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消费观有关系。象我老爸家的人(广东人),一般是不乱买东西的,但一旦要买,都会挑好的、贵的买,地摊货看都不看,算是宁缺勿滥吧。而有些人呢,三天**往家里拎上一堆衣服,表面上每件都不贵,但累积起来就很贵了,可是关键时候还总会觉得自己柜里的衣服缺这缺那的。话说回来,名牌终究还是名牌,用起来气场还是不一样的,看看章子怡就知道了,和VIVI在好莱坞时多有欧美范儿啊,后来回到国内后整个气质和品味都下降一大截了。
1000元的保暖内衣,其实就是广州这200多块那种啦,只是拿回老家卖,东西的身价就得涨几倍,我们同学都穿一二千的皮靴,一回去就在那狂显摆,生怕我不知道他们穿这么贵的鞋,还问我身上衣服鞋子多少钱,我就说了,全身加一块还没有你1只鞋贵,别说你一双鞋了!然后我就接了一句:还是你们舒服,我们那边一套房回老家可以买十套了,等以后我混不下去,把广州东西都卖了,回老家买几十套房慢慢住!
刚婚不到一个月就要发红包了,没多少银子,打算各封个20给表弟妹,老妈嫌少看不过去,因为表姐包了100给我弟妹,然后老妈帮我另外包好红包,让我派给他们。。。。心里郁闷着,怎么就那么喜欢比呢。我承认,我小气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性格和消费观,也不能说就是攀比。象有些人,对钱真的不计较的,平时也不会精打细算地去过活,因为他们觉得每分钱都算计一下活得累;而有些人会对钱计较一些,每分钱都会比较、精打细算后才花费。而前者(大手大脚型),一般以中小城市和一般性的大城市居民、以及性格仗义豪爽之人为多;后者(精打细算型),一般以上海广州武汉这种特大城市居民为多。这种现象也体现了在特大都市生活的压力。
我们那边没有的攀比。不过确实物价跟广州是差不多的,甚至比广州贵。2011年6月下旬回了一趟家,那时就是房子多了点。当时有个在建的花园。这次春节回去,连中介都有了。在建的花园又多了一个,什么物流、快递也有了。说实在话,我的印象还停在2-3年前,那时那里都没怎么开发,现在开发的如此之快。就在梅州的五华一个小镇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