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上完音乐早教课后,一位家长提出意见说,能不能在上不同的主题的时候都选些英文的“儿歌”,因为自己的宝宝在上课的时候对于那些成人唱的英文歌没什么反应,而在家里对于儿歌就会有反应。妈妈都很想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学到东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宝宝的年龄段以及为什么学习音乐来进行分享。
首先这位妈妈的宝宝刚1岁多,要1岁多的小朋友能在课堂上给予很多的回馈,对于这个阶段的小朋友来说会很难,对于课堂上节奏,旋律的感知等等的学习主要还是要通过爸妈的帮忙。我们通常都说这个阶段音乐的学习主要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即是一个音乐感觉积累的过程,经过前期的学习积累,内在的乐感,节奏感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基础,在2岁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输出”过程,这个时候很多宝宝基本都能够在课堂上自主的来跟着指导师进行音乐的学习,听到音乐也都会有自己的一个表达的方式。
再来我们上不同主题的音乐课,目的就是让宝宝体验到各个风格的音乐,给宝宝一个概括的学习,这样前期他对所有类型的音乐都有接触。长大一些了,后期的学习中他可能就会对某一方面的音乐显示出兴趣,而不管是哪方面的音乐,他前期都有过接触,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也会更容易上手,能更好的进行学习。这跟学英语是一个道理,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给他一个英语环境,等到他会说话了,对英语已经不陌生了,已经熟悉了那样的环境,学习起来也不会有抗拒感,会比没有环境的人快很多。所以,不能因为宝宝只喜欢儿歌就只给他听儿歌,这只会严重的切断了他以后可能会有的天赋。宝宝的潜能是无限大的,家长切忌把宝宝定“死”,“他只喜欢这个,他不喜欢这个”是我们家长经常爱说的话,这就是给宝宝贴标签,可能这个时候宝宝喜欢这个,这并不代表他以后就不会喜欢现在不喜欢的东西,早期教育就是要让宝宝全面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音乐也是如此。早期音乐教育主要让宝宝“玩”音乐,而不是“学”。
音乐本身具有“自娱”的特性,正是这个特点能够吸引儿童参加进来,他们在玩耍中接触了音乐,他们在玩乐当中懂了音乐。孩子们的玩具就是“乐器”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音乐 。家长如果能和孩子一起“玩音乐”,不仅孩子能愉悦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爱上音乐,而且家长也能舒缓平日紧张工作的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