意思,我是在他上小学以后才开始写的,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情都是后来补的,数量也不多,容我有时间再慢慢找来。

2007/04/27回复
多事:

时间过得真快啊。丁丁要小学毕业了,石榴今年才上小学。很久没有写石榴的事情,真佩服你们勤奋记录!

哟,你也在这里注册了啊,比我还早哩。

我算是很懒的了,写得很少,现在孩子大了,他也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把学校里发生的事儿全部倒给我,所以可写的东西也不多。石榴还小,肯定有很多值得写下来留念的东西,坚持写吧,以后看着暖心。丁丁有时候也会把我帮他记的东西找出来看,他很喜欢哩

2007/05/25回复
.........

[ 本帖最后由 小诸葛之母 于 2009-6-15 20:11 编辑 ]
2007/06/17回复
猜你喜欢

7岁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叛逆期?

幼儿园老师素质低 为了儿子身心健康转园几次

郁闷,早上听到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大吼。。。

小朋友相互间的吵闹打架,家长有必要出面吗?

儿子在学校磕掉牙,要不要找学校理论!

孩子上幼儿园总是被批评和惩罚

热点推荐

能摸贵价龟领白化龟!这个乌龟展太懂娃了

陪娃做幼儿园作业快疯了 差点直接上手帮做

不用跑腿无需等药 广中医就医体验太圈粉

打赏竟然变成了投诉 被顺丰客服气到了

误打误撞进了佬麻雀 被名字和装修圈粉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现炒现炖满满烟火气 雨天和铁锅炖更配!

谢添地纯牛奶 顺滑奶味太正了

猫奴的新据点!这家猫咖好治愈

台风天包租婆出来卖菜 牛马别抱怨了

莲藕胡萝卜炖骨 一口清甜润心肺

人均 60 + 吃蕉叶!这波羊毛薅值了

鱼仔店饮茶我真的会谢!上菜慢到离谱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