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记忆 发表于 2012-9-4 20:38 
以偏概全吧,我所知道的也很多80后不是独生
我特意把我单位在职人员花名册打开,仔细统计了下,在职人员中80后出生共计10人。其中9名女性,1名男性。父母是广州市人的共计3人,全部是独生女。
父母是非广州市人的7人,除了我是独生女,其余5女1男,全部来自多子女家庭。
多子女家庭的他们分别来自广东其他市如湛江、以及其他省份如湖南、四川等。
我跟其中一个来自湖南的85后女同事很熟,她有一个弟弟,她爸爸妈妈早就说过,家里一切都是弟弟的,作为一个女孩,爸妈能让她上完大学她就已经十分感激了。根本不可能奢求任何家产。现在她不高的工资中,省吃俭用,每个月要拿出一半供养父母及弟弟上学。如果她家里要盖房,经济上肯定也是她一力承担,但房子最终是弟弟的。
她现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还没领证,房子已经买了,全部由男方家庭出钱,女同事父母1分不出,一买房就已经加上了这个女同事的名字。但是女同事的爹妈对这个未来女婿还是不够满意,觉得男方父母不够有钱,男方不够有本事,以后可能不能帮扶女方家庭和她弟弟很多,女同事父母一直希望她放弃这个男的,再从新找个更能帮助她们家的人做对象。
像他们这样的组合,无疑,过年陪男方父母过是应该的。她现在找到男朋友是个实在人,不计较,虽然付出这么多,对女方父母还是很孝顺,女方父母和弟弟想女儿了,随时可以来广州的家里住。但是女方父母还对这个女婿白般挑刺,觉得这个男的不够有本事。
也许你会说我所调查的样本范围太小,不具备说服力,那么你可以试图去调查更广的样本。
我单位里已经有孩子的70、60后的同事更多,虽然他们本身并不是独生子女,但是可以以他们对子女的态度作为参考。
广州市区同事,对女儿极尽疼爱。举三个例子:
有个男同事,不是领导,就是一般员工,可想而知收入也一般。女儿去年高考,因为成绩刚刚过一本线,在国内上不到非常好的学校,于是不惜血本坚持送女儿到境外读书深造。
还有个快退休的女同事,家里分房买房祖辈房加起来也有3,4套房产,每套房子上都是她女儿的名字。搞得她女儿现在想自己买房,都因为限购政策不能买。
还有我的直接领导,属于70初人,女性,广州市人,有孩子后一直和她妈妈同住,她妈妈帮她带小孩。现在她妈妈年龄大了,身体毛病也多了,也是她在照顾妈妈。经常策划让妈妈和小孩一起出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