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分析得很靠谱。2004年曾获得第一次股权投资机会,可惜当时资金有限,目光短浅,胆子过小,才投入一点点,后悔死了。2009年参与了第二次股权投资,现在离目标已经比较接近。目前又发现了第三次机会,观望中。这辈子只需要十次机会,只需要10分之三的成功。
广州第一穷人:私募和破发无关---上市了卖不掉有关无关?pe投资谈不上损失---炒概念上市套现是主要变现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基金管理人拿了钱乱投亏损了,大家一起死。查看原文似乎说得有点远。有时PE进场的成本很低,远低于发行价。举个例子,04年是以1元的成本进场,后来上市的发行价是27元。再怎么破发也没事。
浅水.千张纸:似乎说得有点远。有时PE进场的成本很低,远低于发行价。举个例子,04年是以1元的成本进场,后来上市的发行价是27元。再怎么破发也没事。查看原文[p=23, null, left]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八菱科技”,002592.SZ)中止发行。在近期低迷的A股市场,这则消息足以搅起一阵波澜。[p=23, null, left] 有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于4月11日首发申请成功获批的八菱科技,由于在路演推介过程中询价机构仅仅19家,无奈中止发行。
以我跑了几年银行的经验。资源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另外,真正的有钱人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钱来冒险。通常亿万富翁们往往选择那些最保守的理财产品,比如明确承诺年均回报为多少多少的东西。等有一天,我们也选择这种理财方式的时候。才算成功。
:查看原文1,99%的项目都是烧钱的。很现实地说一句,pe或者vc很多时候都看走眼的。2,上市失败很多,而且套现的方式基本都是二级市场卖出。大宗交易基本上不多。特别是创业板或者中小板的企业。3,不多说了,类似ppg的创业者太多了。
天平女女的妈妈: PE通常起跑是过千万资金,不是平民百姓能玩得起的,现在市面的2000美圆,或者几千欧元的集资项目,很有可能是些借金融投资产品做传销的东西,大家要留多个心眼啊~!查看原文坦率说,我从来不相信那些项目。我们参与的项目都是自己认识的熟人(老乡或同学)打拼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公司,有一定风险,但不属于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