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北京蒙特梭瑞科技中心邵老师
那天去王府井书店买书,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幅宣传彩页,上面写着“教育原本可以更加美好!”特别是在左上角显著的地方有三句话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
如果你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自己去体会这个世界;
如果你爱他,就给他机会,让他去享受自己的泪水和笑容;
如果你爱他,就给他帮助,让他能够早一天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凭着做教师和做母亲的直觉,我认为这应该是一本对我有帮助的书。来到书架前,我捧起了这本名为《嘿,我知道你》的书。翻开它,在扉页上我看到“谨以此书献给赋予我生命的爸爸妈妈;赋予我自由的爸爸妈妈;赋予我信任的爸爸妈妈”同时我看到了作者的照片---兰海。作者本人在国外受过非常严格的教育和心里方面的专业训练,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教育机构,主要针对6—16岁的孩子,培养良好的个人品格、心理素质和思维模式,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视野。
我本人虽然从事蒙氏教育多年,一直研究3—6岁的学龄前儿童,但是也很希望获得更多与孩子交往的技巧与心理学方面的支持。而且我也是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我非常重视女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需求,于是我决定买下这本书,回去细细品味。
接下来,我又看到作者致每一位家长的话:
你赋予了孩子生命,但孩子的生命不属于你;
你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但孩子并不一定会用你赞赏的方式回报你。
承认他,接受他,理解他,放开他,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他去学会思考与行动,去享受属于他自己的失败与成功,泪水与笑容。
以上这段话值得每一位家长回味与反思。
回到家后,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家教小说,获益匪浅,下面就把每个部分的前言摘抄下来与我朋友们分享:
第一部分:爱你没商量
明智的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从内心视孩子为独立的个体。不能因为孩子身上有你的遗传基因就可以对他随心所欲。其实,孩子只是在年幼时才需要和你在一起,你不过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已。只有内心不把孩子狭隘地当成附属品,你才会尊重和宽容他,你的爱才是大爱。
当心中拥有这样的一份爱时,你就会给孩子生长的自由,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
第二部分:爱孩子也需要懂得和明白
大人们总在指责孩子:打架、不懂礼貌、不学习、不自信……但我们是否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呢?有多少原因是被我们忽视的呢?
行为背后总有原因,这些原因导致了孩子们待人处事的截然不同。我们应看透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停留在行为的表象上裹足不前。
第三部分:视野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孩子自由遨游在科技人文、地理生命、历史人物、商业贸易、文化艺术的世界中。当他们身处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感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时,就能从更多更好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
世界的大小来自于孩子的视野,而广阔的视野需要通过科学的、专业的教育手段获得。
很多时候,我们只会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什么。比如,考试一定要考100分,一定要团结同学,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意见……但孩子们仍没有方法,他们仍不知该如何做,相比那些目标来说,孩子们更需要的是方法。
第四部分:孩子进入世界的秘密通道
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认识世界。
让孩子们体验生活的万千景象,在认识和体验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和突破自己的极限。
大人们总在抱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但孩子是教育的结果,当我们在抱怨孩子们不自信、不负责任、不大胆、不能吃苦时,我们是否考虑过作为父母的我们自己有没有给过孩子提高的机会?
第五部分:未来----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如果问我最想给孩子什么,我想那就是“希望”!我们走在希望的路上,并且会永远在希望的路上,“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共同创造的地方!
读完了这本书,让我突然觉得,成长是痛苦的,同时也是甜蜜和幸福的。就让我们用爱和孩子一起体会这种复杂的感受吧!和孩子一起走在希望的路上,让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