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学习语言,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一定还要有理解。
在理解过程中必然要碰到很多难点。采用生动形象和简单本质的理解,对幼儿来说才容易接受并记忆。比如,理解英语名词的可数和不可数,我的讲解如下:一张木头做的桌子,你拿把斧子把它劈开,劈到最后,就成了木柴,不能再叫桌子——这种分下去却不能叫回原来名字的东西就是可数名词;一杯牛奶,你喝一口到嘴里,或拿一个勺子舀一点出来,无论你怎么分,它还叫牛奶——这种你怎么分都还叫原来名字的东西就是不可数名词。这种形象的说法,女儿一下子就领会记住了。
学习语言肯定会有很多重复性的练习,好在幼儿并不厌烦这种练习。通过不断的重复,从不会到会,又从会到熟练。每个阶段,都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前进,同时又要让他们颇有成就感。因此需要在难易程度上始终把握好一个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不断的重复中,逐渐添加新的知识,纵向横向地延伸出去。这个时候,语言课实际上也就成了百科知识课了。对于幼儿,这种设计是最为自然而又科学的。比如,当学到讲时间,学到各种数字时,我们也用英文来做算术;当学到气候季节,我也介绍宇宙天体。这样,一本看似枯燥的英文书,我却能把它变得像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故事书。我想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女儿最喜欢上我的英文课了。
当然,在对幼儿教学中,也要设法游戏化。比如幼儿都很喜欢我的打牌学习法:用扑克牌大小的英语字母卡来玩抢牌,先读出字母,然后说出该字母起头的单词;说得快且说得多为赢。女儿在英语角玩抢牌游戏,做到“打遍天下无敌手”——输给她的就有好几位好斗的初中生。我甚至用做游戏的形式,教女儿学语法。比如,学习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我设计了“凤凰(主动语态中的主语)变小鸡(被动语态中介词by后面的宾语)”的游戏,反之,则叫做“小鸡变凤凰”。来回变那么几次,女儿既理解了句子,又感受到学习如同做游戏的乐趣。我还培养她在英语角当小老师,这样可以在教和学中互动,也可加强她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对此她也很乐意,有点像做角色游戏。当记者问我女儿最喜欢学什么时,她毫不犹豫地说:“英语——因为我现在已能教小朋友啦!”
家长如果有足够的教育机智,便能善于挖掘教育契机,善于不断创设学习环境,善于寓教于娱,那么,孩子学起来并不会感到压力,反而是快乐!能够享受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乃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能否让孩子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关键在于家长的引领。
在一个快乐学习的环境里,女儿的进步超出了我的预料。从她现有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来看,不会低于初中生。从她听我上课,迄今约一年半,能获得这样的进展,其速度简直是一种奇迹。特别是这一切还是发生在一个五岁多的幼儿身上。冷静总结一下,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十分重要:1、早期教育的潜能确实非常巨大,我们现有的认识还不能充分地解释,但有一点恐怕是千真万确的:3—6岁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的顶峰时期。2、方法得当,十分重要。囿于篇幅,在此无法详述。3、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因为我以现代私塾理念办起的英语角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环境,已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小规模外语补习学校,也好像是在纽约的华人家庭——双语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