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喜欢看《半生缘》吗?
211425谈天说地
刚刚在TU DOU上搜了电影版的看。也许是拍摄的年代久了,觉得没有电视剧的华丽。看惯了葛优的幽默,看他在这里面饰演的祝鸿才觉得好怪异啊。。。。。还有黄磊那个蘑菇头的造型也觉得很怪异,只有黎明还可以,吴饰演的曼桢我觉得也不咋滴。可能是看惯了林心如的美女,觉得吴不够漂亮吧。我觉得最后曼桢跟世均重逢,没有电视剧的感人。吴MM没有表情,像是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还是喜欢电视剧里的重逢,对白好感人,尤其是曼桢抱着世均痛苦:“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感人至深啊。。。。。。。电影版的可能过于浓缩,我还是喜欢电视剧版本的。。哈哈
2011/08/30
全部回帖
LZ也可以去看下陈染的作品,不过她的更颓废点,我喜欢她写的<<私人生活>>,有些思维我和她的有相似之处,所以我喜欢她,就是她的作品读起来觉得心情沉重.
喜欢张爱玲的MM可看<<她从海上来>>这部电视剧,比较客观,真实的描述了她的一生,赵文瑄,刘若英主演,拍的还可以.
喜欢张爱玲的MM可看<<她从海上来>>这部电视剧,比较客观,真实的描述了她的一生,赵文瑄,刘若英主演,拍的还可以.
2011/08/31回复
超喜欢电影版,觉得导演真正领会了原著的精髓。
原著展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场人生悲剧,但悲剧的产生与时代没有直接的关系,更是一种性格、命运的悲剧。所以整个片子是灰暗色调,只在黎明等吴倩莲家教下班那一段,出现了很华丽的灯笼和音乐。那种感觉真棒,因为那是两人人生当中最华美的一段。
而电视剧版,只是靠漂亮脸孔和华丽服装装裱的偶像剧。借张爱玲的故事,演绎现代男欢女爱的梦而已,跟张爱玲完全没什么关系。
原著展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场人生悲剧,但悲剧的产生与时代没有直接的关系,更是一种性格、命运的悲剧。所以整个片子是灰暗色调,只在黎明等吴倩莲家教下班那一段,出现了很华丽的灯笼和音乐。那种感觉真棒,因为那是两人人生当中最华美的一段。
而电视剧版,只是靠漂亮脸孔和华丽服装装裱的偶像剧。借张爱玲的故事,演绎现代男欢女爱的梦而已,跟张爱玲完全没什么关系。
2011/09/01回复
蔷蔷:
呵呵我也喜欢这个版本的,特别是最后两人在街上遇见 各带着各的孩子,此情此景,回不去了什么都回不去了,其实我更喜欢原著中的结尾,至少有人可以照顾曼桢
查看原文其实这个版本也是原著里的,张爱玲写了两个不同的结局,一个是说主要人物都到了延安(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基本上是happy ending;另一个是到了台湾后写的,就是电视剧这个版本。
2011/09/14回复
再谈张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人性也是主题,<<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把男人从里到外彻底扒了个遍
,建议年轻女孩子都看看,可加深对男人的认识
,回到<<半生缘>>,这算是她作品中相对温情的一个故事了,要是不赞同的可去看下<<金锁记>>,里面母亲的变态阴险,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张描写母亲和常人写的完全不一样,可能和她的亲身感受有关,她和她母亲也不亲,曼桢的母亲也算差的,牺牲了大女儿,另一个女儿被关住时也不去救,还认为嫁给鸿才也不错,这样的妈妈让人心寒.张爱玲特别爱描写月亮,在<<半生缘>>里也有多次,比如"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的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语言很有韵味.
,建议年轻女孩子都看看,可加深对男人的认识
,回到<<半生缘>>,这算是她作品中相对温情的一个故事了,要是不赞同的可去看下<<金锁记>>,里面母亲的变态阴险,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张描写母亲和常人写的完全不一样,可能和她的亲身感受有关,她和她母亲也不亲,曼桢的母亲也算差的,牺牲了大女儿,另一个女儿被关住时也不去救,还认为嫁给鸿才也不错,这样的妈妈让人心寒.张爱玲特别爱描写月亮,在<<半生缘>>里也有多次,比如"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的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语言很有韵味.2011/09/14回复
再谈张的作品,在她的作品中,人性也是主题,<<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把男人从里到外彻底扒了个遍
,建议年轻女孩子都看看,可加深对男人的认识
,回到<<半生缘>>,这算是她作品中相对温情的一个故事了,要是不赞同的可去看下<<金锁记>>,里面母亲的变态阴险,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张描写母亲和常人写的完全不一样,可能和她的亲身感受有关,她和她母亲也不亲,曼桢的母亲也算差的,牺牲了大女儿,另一个女儿被关住时也不去救,还认为嫁给鸿才也不错,这样的妈妈让人心寒.张爱玲特别爱描写月亮,在<<半生缘>>里也有多次,比如"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的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语言很有韵味.
,建议年轻女孩子都看看,可加深对男人的认识
,回到<<半生缘>>,这算是她作品中相对温情的一个故事了,要是不赞同的可去看下<<金锁记>>,里面母亲的变态阴险,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张描写母亲和常人写的完全不一样,可能和她的亲身感受有关,她和她母亲也不亲,曼桢的母亲也算差的,牺牲了大女儿,另一个女儿被关住时也不去救,还认为嫁给鸿才也不错,这样的妈妈让人心寒.张爱玲特别爱描写月亮,在<<半生缘>>里也有多次,比如"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的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语言很有韵味.2011/09/14回复
再谈谈作品改编,有人说张的作品不合适改编,俺深以为然,文字的韵味用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琼瑶的适合改编,因她的文字功底比起张差的太远.她的<<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都被搬上过电视,电影,戏剧,但哪种方式都不如品读原著来的痛快,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理解.具体到<<半生缘>>,电影版比电视版又更切合原著,光鲜亮丽,油画一样那完全不是张的风格,张的标签是苍凉,许鞍华在女导演中功力算是不错的,有兴趣的MM可去搜搜她导演的作品.
我会从布景,演员,台词,色彩各方面来说下为何电影版的相对更好,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哎,码字好累啊,歇一歇
我会从布景,演员,台词,色彩各方面来说下为何电影版的相对更好,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哎,码字好累啊,歇一歇

2011/09/14回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