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小小年纪赶科场(记中大附小面试过程)——恭喜收到通知的孩子们!

50773251家有小学生

女儿昨天去中大附小面试了,这么重要的事件,我写了篇日志记录下来。我想,这应该挺多妈妈关心的,就贴上来给大家分享吧。流水帐写得比较啰唆,但我就这水平了,有兴趣的妈妈们将就着看吧,而且本来是写给自己看并存录下来的以后给女儿看的,不想放过任何细节,所以就啰唆了点,见谅了。如果只关心考试内容的妈妈可跳过些废话,直接看考试那一段,女儿出来说的内容(六楼)。



有好几个妈妈说收到通知了,恭喜!恭喜啊!

妈妈们报料:学费6550每学期,另外赞助费第一批交一万,还有交两万的但不知是第几批了。


有几位妈妈很关心前面的流程是什么,是怎么报名的?其实很简单,大家要做的是留意他们的报名日期,和带齐他们需要的证件资料去学校报名就行了。不需要熟人介绍,不过有熟人有关系当然最好了,胜算会大好多,不用象我们考得这么难,听天由命。报完名他们会跟你预约一个时间面试的。每一年他都会比公立的提前一个月完成报名,面试和录取的。今年是4月2号到5月5号。大家可以去留意他们的网站,也可以留意妈网,年年都有些热心妈妈发有关中大附小的信息的,大 家搜一下便更加清楚了。

这段日子经过报名、面试、录取,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我家孩子没有被录取到,本来也是抱着一试的心态去报一下,并非十分执着一定想要上,但最后没录取到还真的有些失落,有那么一点的难过,怎么别人都高高兴兴拿到通知书,我们没有。但好快心态就调整过来了,虽然我上不成,但还真心为能上到的孩子高兴,恭喜他们如愿以尝。

几日来,看到一些妈妈为中大附小好不好,为什么竞争这么激烈,还有值与不值的问题而争论起来。我本人长时关注妈网,也和周围中大附小附近的适龄儿童家长讨论,这些问早就有人讨论过好多次了。我也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好不好的问题。在广州市来说,好不好就不敢说了,他是个民校,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比较注重英语,每年英语比赛成绩都不错。大把东山的公办名校的名声比响得多,但海珠区来讲,他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一个选择。这要归功于广州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公了,放眼看过去海珠区那有几个象样点的小学?有妈妈可能会跟我较真,是有的啊,珠实那些不是吗。对啊,若大一个海珠区,也不如小小一个东山的十分一嘛,起码中大附近的小学都没几家好的,上市级都好少。也有人山长水远的去东山择校的,要钱不用说,主要还是要关系,那来那么多的关系啊?中大附小起码还在海珠区,起码不用关系也可以一博。也有人用百几两百万去买东山那些又残又旧的学位房的,这些要那些不差钱的人才做得到,一般民众真是望尘莫及。

二,为什么这么多人报,竞争如此激烈。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他的教学质量还不错,依傍着中大,环境和学习氛围都不错,还有中大子女这些优秀生源,慕名而来。在附近又没什么好的学校,所以附近的孩子都来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不限户籍,这也归功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好多在广州工作,户口又不在广州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要上个好学校是何等的难?难得有家相对好的学校不限户籍。除了外来人口,还有些香港户籍的呢。还有图他近的,我女儿的同学,地段是宝玉直的也去考的,因为他们住在这附近,妈妈说:想起天天要送他这么远上学就怕,所以宁愿出钱,也让他在附近读。还有一些的练兵的,也去报了。所以一报就报了一千多人。

三,值不值的问题。六年下来几乎要十万了,值不值这真是见仁见智了,有人十万不算什么,有人十万是全副身家了。有人说就算去省一级都不用这个数啦,再重申一下,去省一级择校要关系的呀,没关系,就钱搭够咯。而且他是分每个学期交的,一般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这不跟幼儿园差不多嘛,而且比起其他民办的一年要几万的那种算便宜得多了。也有家长是另一个想法,花个十万还不如让孩子读地段普通学校,普通学校也有会学得好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学得好,学得不好的学生,就算东山的名校一个班四十多人,也不是每个都是尖子,也有差生的。就算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也会飞出来凤凰的。学得好的孩子的家长当然会说值得,而学得不好的孩子家长当然会说不值,都会拿以某某某作例子,互相争论各不相让。但看问题不能以单个做例子的,以偏概全,要看比率,好的学校肯是有他过人之处的,他的优秀比率会比一般学校高,好多家长都冲着这个比率想让小孩进去的。好多孩子未进去之前家长都不会认为自己孩子是好学校中差的那个的。但结果出来,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学得不好,便出来的结论不一样了。

以上分析,大家不需再争论了,好不好,值不值,各人心里都有衡量了,各取所需吧。为作家长,都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给孩子,但始终我认为一点:家庭的教育最重要,不是孩子入学了,就把所有责任都扔给老师了。有句话说: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家长。我家孩子考不上,只能让她上地段了,但也不是决定我女儿将来是否优秀的关键,这更加告诫我,以后要更用心培养孩子。

在此还要谢谢好多关心我们的妈妈们,你们让我非常感动,再次让我感到妈网的温暖。

2012/05/06
全部回帖
中大的幼小面试我觉得算公平, 考题真真实实反映了小朋友的综合能力, 找不同(专注力), 说故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单脚跳(大运动), 物品分类(逻辑), 能全部做完的, 这小朋友综合素质很高. 不考加减文字英语,学校做得一级的好. 这些本来就是小学学的.
2012/05/17回复
伦哥仔2007:
中大的幼小面试我觉得算公平, 考题真真实实反映了小朋友的综合能力, 找不同(专注力), 说故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单脚跳(大运动), 物品分类(逻辑), 能全部做完的, 这小朋友综合素质很高. 不考加减文字英语,学校做得一级的好. 这些本来就是小学学的.
查看原文
嗯,说得有理。听说其它学校的面试当中有考英语,数学和认字的都有,还有唱歌画画的,个人感觉这些不太合理。
2012/05/17回复
doladola4楼
亲亲妈咪:
女儿昨天去中大附小面试了,这么重要的事件,我写了篇日志记录下来。我想,这应该挺多妈妈关心的,就贴上来给大家分享吧。流水帐写得比较啰唆,但我就这水平了,有兴趣的妈妈们将就着看吧,而且本来是写给自己看并存录下来的以后给女儿看的,不想放过任何细节,所以就啰唆了点,见谅了。如果只关心考试内容的妈妈可跳过些废话,直接看考试那一段,女儿出来说的内容(六楼)。有好几个妈妈说收到通知了,恭喜!恭喜啊!妈妈们报料:学费6550每学期,另外赞助费第一批交一万,还有交两万的但不知是第几批了。有几位妈妈很关心前面的流程是什么,是怎么报名的?其实很简单,大家要做的是留意他们的报名日期,和带齐他们需要的证件资料去学校报名就行了。不需要熟人介绍,不过有熟人有关系当然最好了,胜算会大好多,不用象我们考得这么难,听天由命。报完名他们会跟你预约一个时间面试的。每一年他都会比公立的提前一个月完成报名,面试和录取的。今年是4月2号到5月5号。大家可以去留意他们的网站,也可以留意妈网,年年都有些热心妈妈发有关中大附小的信息的,大 家搜一下便更加清楚了。这段日子经过报名、面试、录取,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我家孩子没有被录取到,本来也是抱着一试的心态去报一下,并非十分执着一定想要上,但最后没录取到还真的有些失落,有那么一点的难过,怎么别人都高高兴兴拿到通知书,我们没有。但好快心态就调整过来了,虽然我上不成,但还真心为能上到的孩子高兴,恭喜他们如愿以尝。 几日来,看到一些妈妈为中大附小好不好,为什么竞争这么激烈,还有值与不值的问题而争论起来。我本人长时关注妈网,也和周围中大附小附近的适龄儿童家长讨论,这些问早就有人讨论过好多次了。我也来分析一下原因吧:一,好不好的问题。在广州市来说,好不好就不敢说了,他是个民校,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比较注重英语,每年英语比赛成绩都不错。大把东山的公办名校的名声比响得多,但海珠区来讲,他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一个选择。这要归功于广州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公了,放眼看过去海珠区那有几个象样点的小学?有妈妈可能会跟我较真,是有的啊,珠实那些不是吗。对啊,若大一个海珠区,也不如小小一个东山的十分一嘛,起码中大附近的小学都没几家好的,上市级都好少。也有人山长水远的去东山择校的,要钱不用说,主要还是要关系,那来那么多的关系啊?中大附小起码还在海珠区,起码不用关系也可以一博。也有人用百几两百万去买东山那些又残又旧的学位房的,这些要那些不差钱的人才做得到,一般民众真是望尘莫及。 二,为什么这么多人报,竞争如此激烈。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他的教学质量还不错,依傍着中大,环境和学习氛围都不错,还有中大子女这些优秀生源,慕名而来。在附近又没什么好的学校,所以附近的孩子都来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不限户籍,这也归功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好多在广州工作,户口又不在广州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要上个好学校是何等的难?难得有家相对好的学校不限户籍。除了外来人口,还有些香港户籍的呢。还有图他近的,我女儿的同学,地段是宝玉直的也去考的,因为他们住在这附近,妈妈说:“想起天天要送他这么远上学就怕,所以宁愿出钱,也让他在附近读。”还有一些的练兵的,也去报了。所以一报就报了一千多人。 三,值不值的问题。六年下来几乎要十万了,值不值这真是见仁见智了,有人十万不算什么,有人十万是全副身家了。有人说就算去省一级都不用这个数啦,再重申一下,去省一级择校要关系的呀,没关系,就钱搭够咯。而且他是分每个学期交的,一般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这不跟幼儿园差不多嘛,而且比起其他民办的一年要几万的那种算便宜得多了。也有家长是另一个想法,花个十万还不如让孩子读地段普通学校,普通学校也有会学得好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学得好,学得不好的学生,就算东山的名校一个班四十多人,也不是每个都是尖子,也有差生的。就算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也会飞出来凤凰的。学得好的孩子的家长当然会说值得,而学得不好的孩子家长当然会说不值,都会拿以某某某作例子,互相争论各不相让。但看问题不能以单个做例子的,以偏概全,要看比率,好的学校肯是有他过人之处的,他的优秀比率会比一般学校高,好多家长都冲着这个比率想让小孩进去的。好多孩子未进去之前家长都不会认为自己孩子是好学校中差的那个的。但结果出来,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学得不好,便出来的结论不一样了。 以上分析,大家不需再争论了,好不好,值不值,各人心里都有衡量了,各取所需吧。为作家长,都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给孩子,但始终我认为一点:家庭的教育最重要,不是孩子入学了,就把所有责任都扔给老师了。有句话说:“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家长。”我家孩子考不上,只能让她上地段了,但也不是决定我女儿将来是否优秀的关键,这更加告诫我,以后要更用心培养孩子。 在此还要谢谢好多关心我们的妈妈们,你们让我非常感动,再次让我感到妈网的温暖。
查看原文
恭喜,当听到关于学校不好是因为“很多布市子女也在那读”或是“很多村里的小孩也在那读”时,心里忽然生出些许悲哀,圈子,阶层,这些并不否认,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可是,邻居们也没人嫌弃孟母母子是单亲家庭啊。
2012/05/18回复
dola:
恭喜,当听到关于学校不好是因为“很多布市子女也在那读”或是“很多村里的小孩也在那读”时,心里忽然生出些许悲哀,圈子,阶层,这些并不否认,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可是,邻居们也没人嫌弃孟母母子是单亲家庭啊。
查看原文
对于布市的孩子和村里的孩子就是生源不好这点,我和大家我看法有些不同,我不认为出身于布市,城中村,市场的鱼档菜档的学生素质就不好了。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出身不是他们自己能选择的,不是出身不同就低人一等,学校就应该有教无类,家长们又何必太紧张。天下的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教授,是白领,是小贩,是爆发户都会想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人的。
2012/05/18回复
孩子本身也许没有问题,家庭的影响很重要。有些父母也许是无意,也许是本身的素质问题给了孩子不好的榜样
2012/05/18回复
danielblee:
1、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我接触过这么多杰出的父母,没有一个是轻易就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就不要你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同志是个画家。她说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而且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不仅买了许多书籍,而且还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却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孩子因为空难导致身体严重的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并且由于自己的努力,最终帮助孩子战胜残疾,成为被挪威人民赞誉的“中国英雄”。进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岗位都要求培训、考核,但似乎只有生养、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训,好像自动就会上岗而且永远不会下岗,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2、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我接触过数百位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就像沈丽萍同志所做的那样,如果不是由她亲口所说,人们是不会想到她在儿子王嘉鹏的成长背后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们都说:你除了当时飞机掉下来没办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极致,你没有耽误这孩子。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不容易啊!有些人可能会说,有那么多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教育出好孩子了吗?其实,文盲并非不会教育,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焦点访谈》节目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数学奥数竞赛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他家里极穷,考取了重点中学没钱上,父亲说让孩子出去打工吧,人家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你能不能上大学都还不知道。但母亲坚决不同意,将家里唯一的一头毛驴卖了。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也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说这样的孩子全靠自己了吧?当面一问才知道,虽然这位母亲初中都没毕业,但她却让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做到呢?3、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4、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社会都要有正确认识。应试教育是学校和家长都回避不了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们共同适应。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没有应试能力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据统计,我国有近1000万“闲散”的未成年人。所谓闲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应在学校读书而不愿读书选择辍学的孩子,这其中94%是学业失败的结果,学业落后、厌学、逃学、离家出走成为当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因此,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也就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好成绩当然是学校老师带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这些好成绩正越来越多地浸透着父母们的汗水。5、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对于孩子进入初、高中的父母,普遍都有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有的是下岗)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优秀的父母在这些方面大都做得较好,他们的良好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守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得最差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关键是要像那些优秀的父母们那样能静下心来找到解决的办法。6、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遗憾的是,现在对品德重视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对父母们谈品德教育等于不合时宜。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胸襟和抱负,更是我们父母们不愿听的海外奇谈,因为与当下的考试分数无关!而其实这些正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我们在看人物传记时常常都会对传主幼年时的不同凡响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这种成就动机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意志、品德、胸襟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因此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父母能有多高,孩子就能有多高。让孩子养成大襟怀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让孩子多读名著,多读伟人的传记,让孩子从小学会用伟人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自己。
查看原文
非常好的分享,谢谢!
2012/05/18回复
loycooloycoo8楼
亲亲妈咪:
对于布市的孩子和村里的孩子就是生源不好这点,我和大家我看法有些不同,我不认为出身于布市,城中村,市场的鱼档菜档的学生素质就不好了。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出身不是他们自己能选择的,不是出身不同就低人一等,学校就应该有教无类,家长们又何必太紧张。天下的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无论是教授,是白领,是小贩,是爆发户都会想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人的。
查看原文
现在家里有很多事,回想起来好彩没入中大附小,其实进了附小的家长就不一定轻松,不是进了名气好的学校就一定教好孩子,同样名气差的公办学校一样。好不好主要看家长的教导!既然如此,就像消费那样,理智点想想。就会有答案
2012/05/20回复
回复 亲亲妈咪 的帖子

真是太难为现在的家长了。为了找个好学校风里来雨里去的。儿童节来了。妈妈们准备什么礼物给孩子呢?来看看吧。一定有你想要的。http://user.qzone.qq.com/517618086/blog/1337503963
2012/05/20回复
伦哥仔2007:
中大的幼小面试我觉得算公平, 考题真真实实反映了小朋友的综合能力, 找不同(专注力), 说故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单脚跳(大运动), 物品分类(逻辑), 能全部做完的, 这小朋友综合素质很高. 不考加减文字英语,学校做得一级的好. 这些本来就是小学学的.
查看原文
你怎么知道公平?中大附小敢象广外附小一样将面试成绩当场在网络上公布出来,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吗??!!

我一个朋友就是中大老师住在中大,听说他楼下有一家是在中大租房陪小孩读中大附小的,随便还托管了两个中大附小的小孩,没想到吧,那孩子居然看着好象是脑膜炎后遗症患者,脚跛且面象有点象是那个症的后遗症患者,他家托管的那两个小仔子更是没有家教,经常从楼上丢东西下来,且常在午休及晚上10点之后故意按人家的门铃骚扰人家,搞得邻居不胜烦恼!

难道这就是中大附小千挑万捡来的“高素质”的学生吗?那样的面试场面不知道做出来是给谁看的?可怜那些充满希望去参加面试的孩子们和家长们!

还不如搞个学位拍卖会,价高者得,这样至少它还能保有一个“诚实”的美德!也不致误导那些天真的孩子们!
2012/05/22回复
楼上是专门为回复此贴注册的吧。嘿嘿
先把自己的文字组织好,再来谈别人的家教问题吧。
2012/05/22回复
aityanaityan12楼
美美之妈:
你怎么知道公平?中大附小敢象广外附小一样将面试成绩当场在网络上公布出来,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吗??!!我一个朋友就是中大老师住在中大,听说他楼下有一家是在中大租房陪小孩读中大附小的,随便还托管了两个中大附小的小孩,没想到吧,那孩子居然看着好象是脑膜炎后遗症患者,脚跛且面象有点象是那个症的后遗症患者,他家托管的那两个小仔子更是没有家教,经常从楼上丢东西下来,且常在午休及晚上10点之后故意按人家的门铃骚扰人家,搞得邻居不胜烦恼!难道这就是中大附小千挑万捡来的“高素质”的学生吗?那样的面试场面不知道做出来是给谁看的?可怜那些充满希望去参加面试的孩子们和家长们!还不如搞个学位拍卖会,价高者得,这样至少它还能保有一个“诚实”的美德!也不致误导那些天真的孩子们!
查看原文
我家娃是自己面试上的哦,
我们是外地户口,没关系没权利,
是第一批录取的,也去广外外校面过,
考了87分,差了2分未被录取,
同校的另一学生,考了82分,
据老师说,找到第5个人才拿到录取通知。
2012/05/22回复
其实凭关系付高价入学的现象每所学校都有,公立学校关系更重要一些,但有了关系钱也少不了。广外外校也一样,我女儿幼儿园同班的同学(是我们的好朋友)就是没有考上,后来凭关系和多付钱入的,我并不是说这个同学就不行,但考试是没有考上。每个学校需要少部分付高价的学生来获得更多的资金,这是无可厚非的。美国的大学也一样。这么小的小孩就用考试这种办法来筛选其实是一种无奈啊。但在资源有限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高考,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现行的中国还是最公平的。另外广外外校好多的老师在考试前已获得不少家长的聘请去辅导他们的孩子应试(也是我女儿幼儿园班的一同学,他考了99分,而且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样有目的的辅导,在考试时肯定就有把握多了,能说就是公平吗?这都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但我还是平常心表示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是一个拼爹和拼妈的年代。那个孩子学习成绩好不是父母的心血?进了好学校也不一定就万无一失了啊,差些的学校也不表示就没有前途了。所以大家都要平常心看待这些社会现象,这样才是好心态啊!对考上心仪学校的家长和孩子表示祝贺,自己没有考试也不要灰心,好好努力,今后一样会有好成绩。
2012/05/23回复
你怎么知道公平?中大附小敢象广外附小一样将面试成绩当场在网络上公布出来,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吗 ...
我就形式评价, 你长这大也不明白再好的学校也有差生的情况,真没办法同你说, 阿们.
2012/05/23回复
一间小学肯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就看自己怎么取舍了,自己小孩读的成绩好的你会说这间小学确实不错,老师也教的不错,万一自己小孩读书差的,就会觉得这间小学也不怎么样,老师肯定教不好自己小孩,不要说外面人的意见,就算是自己中大的老师也有这种想法,每天一下小区那些老一辈的退休老师,或者现在就职的中大老师都会讨论这个问题,很多住中大的贪图接送方便,也有情愿走远点去昌岗东小学读的,就是因为赞助费不像中大附小这么贵,看你自己个人选择了,再有的根本就不选直接进怡乐路的也有,而且反映也不错。。。
2012/05/24回复
心花怒放:
楼上是专门为回复此贴注册的吧。嘿嘿先把自己的文字组织好,再来谈别人的家教问题吧。
查看原文
有什么文字没有组织好另你看不明白的地方?,就仔细看看想想就明白啦!
2012/05/24回复
学习了,谢谢这位热心的妈妈。
2012/06/04回复
大人比孩子还紧张了,帮顶下。祝楼主好运了
2012/06/04回复
亲亲妈咪:
女儿昨天去中大附小面试了,这么重要的事件,我写了篇日志记录下来。我想,这应该挺多妈妈关心的,就贴上来给大家分享吧。流水帐写得比较啰唆,但我就这水平了,有兴趣的妈妈们将就着看吧,而且本来是写给自己看并存录下来的以后给女儿看的,不想放过任何细节,所以就啰唆了点,见谅了。如果只关心考试内容的妈妈可跳过些废话,直接看考试那一段,女儿出来说的内容(六楼)。有好几个妈妈说收到通知了,恭喜!恭喜啊!妈妈们报料:学费6550每学期,另外赞助费第一批交一万,还有交两万的但不知是第几批了。有几位妈妈很关心前面的流程是什么,是怎么报名的?其实很简单,大家要做的是留意他们的报名日期,和带齐他们需要的证件资料去学校报名就行了。不需要熟人介绍,不过有熟人有关系当然最好了,胜算会大好多,不用象我们考得这么难,听天由命。报完名他们会跟你预约一个时间面试的。每一年他都会比公立的提前一个月完成报名,面试和录取的。今年是4月2号到5月5号。大家可以去留意他们的网站,也可以留意妈网,年年都有些热心妈妈发有关中大附小的信息的,大 家搜一下便更加清楚了。这段日子经过报名、面试、录取,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我家孩子没有被录取到,本来也是抱着一试的心态去报一下,并非十分执着一定想要上,但最后没录取到还真的有些失落,有那么一点的难过,怎么别人都高高兴兴拿到通知书,我们没有。但好快心态就调整过来了,虽然我上不成,但还真心为能上到的孩子高兴,恭喜他们如愿以尝。 几日来,看到一些妈妈为中大附小好不好,为什么竞争这么激烈,还有值与不值的问题而争论起来。我本人长时关注妈网,也和周围中大附小附近的适龄儿童家长讨论,这些问早就有人讨论过好多次了。我也来分析一下原因吧:一,好不好的问题。在广州市来说,好不好就不敢说了,他是个民校,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比较注重英语,每年英语比赛成绩都不错。大把东山的公办名校的名声比响得多,但海珠区来讲,他未尝不是一个较好的一个选择。这要归功于广州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公了,放眼看过去海珠区那有几个象样点的小学?有妈妈可能会跟我较真,是有的啊,珠实那些不是吗。对啊,若大一个海珠区,也不如小小一个东山的十分一嘛,起码中大附近的小学都没几家好的,上市级都好少。也有人山长水远的去东山择校的,要钱不用说,主要还是要关系,那来那么多的关系啊?中大附小起码还在海珠区,起码不用关系也可以一博。也有人用百几两百万去买东山那些又残又旧的学位房的,这些要那些不差钱的人才做得到,一般民众真是望尘莫及。 二,为什么这么多人报,竞争如此激烈。原因都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他的教学质量还不错,依傍着中大,环境和学习氛围都不错,还有中大子女这些优秀生源,慕名而来。在附近又没什么好的学校,所以附近的孩子都来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不限户籍,这也归功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好多在广州工作,户口又不在广州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要上个好学校是何等的难?难得有家相对好的学校不限户籍。除了外来人口,还有些香港户籍的呢。还有图他近的,我女儿的同学,地段是宝玉直的也去考的,因为他们住在这附近,妈妈说:“想起天天要送他这么远上学就怕,所以宁愿出钱,也让他在附近读。”还有一些的练兵的,也去报了。所以一报就报了一千多人。 三,值不值的问题。六年下来几乎要十万了,值不值这真是见仁见智了,有人十万不算什么,有人十万是全副身家了。有人说就算去省一级都不用这个数啦,再重申一下,去省一级择校要关系的呀,没关系,就钱搭够咯。而且他是分每个学期交的,一般家庭都可以负担得起,这不跟幼儿园差不多嘛,而且比起其他民办的一年要几万的那种算便宜得多了。也有家长是另一个想法,花个十万还不如让孩子读地段普通学校,普通学校也有会学得好的。当然,每个学校都有学得好,学得不好的学生,就算东山的名校一个班四十多人,也不是每个都是尖子,也有差生的。就算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也会飞出来凤凰的。学得好的孩子的家长当然会说值得,而学得不好的孩子家长当然会说不值,都会拿以某某某作例子,互相争论各不相让。但看问题不能以单个做例子的,以偏概全,要看比率,好的学校肯是有他过人之处的,他的优秀比率会比一般学校高,好多家长都冲着这个比率想让小孩进去的。好多孩子未进去之前家长都不会认为自己孩子是好学校中差的那个的。但结果出来,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学得不好,便出来的结论不一样了。 以上分析,大家不需再争论了,好不好,值不值,各人心里都有衡量了,各取所需吧。为作家长,都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提供一个最好的平台给孩子,但始终我认为一点:家庭的教育最重要,不是孩子入学了,就把所有责任都扔给老师了。有句话说:“好学校不如好老师,好老师不如好家长。”我家孩子考不上,只能让她上地段了,但也不是决定我女儿将来是否优秀的关键,这更加告诫我,以后要更用心培养孩子。 在此还要谢谢好多关心我们的妈妈们,你们让我非常感动,再次让我感到妈网的温暖。
查看原文
真是有心的妈妈,谢谢分享
昨天13:49回复
猜你喜欢

我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能上广州市的公立学校或好的民办学校

广州最好的小学--华师附小

一年级家长理性谈我所看到的中大附小

【2015小学报名我直播】华康小学真是太简单了,附华阳小学的部分面试题

顺利通过美签,来分享经验的

外地人在广州上幼儿园怎么就这么难?为了女儿入园的事,经常睡不着,今晚又注定失眠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