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动态】
◆ 基金重配中小盘股和高仓位酿恶果
◆ 国内第一只针对全球通胀的基金发行
◆ 惨淡偏股型基金惨淡经营中一点红
◆ 6月份新基金发行市场一片惨淡
◆ 偏股型基金业绩迥异“深圳系”表现抢眼
◆ 资金面或将逐步宽松可持续关注货币基金
◆ 偏股型基金仓位先于股指触底反弹
◆ 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蔓延
◆ 国内首只农业指数基金成立
◆ 保本基金受基民追捧追“新”是首选
【投资策略】
◆ 广州证券:市场反弹将继续建议重点关注高杠杆股基
◆ 海通证券:市场做多动力犹在适当参与ETF
【基金经理视点】
◆ 信诚基金刘浩:市场接近底部新基遇建仓良机
◆ 博时基金刘彦春:市场本轮调整底部已经基本确认
◆ 长信基金安昀:经济“硬着陆”之辩
◆ 【保本基金受基民追捧追“新”是首选】
受益去年底《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发布,今年来保本基金迎来扩容高峰,跌宕起伏的市场行情也让保本基金吸引力大增。
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今年来成立的8只保本基金总募189.24亿元,平均每只逾23亿元,高于同期新基平均17.65亿元的首募规模,市场追捧态势清晰。统计显示,在今年的新发基金中,近七成基民有意购买保本基金。
鉴于保本基金条款限制,理财人士提醒,对于保本基金,投资者应追“新”,新发保本基金是首选。
◆ 【投资策略】
◆ 【广州证券:市场反弹将继续建议重点关注高杠杆股基】
上周A股市场大幅上扬,大、小盘股的分化不明显。深证成指上涨5.14%,中小盘综指上涨4.78%,沪深300指数上涨4.68%,上证综指上涨3.91%,上证50指数上涨4.44%。巨潮小盘上涨3.93%、巨潮中盘上涨4.50%,巨潮大盘上涨4.83%。
行业方面,23类证监会行业指数全部上涨,机械设备、金融服务、金属非金属等行业的涨幅超过5%。文化传播、农林牧渔、信息技术等行业的表现较差。
目市场反弹仍将持续,但应避免追高入市,如周初市场回抽确认则可回补仓位,建议重点关注高杠杆股基。
◆ 【海通证券:市场做多动力犹在适当参与ETF】
目前传统封闭式基金折价整体仍处于中低位,且基金兴华仍处于溢价状态,交易性机会尚未显现,但中长期而言,业绩优异的封闭式基金具备配置价值。
对于ETF而言,经历过上周大涨,短期市场可能仍会有所回调,但当前做多动力犹在,投资者可适当计入估值相对合理、行业配置较为均匀的ETF,如深100ETF。
◆ 【基金经理视点】
◆ 【信诚基金刘浩:市场接近底部新基遇建仓良机】
信诚新机遇拟任基金经理刘浩指出,从历史情况看,市场真正筑底反转,一般需要两个条件:政策底部形成,宏调松动可期;经济不会硬着陆。
对照这两个条件,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大盘估值甚至低于2008年的最低点时。刘浩判断目前市场已经接近底部区域,但受CPI仍处高位等宏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盘仍处在寻底过程,短期内仍以震荡为主。
面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整固行情,刘浩表示,对于急于收复失地的老股基来说,确实比较考验耐心,不过对于新基来说,更大程度上可将之解读为利好。因为在底部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后市股市继续下跌,新基金可逢低吸纳;后市见底回升,新基金也可以相对从容地建仓。
返回顶端
◆ 【博时基金刘彦春:市场本轮调整底部已经基本确认】
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经理刘彦春昨日表示,市场本轮调整的底部已经基本确认,投资者可适当增加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配置。银行等机构的季末考核期后市场资金紧张局面应该有所缓和。双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经取得效果,经济渐渐降温、地产价格开始松动,未来紧缩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控很可能接近尾声。
博时基金认为,在通胀明确进入下行通道、房地产价格明显降低之前,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但财政支出在下半年有望加速,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会显著加快。
◆ 【长信基金安昀:经济“硬着陆”之辩】
伴随国内通胀水平的居高不下,及中国经济下行趋势的显现,西方投资机构及专家纷纷预测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硬着陆”的风险,纷纷唱衰中国。对此,长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安昀表示,结合历史情况,以及依靠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同时凭借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软着陆”的概率较大,“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
安昀分析指出,房地产投资仍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而且下半年,保障房的开工将加速,地产投资很有可能就不回落了,这对固定资产投资也是一个有力支撑。
安昀认为,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将会对中国经济有着比较强的支撑,而消费将大体保持稳定。再加上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国经济整体的下行风险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