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王高妈妈 的帖子实话实说我带小孩是逼得没有办法(我爸妈与婆婆都不在了,公公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才在怀孕时开始恶补育儿理论和知识的,所以Sean算是我照着书的样式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养出来的。我目前所做的一切其实也是希望能够培养他一个好的习惯,让我自己的将来轻松点少操心一点。
昨天与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吃饭也正好在聊他上小学的儿子的学习习惯的问题,我也说我很难一下给出一个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一下子帮他解决问题。因为罗马非一日建成也不能一日拆除,他之所以有现在的一些习惯相信与过往你们带他教育他的观念习惯还有态度有很深的关系。所以,第一步就是反推,从他的现象找你们自身的问题,然后先改变你们自己的观念和沟通方式,让他能够感受到你们的爱与尊重,也找到彼此能够沟通的语言,然后大家互相接受和理解再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改变他的习惯。(这也是一切方法的前提,如果没有建立彼此的信任,任何的方法和措施也只是在旧有的问题上雪上加霜)。
例如他做作业拖沓,那么给他一个时限,告诉他在这个时间之后不管他作业有没有做完他都不能再做。并告诉他你整个缩短时间的计划,例如他之前一直要12点完成作业,那么按每个礼拜15分钟的时间推进,争取在一个学期能能够推进到每天8点前那能够做完。(如果小学的作业正常的速度8点做不完我建议你们给他换学校或者跟老师沟通说不要给你儿子布置作业了)。其实我认为小学生根本就不需要作业,他们的作业就是玩,而且应给家长布置一个每天跟小朋友互动一个小时的作业,每天或者至少每周找出一个新主题跟小朋友一起玩。
至于你说的语文方面没有兴趣,我的建议就是多给他讲故事或者看故事书(一定是要符合孩子兴趣的如郑渊洁的童话,而不是教辅书)。因为语言是沟通跟理解的基础,当一个孩子的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成绩什么的真的不重要。而且理解力提高了,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力自然也提高了。一个从小没有阅读习惯理解力不高的小孩,上学后肯定是会比较吃力的,因为老师讲的很多他听不懂,知识难以消化,自然成绩也不会很好,他自己也有挫败感,会对学习这个东西有畏惧心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又一味逼着他学习急于改变他的某些“不良习惯”,他就越发没有学习兴趣了……而这些又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孩子越没有兴趣家长越着急逼得越紧,孩子也越紧张越没有兴趣,到最后的表现就是“破罐子破摔,随你们怎么样,我就这样了,你奈我何?”
所以我非常认同新浪微博巴学园的观念:“一切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先别急着给孩子贴上拖拉,不爱学习,懒散等的标签,就好比“墨菲定律”,先不要给自己和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你一定要坚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他做什么都有他了不起的理由。试着去倾听他的心声,别把学习成绩啊前途啊将来工作赚钱啊这些理由放在考虑和沟通的第一位,而是把对他的爱和希望他快乐摆在第一位……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其实到那时你自己就会知道怎么做了。
也许你会认为这样是溺爱的表现,但是我恰恰是一个很讲究“规则”的妈妈,但一切的规则都是要在对方能够遵守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并遵守的。我另外一个帖子在写信任的建立,可惜最近太忙了一直没有写下去,但是我的中心思想就是“没有不讲道理不能沟通小孩,关键是他有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对父母周遭够不够信任。如果信任建立了,再找到彼此适应的沟通方式和语言,我相信亲子的默契不是问题,而由此衍生的更多问题就引刃而解了。”
有多年日积月累下来的问题肯定不是由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希望我的回帖能够给到你一些启发和思路,那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愿对你能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