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香港,谈谈近几年香港人对内地游客的态度
1976490广州购物打折
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所以大家都会看到很多高楼,正所谓是高楼林立啊!正是因为空间小,所以我们会很守秩序,例如排队,马路及扶手电梯等都是左上右落的,
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内地的旅客在地铁里面盲中中,其实我都明白大家去一个多人的地方是会有陌生感,但是其实可以细心看看指示牌,香港的指示系统很完善,有时大家是太急而错过了。真的找不到的可以问问路人,你只要说 “唔该”,“请问“,他们都会乐意帮忙的,这是基本礼貌。
香港的马路跟国内不同,全部按规矩跟灯号,车子不会因你走出了马路而停车,之前有几则新闻说国内人给车撞到了,有个还死了,所以大家要小心,按灯号。香港人节奏快,不喜欢被触碰,特别在公共场所,地铁内等,尽量保持点距离,人挤就互相尊重,不要大动作影响到他人
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就是不要随便大声说话,在公共场所要尊重大家的拥有权,曾经子啊港铁上就遇到这样的事,一群国内同胞,大概40﹣50岁,尽佔了两排座位,互相大声说话,有位女仕把高跟鞋脚了,一直在揉脚板,说很累.,虽然说没有人会上前指责他们,但是这样当然会影响其他人,也影响香港人对国内人的看法,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则,去到别的城市,就好像去到他人的家里,也不要太随便,要按当地规矩生活,其实香港人是欢迎任何旅客的
香港购物某些比较便宜,质量高;整体都是诚实的(不排除有些会骗人)。吃方面我觉得现在贵了很多,可能租金及人工的关系;茶餐厅是一定要试的,不过现在的水准很参差;有部份贵又不好吃,香港泰国菜做得很好,可去九龙城吃;日本餐厅可能是香港最多的餐厅,由平价到贵价都有。
2012/08/15
全部回帖

我发现让座,是比较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以前去欧洲玩时,那里的公共交通工具也不会给老人小孩和孕妇让座,这方面香港很是与国际接轨,我也看过一些反映国外生活的文章,说你给老人让座,老人以为你觉得他很老很弱,反而会不高兴。但在国外的地铁,一些标住“拥挤时请不要坐”的可折叠凳倒是经常有人不坐,以让出空间让更多人有地方站。
2012/08/16回复
janeluo2011:
我都好同意楼主的说法~香港人其实亦都好欢迎有礼貌的大陆人~我自己都非常讨厌D唔讲礼貌,成日排队打尖,周街大小便的人~真系令国家羞辱~不过我觉得香港人有一样野系唔及我地内地人做得好的,那就是让座!我系香港地铁上见过好多次,D几十岁嘅公公婆婆经常无位坐,而果D后生仔就坐系度玩住手机,听住耳机,当睇唔到~
查看原文我觉得没人让座也可以理解,香港人的准则就是只要不影响到别人,你想做什么都行。所以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适,就不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别人没有义务因为你自身的选择而给你让位。
2012/08/16回复

王世子:
人在香港,看到这里很多妈妈都喜欢去香港shopping,谈谈香港人的生活吧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所以大家都会看到很多高楼,正所谓是高楼林立啊!正是因为空间小,所以我们会很守秩序,例如排队,马路及扶手电梯等都是左上右落的,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内地的旅客在地铁里面盲中中,其实我都明白大家去一个多人的地方是会有陌生感,但是其实可以细心看看指示牌,香港的指示系统很完善,有时大家是太急而错过了。真的找不到的可以问问路人,你只要说 “唔该”,“请问“,他们都会乐意帮忙的,这是基本礼貌。香港的马路跟国内不同,全部按规矩跟灯号,车子不会因你走出了马路而停车,之前有几则新闻说国内人给车撞到了,有个还死了,所以大家要小心,按灯号。香港人节奏快,不喜欢被触碰,特别在公共场所,地铁内等,尽量保持点距离,人挤就互相尊重,不要大动作影响到他人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就是不要随便大声说话,在公共场所要尊重大家的拥有权,曾经子啊港铁上就遇到这样的事,一群国内同胞,大概40﹣50岁,尽佔了两排座位,互相大声说话,有位女仕把高跟鞋脚了,一直在揉脚板,说很累.,虽然说没有人会上前指责他们,但是这样当然会影响其他人,也影响香港人对国内人的看法,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则,去到别的城市,就好像去到他人的家里,也不要太随便,要按当地规矩生活,其实香港人是欢迎任何旅客的香港购物某些比较便宜,质量高;整体都是诚实的(不排除有些会骗人)。吃方面我觉得现在贵了很多,可能租金及人工的关系;茶餐厅是一定要试的,不过现在的水准很参差;有部份贵又不好吃,香港泰国菜做得很好,可去九龙城吃;日本餐厅可能是香港最多的餐厅,由平价到贵价都有。
查看原文香港吃印度菜都几好的,系佐敦那边有好多印度餐馆。香港人好多表面上都系客气同有礼貌,其实可能系因为你没遇到些衰的者,每一个地方都有好人,有衰人。已经香港都系靠旅游业为主,系靠卖服务的,如果些也没保证的话点可以吸引游客呢。但系有好多香港人都系对内地人有歧视的心态,不过表面上没表现出来者。
2012/08/16回复

喜欢香港,很有礼貌的一个城市。其实广州这边跟香港是逐渐接轨的了,但你会发觉不但在香港,就是在广州地铁大声讲电话,大声聊天的都是一些北方人,可能他们那边习惯了大嗓门吧。
2012/08/16回复

yuyuhu:
我发现让座,是比较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以前去欧洲玩时,那里的公共交通工具也不会给老人小孩和孕妇让座,这方面香港很是与国际接轨,我也看过一些反映国外生活的文章,说你给老人让座,老人以为你觉得他很老很弱,反而会不高兴。但在国外的地铁,一些标住“拥挤时请不要坐”的可折叠凳倒是经常有人不坐,以让出空间让更多人有地方站。
查看原文我很赞成这个
他们确实是不觉得自己大肚子就要别人让座,毕竟在HK的地铁是比较稳的,只要出现特别晃的时候就可以投诉的。另外公交车也没有这么拥挤,就算上下班要站大家都是守秩序的,不会你推我挤的。所以就算是一些不太老的或老人家和小孩都对于站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反而我们一是公共设施的局限还有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挺健康的50.60的老人,一上公交,就两眼这里看那里看,见无人让座就特不情愿的站着。
他们确实是不觉得自己大肚子就要别人让座,毕竟在HK的地铁是比较稳的,只要出现特别晃的时候就可以投诉的。另外公交车也没有这么拥挤,就算上下班要站大家都是守秩序的,不会你推我挤的。所以就算是一些不太老的或老人家和小孩都对于站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反而我们一是公共设施的局限还有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挺健康的50.60的老人,一上公交,就两眼这里看那里看,见无人让座就特不情愿的站着。
2012/08/16回复

尽佔了两排座位,互相大声说话,有位女仕把高跟鞋脚了,一直在揉脚板,说很累……这个的确呕心,类似于之前地铁大婶吃野被指责一样,实在讨厌,也活该被讨厌!
普通素质是比大陆人好,例如少左随地吐痰。我地公司内部的某女还在自己公司的厕所里随便乱吐,女人啊!而且也曾经善意提醒过,照吐不误,昨天终于忍不住贴出告示知会!
不过服务方面,领教过茶餐厅的“优质服务”,当时进去一落座,伙计过来问吃咩,我地点了后,对方发现我们不吃扒,居然好晦气地收走桌面上所有餐具,并且没有好脸色,实在让我们吃惊。但后来看”桃姐“时发现里面的茶餐厅伙计态度如出一辙,估计是”民风“吧!
普通素质是比大陆人好,例如少左随地吐痰。我地公司内部的某女还在自己公司的厕所里随便乱吐,女人啊!而且也曾经善意提醒过,照吐不误,昨天终于忍不住贴出告示知会!
不过服务方面,领教过茶餐厅的“优质服务”,当时进去一落座,伙计过来问吃咩,我地点了后,对方发现我们不吃扒,居然好晦气地收走桌面上所有餐具,并且没有好脸色,实在让我们吃惊。但后来看”桃姐“时发现里面的茶餐厅伙计态度如出一辙,估计是”民风“吧!
2012/08/16回复

王世子:
人在香港,看到这里很多妈妈都喜欢去香港shopping,谈谈香港人的生活吧香港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所以大家都会看到很多高楼,正所谓是高楼林立啊!正是因为空间小,所以我们会很守秩序,例如排队,马路及扶手电梯等都是左上右落的,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内地的旅客在地铁里面盲中中,其实我都明白大家去一个多人的地方是会有陌生感,但是其实可以细心看看指示牌,香港的指示系统很完善,有时大家是太急而错过了。真的找不到的可以问问路人,你只要说 “唔该”,“请问“,他们都会乐意帮忙的,这是基本礼貌。香港的马路跟国内不同,全部按规矩跟灯号,车子不会因你走出了马路而停车,之前有几则新闻说国内人给车撞到了,有个还死了,所以大家要小心,按灯号。香港人节奏快,不喜欢被触碰,特别在公共场所,地铁内等,尽量保持点距离,人挤就互相尊重,不要大动作影响到他人还有一个我认为很重要,就是不要随便大声说话,在公共场所要尊重大家的拥有权,曾经子啊港铁上就遇到这样的事,一群国内同胞,大概40﹣50岁,尽佔了两排座位,互相大声说话,有位女仕把高跟鞋脚了,一直在揉脚板,说很累.,虽然说没有人会上前指责他们,但是这样当然会影响其他人,也影响香港人对国内人的看法,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则,去到别的城市,就好像去到他人的家里,也不要太随便,要按当地规矩生活,其实香港人是欢迎任何旅客的香港购物某些比较便宜,质量高;整体都是诚实的(不排除有些会骗人)。吃方面我觉得现在贵了很多,可能租金及人工的关系;茶餐厅是一定要试的,不过现在的水准很参差;有部份贵又不好吃,香港泰国菜做得很好,可去九龙城吃;日本餐厅可能是香港最多的餐厅,由平价到贵价都有。
查看原文同意楼主的说法,每次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些人物们霸着手扶电梯的左侧,我都很无语,如果赶时间就说声借一下然后再跨过去,但是真的很不认同这样的人喽!还有就是经常看到有些人横冲直撞滴,冲红绿灯,看得我一愣一愣,当听到一些汽车的急刹车的声音时,小心脏真的有点负荷不到!态度要想人家给到你尊重,最起码你自己应该先以身作则做好,而不是老是去看人家怎样瞧不起你怎样看不起你.........还是那句话,被人鄙视的人多数时候也的确肯定有什么行为没有做好!
2012/08/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