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婚姻殿堂,不是你想入就入你想出就出的。结婚如果是为了离婚那还不如不结,既然结了就要克服一切困难,不到最最后不说这两个字。
(补充) 不吐不快,梅州山区男子的孝顺:说我没尽到孝道要跟我离婚! ...
18551148情感.婚姻.家庭
全部回帖
2013/01/28回复
为这点离婚,太……
男方的要求,其实也不难办到,但如果要求如同任务般,每天必须完成,那就太过了
男方的要求,其实也不难办到,但如果要求如同任务般,每天必须完成,那就太过了
2013/01/28回复
要求对自己的爸妈好些,没有什么不对的,就要体谅老婆,老婆就不应该体谅老公?体谅生养老公的爸妈?俩人都没有说两位老人有错,那老人在这里伺候你们的日子里,对老人好些,就有那么难么?还什么体谅不体谅,是自私就是真的。
2013/01/28回复
有些东西不要硬性规定。想要老婆对公婆好,自已先带好头,聪明人自然就知道跟上了。自已的爹妈,全推给别人做什么,你把气氛调好了,老婆自然无压力了。这个互动需要老公来做。
2013/01/29回复
谢谢梓润妈咪的回复,是阿,我也这么说,以后有了小孩,话题也就多了,住在一起时间不长,对方性格脾性都 ...
2013/01/29回复
我是潮汕女,我老公式潮汕男,跟老人家没有语言障碍,我同样外面普通话广州话英语同事同学溜溜的,那是同个圈子有共同语言或者工作需要当然滔滔不绝,往往外面讲得多回家更是不想开口,回到自己家就想着放松下,还要没话找话说是不是过了点,该打得招呼该讲得话讲了就是了,没必要强求多沟通多微笑,自然而然最好。。。我回家也是打过招呼,该干嘛干嘛各忙各的,收拾完他们看他们的电视我带小孩进房,难道还要陪着看完全不一路上的电视剧这才叫孝顺吗?不同世界的两代人因为你这男人处在一屋檐下,大家相互差不多就行,没必要要求老人家怎样或者要求你老婆,最好是各自生活状态不受影响。。。这么点家长里短的事,身为男人还拿出来大家评评理有必要吗?
2013/01/29回复
从过去经验来说,语言不通,说多了,会出很多很多误会,特别是遇到固执的老人,怎么解释都不听,那就更麻烦了。
2013/01/29回复
1024367146:
我是个潮汕女,老公是梅州男,住在广州,我不会说客家话,家婆不会说普通话,家公基本上能沟通。我跟老公结婚差不多一年了,前半年很贴心,但是这下半年以来总要求我要跟他爹妈亲近。1.一下班要打电话回家2.一到家要去厨房看他爸妈煮什么菜,要找话题跟他爸妈说话。3.晚上吃完饭在客厅也要找话题跟他爸妈沟通。4.叫我要经常对着他们笑。导火线是昨天的事,他爸妈昨天回梅州,由于我前晚跟他吵架对他生气,人也不舒服,昨天早上10点钟起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去睡觉了,到了差不多一点钟,老公叫我起来吃午饭,吃了之后我回房上网查点东西,大概3点左右,小姑子过来了,我就出来客厅陪坐,一家子都是说客家话,听又听不懂,就在一旁看电视。之后送家婆到小区楼下,老公的妺婿开车过来接公婆去坐车。老公说:他爸妈过来这边帮我们做饭做了2个月,要回老家,我没给他们买点东西在路上吃,也没跟他们寒喧,也没跟他们说这2个月他们辛苦了之类的话。说我没尽到孝道,要跟我离婚!问题是在这期间,我就已经给家婆买了一件外套。姐妹们,你们说说,这样的婚姻值得我挽回吗?————————————————————————————————————————————————————谢谢各位姐妹的关注,我就是那个梅州男。其实我不赞同打着“潮汕女”“梅州男”这些标签。本人不才,文字功底差;为了避免有失偏颇,我现在在LP提到的几点增加其中的过程。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如果我有不对或过份之处,请大家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爸妈出来做饭是LP提出的,我们住番禺,晚上回到家时间不确定(早的时候7点1刻,晚的时候8点害不一定回到家);其次,有时候我们回到家爸妈才开始炒菜,LP跟我说让我爸妈以后早点煮菜,否则跟我们自己煮太大区别;再次,LP有时候去税局或客户那边办事,6点半就回到家爸妈却还没煮饭,老人家非常愧疚;现在我爸妈每天下午都是“一级战备”:5点钟把菜洗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看钟,到点就煮饭,最后一个青菜才等到我们到家后才炒,有时候回来晚了,我妈打电话问我们到哪里了;我爸妈感觉太这样太紧张了,问 我们能不能每天下班或者快到家的时候打电话知会一声,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所以要求尽量下班打个电话回家。 由于语言不通和性格缘故吧,LP很少和爸妈沟通,刚结婚呢怯于叫“爸妈”,这都理解,但是我就建议她:回到家见到父母多点笑容,或者说一声“我回来了”,如果实在不行就到厨房转一下,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菜,要是觉得味道尚可说一声“恩、香、不错”;问题同2,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多沟通,我也和LP说得很清楚,不强求,尽可能多一点沟就可以。我爸妈一辈子在山里生活,特别是我妈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为了活跃家庭气氛,我妈经常地找一些话题和LP搭讪,但是LP一般一问一答。问其原因,LP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LP语言能力非常好,和她家人说潮汕话、和同学说白话、和我说普通话、上班英语,公司业务能力也很强,她的亲戚朋友来家可以聊天1个小时而且不间断,怎么和我父母一起就很少说话呢?请姐妹们求解!问题同2。如果怯于叫“爸妈”那就对他们多笑一些。“微笑”是最基本的礼节,也是对老人尊敬最朴素的表达,怎么就成了负担了?:这个正如LP所说那样,不再重复。 对孝敬父母,个人觉得我不是“愚孝”,爸妈一直认为他们老了没必要学普通话,现在普通话也主动学了;我爸是50年的“老字号”茶烟酒铁杆粉丝,以前和我打赌戒了几次都没戒成,但前几年为了不影响未来婆(公)媳关系狠下心把烟戒掉了(那时我还单身);我妹夫送过来的酒,他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喝,一般中午我们上班的时候或亲戚朋友来做客的时候才喝;只要我妈在身边,我爸是决不会进厨房煮饭菜的,现在他主动坐饭菜。年轻人而且受过高等教育改变就那么难?
查看原文前面两条都能做到,但是后面的就有时吧?
2013/01/29回复
1024367146:
我是个潮汕女,老公是梅州男,住在广州,我不会说客家话,家婆不会说普通话,家公基本上能沟通。我跟老公结婚差不多一年了,前半年很贴心,但是这下半年以来总要求我要跟他爹妈亲近。1.一下班要打电话回家2.一到家要去厨房看他爸妈煮什么菜,要找话题跟他爸妈说话。3.晚上吃完饭在客厅也要找话题跟他爸妈沟通。4.叫我要经常对着他们笑。导火线是昨天的事,他爸妈昨天回梅州,由于我前晚跟他吵架对他生气,人也不舒服,昨天早上10点钟起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去睡觉了,到了差不多一点钟,老公叫我起来吃午饭,吃了之后我回房上网查点东西,大概3点左右,小姑子过来了,我就出来客厅陪坐,一家子都是说客家话,听又听不懂,就在一旁看电视。之后送家婆到小区楼下,老公的妺婿开车过来接公婆去坐车。老公说:他爸妈过来这边帮我们做饭做了2个月,要回老家,我没给他们买点东西在路上吃,也没跟他们寒喧,也没跟他们说这2个月他们辛苦了之类的话。说我没尽到孝道,要跟我离婚!问题是在这期间,我就已经给家婆买了一件外套。姐妹们,你们说说,这样的婚姻值得我挽回吗?————————————————————————————————————————————————————谢谢各位姐妹的关注,我就是那个梅州男。其实我不赞同打着“潮汕女”“梅州男”这些标签。本人不才,文字功底差;为了避免有失偏颇,我现在在LP提到的几点增加其中的过程。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如果我有不对或过份之处,请大家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爸妈出来做饭是LP提出的,我们住番禺,晚上回到家时间不确定(早的时候7点1刻,晚的时候8点害不一定回到家);其次,有时候我们回到家爸妈才开始炒菜,LP跟我说让我爸妈以后早点煮菜,否则跟我们自己煮太大区别;再次,LP有时候去税局或客户那边办事,6点半就回到家爸妈却还没煮饭,老人家非常愧疚;现在我爸妈每天下午都是“一级战备”:5点钟把菜洗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看钟,到点就煮饭,最后一个青菜才等到我们到家后才炒,有时候回来晚了,我妈打电话问我们到哪里了;我爸妈感觉太这样太紧张了,问 我们能不能每天下班或者快到家的时候打电话知会一声,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所以要求尽量下班打个电话回家。 由于语言不通和性格缘故吧,LP很少和爸妈沟通,刚结婚呢怯于叫“爸妈”,这都理解,但是我就建议她:回到家见到父母多点笑容,或者说一声“我回来了”,如果实在不行就到厨房转一下,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菜,要是觉得味道尚可说一声“恩、香、不错”;问题同2,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多沟通,我也和LP说得很清楚,不强求,尽可能多一点沟就可以。我爸妈一辈子在山里生活,特别是我妈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为了活跃家庭气氛,我妈经常地找一些话题和LP搭讪,但是LP一般一问一答。问其原因,LP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LP语言能力非常好,和她家人说潮汕话、和同学说白话、和我说普通话、上班英语,公司业务能力也很强,她的亲戚朋友来家可以聊天1个小时而且不间断,怎么和我父母一起就很少说话呢?请姐妹们求解!问题同2。如果怯于叫“爸妈”那就对他们多笑一些。“微笑”是最基本的礼节,也是对老人尊敬最朴素的表达,怎么就成了负担了?:这个正如LP所说那样,不再重复。 对孝敬父母,个人觉得我不是“愚孝”,爸妈一直认为他们老了没必要学普通话,现在普通话也主动学了;我爸是50年的“老字号”茶烟酒铁杆粉丝,以前和我打赌戒了几次都没戒成,但前几年为了不影响未来婆(公)媳关系狠下心把烟戒掉了(那时我还单身);我妹夫送过来的酒,他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喝,一般中午我们上班的时候或亲戚朋友来做客的时候才喝;只要我妈在身边,我爸是决不会进厨房煮饭菜的,现在他主动坐饭菜。年轻人而且受过高等教育改变就那么难?
查看原文这媳妇说好听些是看不起婆家,说不好听是没教养。这些是家教或为人处事最起码的礼节。
即便请个钟点工,人家走的时候你都会“谢谢阿姨”;公婆帮衬做饭菜,一句话寒暄话都不说,实在不像话!如果排斥和公婆沟通,就不要叫老人帮你做饭菜,老人没有这个义务。
即便请个钟点工,人家走的时候你都会“谢谢阿姨”;公婆帮衬做饭菜,一句话寒暄话都不说,实在不像话!如果排斥和公婆沟通,就不要叫老人帮你做饭菜,老人没有这个义务。
2013/01/30回复
1024367146:
我是个潮汕女,老公是梅州男,住在广州,我不会说客家话,家婆不会说普通话,家公基本上能沟通。我跟老公结婚差不多一年了,前半年很贴心,但是这下半年以来总要求我要跟他爹妈亲近。1.一下班要打电话回家2.一到家要去厨房看他爸妈煮什么菜,要找话题跟他爸妈说话。3.晚上吃完饭在客厅也要找话题跟他爸妈沟通。4.叫我要经常对着他们笑。导火线是昨天的事,他爸妈昨天回梅州,由于我前晚跟他吵架对他生气,人也不舒服,昨天早上10点钟起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去睡觉了,到了差不多一点钟,老公叫我起来吃午饭,吃了之后我回房上网查点东西,大概3点左右,小姑子过来了,我就出来客厅陪坐,一家子都是说客家话,听又听不懂,就在一旁看电视。之后送家婆到小区楼下,老公的妺婿开车过来接公婆去坐车。老公说:他爸妈过来这边帮我们做饭做了2个月,要回老家,我没给他们买点东西在路上吃,也没跟他们寒喧,也没跟他们说这2个月他们辛苦了之类的话。说我没尽到孝道,要跟我离婚!问题是在这期间,我就已经给家婆买了一件外套。姐妹们,你们说说,这样的婚姻值得我挽回吗?————————————————————————————————————————————————————谢谢各位姐妹的关注,我就是那个梅州男。其实我不赞同打着“潮汕女”“梅州男”这些标签。本人不才,文字功底差;为了避免有失偏颇,我现在在LP提到的几点增加其中的过程。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如果我有不对或过份之处,请大家指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爸妈出来做饭是LP提出的,我们住番禺,晚上回到家时间不确定(早的时候7点1刻,晚的时候8点害不一定回到家);其次,有时候我们回到家爸妈才开始炒菜,LP跟我说让我爸妈以后早点煮菜,否则跟我们自己煮太大区别;再次,LP有时候去税局或客户那边办事,6点半就回到家爸妈却还没煮饭,老人家非常愧疚;现在我爸妈每天下午都是“一级战备”:5点钟把菜洗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看钟,到点就煮饭,最后一个青菜才等到我们到家后才炒,有时候回来晚了,我妈打电话问我们到哪里了;我爸妈感觉太这样太紧张了,问 我们能不能每天下班或者快到家的时候打电话知会一声,我也觉得这是一种沟通的方式,所以要求尽量下班打个电话回家。 由于语言不通和性格缘故吧,LP很少和爸妈沟通,刚结婚呢怯于叫“爸妈”,这都理解,但是我就建议她:回到家见到父母多点笑容,或者说一声“我回来了”,如果实在不行就到厨房转一下,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菜,要是觉得味道尚可说一声“恩、香、不错”;问题同2,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多沟通,我也和LP说得很清楚,不强求,尽可能多一点沟就可以。我爸妈一辈子在山里生活,特别是我妈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但是为了活跃家庭气氛,我妈经常地找一些话题和LP搭讪,但是LP一般一问一答。问其原因,LP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LP语言能力非常好,和她家人说潮汕话、和同学说白话、和我说普通话、上班英语,公司业务能力也很强,她的亲戚朋友来家可以聊天1个小时而且不间断,怎么和我父母一起就很少说话呢?请姐妹们求解!问题同2。如果怯于叫“爸妈”那就对他们多笑一些。“微笑”是最基本的礼节,也是对老人尊敬最朴素的表达,怎么就成了负担了?:这个正如LP所说那样,不再重复。 对孝敬父母,个人觉得我不是“愚孝”,爸妈一直认为他们老了没必要学普通话,现在普通话也主动学了;我爸是50年的“老字号”茶烟酒铁杆粉丝,以前和我打赌戒了几次都没戒成,但前几年为了不影响未来婆(公)媳关系狠下心把烟戒掉了(那时我还单身);我妹夫送过来的酒,他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喝,一般中午我们上班的时候或亲戚朋友来做客的时候才喝;只要我妈在身边,我爸是决不会进厨房煮饭菜的,现在他主动坐饭菜。年轻人而且受过高等教育改变就那么难?
查看原文不是想火上加油,看了感觉其实都是很小的事情。
1、为了老人好掌握做菜时间和一回到家中就有饭吃,建议快到家10分钟打家中座机,但是约定老人不用接听,想两下。我家就是这样的,哈哈哈哈,主要是我想到家洗手就可以坐下有饭吃了。
2、回到家打招呼,这是基本的事情,也不难做到,除非对方摆黑脸。毕竟一家人,如果进出家门连称呼都没有,我是受不了。
3、在家其余沟通交流的情况,确实楼主家语言不通,文华背景不一致,楼主老公不要给楼主压力,大家多磨合,你父母肯定理解也明白你老婆不是给脸色他们看,只是不知道说啥,你们才结婚一年,日子还长着呢。我家是相处了9年了,而且是语言相通的情况,感觉磨合才少了。
1、为了老人好掌握做菜时间和一回到家中就有饭吃,建议快到家10分钟打家中座机,但是约定老人不用接听,想两下。我家就是这样的,哈哈哈哈,主要是我想到家洗手就可以坐下有饭吃了。
2、回到家打招呼,这是基本的事情,也不难做到,除非对方摆黑脸。毕竟一家人,如果进出家门连称呼都没有,我是受不了。
3、在家其余沟通交流的情况,确实楼主家语言不通,文华背景不一致,楼主老公不要给楼主压力,大家多磨合,你父母肯定理解也明白你老婆不是给脸色他们看,只是不知道说啥,你们才结婚一年,日子还长着呢。我家是相处了9年了,而且是语言相通的情况,感觉磨合才少了。
2013/01/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