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肉类尽量去超市买吧。
爸妈一般去胜佳超市或者好又多购买,那里人流量大,商品流通快,肉比较新鲜,而且比菜场便宜很多,还可以顺便看一下蔬菜有没有特价,总体说来,超市的蔬菜比菜场贵,但是如果是特价的话,那就会比菜场便宜很多了,现在我家附近胜佳有些所谓的直供蔬菜,菜心是1-2元一斤,市场差不多的要3元一斤,山药菜场是6元一斤,超市里是2.5元一斤。超市的这些蔬菜有时候新鲜又便宜的(这要看时段,我爸妈基本琢磨了超市送货的规律,所以常能买到新鲜的),省下来也许只是小钱,但是积少成多,也能为家里省不少钱呢!
2、在菜场买鱼虾类商品,记得称重前将袋子戳洞,让袋子里水能基本完全漏掉。
否则按照鱼虾价格买些水回家还是不太划算啦。我妈总是炫耀说,有次水产摊主帮她从塑料袋袋口倒掉很多水,马上称重,她厚着脸皮向摊主将装了虾的塑料袋拿来在底下戳了一个洞,漏掉那些水,价格马上又少了2元钱。
3、固定菜场买菜的几个摊位,混个脸熟,时间长了,摊主会在你买菜的时候把零头抹掉的。
不过哪怕在固定摊主前也要留心一下。有些人看你脸熟就想短斤缺两,有次我难得跟老妈去家熟客店,那人算钱算错了,明明7元说成9元,后来我想算算不对才跟他说,他就笑嘻嘻说算错了,我妈说以后都不要去那一家,感觉不诚实。现在老妈去很多熟客那里买菜,有时多1角、2角的,直接给抹掉零头了。
4、可以适当利用吃完晚饭的时间去超市逛逛。
爸妈喜欢有空就去逛逛超市,做个价格的比较。超市里的蔬菜总是希望当天卖完,所以一般晚饭后都是折价处理了。前几天在家附近超市,老妈买了一袋“处理”土豆,才3元,回家称了一下,5斤多。她还买过一袋“处理”玉米,2元钱,3斤多玉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