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孩子若能跟父母说心里话,这个父母就做得很成功。”可是,要让孩子与父母保持畅通的心灵交流,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的爱与宽容、得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幼儿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等。父母要成为孩子最信任的主动倾诉对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马洛依和欧伦以蒙台梭利的理念为基础,总结出家长应如何与孩子相处,或对大家有所裨益,具体综述如下。
(一)怀着尊重与体谅的心情与孩子接触
要使孩子感到他受家长重视。在孩子有话要说时,家长要侧耳倾听,需留意的是:弯下身或坐下来,与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而且眼睛还要和蔼地注视孩子。家长要鼓励他,并对他所讲的话给予重视的态度,即使他说的对你来讲是无关紧要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孩子眼里,你是他值得信任的交流对象,他认为自己的话并非无意义,而且也许很重要,所以,你要让他感觉到你是他最信任的听者。
(二)孩子的变化很快,要建立起有弹性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身心发育都很快,因此需求的变化也会很快,约束或规矩必须随之加以修改,要让孩子享受到有弹性的亲子关系。
(三)让孩子从小就过着有规律的自由生活
在共同生活时,大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与幼儿一起制定两三条简单的规则加以约束,在此之下自由地活动,这样,可以增加他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对人的信任感。
(四)要注意到孩子的时间感觉比成人缓慢
孩子的一年与成人的一年相比甚为漫长。“要睡多少天,才会到过年?”即使是十日、二十日儿童也似乎感到十分漫长。与孩子一起工作,要尽力放慢动作,决不可催促,吩咐事情如果提前交代好,孩子会以自己的速度行事。
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一同从事某些愉快的活动,度过悠闲的时间,这对于儿童的教育有难以估量的效果。
(五)尽量与孩子一起从事日常生活的工作
家长与孩子最好一起,从事他所能承担的日常家庭生活的工作,如,衣服的穿脱、用餐、扫除、洒水、整理等。如果幼儿有意愿,而且实际上做得到,最好让他放手去做,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工作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乐趣的,孩子会兴致盎然地去做。在孩子发生错误时,家长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方法,尽量多采取感谢、喜悦、礼貌、称赞、鼓励的态度,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六)要尽量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要将孩子视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加以尊重。心灵的交流要以尊重、信任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要使他对事物能发挥判断、选择的能力。比如,问一下喜欢“香草冰淇淋还是巧克力冰淇淋?”“要穿红色衣服还是蓝色衣服?”“想去山上玩还是去公园?”等等。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会理解这是父母对他的尊重的一种表现,也是信任的一种表现。
(七)尽量提供给儿童成功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地提供儿童成功的机会,使儿童体验成功的喜悦,确立自信,并丰富其自发性。
(八)尽可能地以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
即使不是直接的训斥,如果家长使用“不好”、“还不行”、“真笨”等否定的语气,还是容易导致孩子意气消沉,觉得自己“真无能、真没有用”等自卑感而丧失进取心,还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从而导致行为、语言交流等方面的怯懦。相反,家长要尽力采取肯定、称赞、鼓励的态度,你会发现孩子会超出你的想像。
(九)父母要采用正确的语言多与孩子交谈
交流时,父母要用正确标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孩子会习得这种正确的交谈方式,不仅学习了新的语言,也增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绪的能力,为双方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父母与孩子的和谐相处是由众多细节组成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身体的接触,如,拥抱、握手;正确、快乐的语言交流;情感上的信任、安全、鼓励;态度上的尊重、重视;方式方法上的正确、科学等等,都是需要留心、用心的,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懂,要知道人心是一样的,唯有心灵的碰撞才是良好关系的根基。
(十)要“和孩子一起玩”
歌星李玲玉外出一段时间回来,发现儿子变了。她说:“儿子能主动用英语和别人交流,有了错误,会主动说‘Sorry’,会用商量的口气和我说话,比如:‘你能带我出去玩吗?’丈夫杰瑞不在家时,儿子很想他,我问他为什么爸爸不在就想,妈妈不在却无所谓?儿子平静地说:‘爸爸和我一起玩。’”
李玲玉说:“我很诧异,仔细观察杰瑞,发现他跟儿子像朋友一样,装猪、扮狗,滚爬到一块儿。我也开始学着他的样子和孩子一起玩。有时我错了,儿子会认真地对我说,你说声‘对不起’才能救命!
和谐,建立在平等的基石上。“和孩子一起玩”,这就是和谐。和谐的环境,能够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出孩子的潜力。
儿童一降生便有着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的开发,不是靠说教、打骂,而是靠“和成人一起玩”。对儿童来说,“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是父母对他最高的褒奖。
和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一些父母把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几乎包办了。可是,父母能包办孩子以后的人生吗?人生路最终还是要自己走。卢梭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有原则的爱,是理智的爱。父母要为孩子的长远着想,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经受挫折,经历磨难。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感激父母赠予的这份人生财富。
家长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12790美婴早教
20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