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就是最好的爱----写在Sean两岁
15025婴幼育儿
几日前,老公搭着箱子在换客房的吸顶灯,Sean很是好奇的在周围左看右转兴奋不已。我逗他:“爸爸在换灯管,你会不会啊?”。他很开心的回答:“等宝宝长大就会了,等宝宝长大就有爸爸这么厉害了!”
是啊,一转眼,他就要长大了,也就这么长大了。仿佛,他在肚子里顶着我的肺让我半夜不能安眠只能半躺着眯盹的日子就在昨天,而现在,他已经活蹦乱跳伶牙俐齿的天天围绕在我身边顶心顶肺了。写到这,眼眶已经开始温热,生气,抓狂,喜爱,骄傲,纠结,委屈,无奈……各种情绪都涌到了鼻子,一不留神就会喷薄出来。
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大概还在上小学吧,我就对我未来的婚姻以及时间,对象,具体的财务状况等有过令人诧异的预言,在当时看,我的这些预言对于大人而言无异于一个精神病人说的胡话,但是,回过头看,我大概在很小的时候已经在我的潜意识里对未来做了精心的筹划,所以,今天,我的人生是多么精准的实现了我当初的预言。
但是无论预言多么精准的符合了预定的生命轨迹,但是内心的感受确是无比复杂而难以描述的。
我想,这柔肠百转的复杂情绪就是爱。有了Sean,我对于爱的理解更丰满更立体也更深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有的是每天的一句“我爱你”,有的是寒夜里默默的一杯热茶,还有的是要求对方时刻在自己羽翼下的呵护……
当Sean还在我的肚子里我就在想,我该如何去爱他。首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先批判了所有我不接受的爱的表达,提醒自己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其次,我归纳了一下大众认可的比较多的爱的表达,并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相对完美的妈妈。
因为没有老人可以指点和传授经验,我从知道开始怀孕起就从网上搬回很多的育儿书,以两三天一本的速度囫囵吞枣的学习。理顺了育儿操作上的流程,但对于深层次的关于心理及性格塑造的东西却开始迷糊了。
真的不学习不知道,西尔斯,希波克,松口道雄,杜曼,蒙台梭利,华德福,七田真……各有各的理论各有各的特色。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真的很难评断。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相对论”,而不是扁平的“绝对论”。
我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随着产期的临近,我的脑海中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条属于“我的路”。于是,我也在模模糊糊中摸索着跌跌撞撞的上路了。照着书养孩子的确相对轻松,特别是Sean出生前我已经确定了相对清晰的喂养流程,所以在生活习惯上Sean都如我所愿的按着我所计划和希冀的那样在走。
他很健康,几乎不哭,除了吃就是睡觉,醒着的时候很开心的运动……慢慢的开始睡整觉,加辅食,大动作突飞猛进,语言能力也超常发展……他一帆风顺生机勃勃的生长着,每天给我和老公带来着欢乐和惊喜。我们是如此的爱他,胜过这世间一切,哪怕为他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我们如此的珍视他,希望能竭尽全力的给予他我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关心物质。他是一个核心也是一个纽带,让我们一家三口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紧密的爱着,珍惜的彼此。
最喜欢我们一家三口在路上的感觉,从Sean出生两个月开始,我们几乎每个月都出外,在旅途中我们增长了见闻,感受了在别处不同的生活,也更明白了彼此在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也更加理解了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核心价值观的东西一直没有变,那就是爱,真诚,珍惜与坚持。但是一些相处时的方式方法却在共同生活和成长中不断微调。由理论到实践,由紧张到轻松,由要求完美到接受不完美,我在蜕变,也从这蜕变中体会爱与智慧,于是我自己也得到提升。
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无力,也坦然接受了Sean的所有优缺点。我爱他,只因为他是他。我也自信于他必定爱我,因为我就是我,我是他的妈妈。我们彼此都无需为了对方去变得“更完美更好”,我们只需要相互陪伴着,这就是最好的爱。而最好的教育,也不过是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到哪里都带着自己的心,明白自己的需要和坚持。
一眨眼两年过去,再多眨几下,我似乎已经看到他笑吟吟背着包要远行。姹紫悲残红,聚时伤别离。母爱就是这么一种甜蜜到忧伤的情感。
我的小宝贝啊,只愿你这么慢慢的健康的快乐的平安的长大。
201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