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因为对数学老师补课与排位等行为不满,阜南县城关镇第二小学的两名小学女生在教室里服下农药,并留遗言“死了怪数学老师”。据报道,昨日,该学校的当事老师与校长分别受到处分,两名服农药的小学生已经转学。"
不知道看到这样的新闻,大家心中的感受如何?我是非常震惊、痛心的,是什么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这么不堪负重?不管真相如何,老师和父母都难辞其咎。毕竟生命是不能重来的,我们的教育是否出现了什么问题?教育制度是否真的畸形?值得深思啊。“老师与家长在未成年孩子心中的位置十分重要。”专家提醒,切忌不要给孩子随意贴标签。
为人师表的,能否给孩子更多的爱心。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那些随意打骂学生,乱收各种费用,挤兑学习差的孩子,势力眼的老师,我很不明白,你有没有孩子,你是不是为人父母的?想想都觉得寒心,是否对待你自己的孩子也这么冷漠。老师要学会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就算是批评,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也得有不同的方式。
作家长的要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意
童年为什么没有一丝快乐?责任在谁?想想我们带孩子是怎样的。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就不聪明?老师叫去开家长会,丢脸?琴棋诗画,样样精通?我们对待成绩、对待升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将来,望子成材的硬性要求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是不是忽略了,其实他们幼小的肩膀还扛不起将来这么遥远、沉重的责任。
请给孩子多一点童真
孩子想吃的,不危害健康就好,偶尔就让他吃一点;做完功课了,哪怕他是去玩泥沙也让他玩一会;小孩子,玩是天性,做父母的就勤快点帮他多换换衣服,多注意下卫生;衣服,也不用天天穿得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在上,偶尔换换风格;去看看1号童装的时尚潮搭,穿得潮一点,酷一点、休闲一点,活泼一点,孩子喜欢就好。不要用教条主义来扼杀孩子的童真,衣食住行,除了叫生活,还是一种心情,同样孩子也感受的到。工作再忙,也要给孩子一点时间,跟他谈谈心,问他最近学习怎样、跟同学相处得怎样,有没被欺负,有没有发生一些有有趣的事?我女儿8岁,她就经常杂七杂八的跟我说,小朋友怎样怎样的,看着她各种滑稽的表情,感觉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