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十多针都扎不到,谁不心疼呀!小孩子又会闹,要是扎大人还无所谓。
还好我女儿没遇到这种情况
儿童医院的医生都超熟手.
小BB的血管很细的,一次扎不到也很正常。我都很佩服那些护士怎么一次就扎到了。
不过给小BB扎针真的应该派熟手护士。
我自己大人倒不怕给新护士练手。但是也没见过特别差的。只遇过一次扎了两针。
我觉得扎十多针都扎不到的,还真是有练功不勤之嫌。
我有次看电视介绍一个手术能力很高强的老医生,做手术很棒,他用手术镊子剥葡萄皮的方法来练手的。
刚看到帖子说护士给BB扎针扎不到,mm们群情汹涌.看的我心悻悻然
989459谈天说地
就按楼主描述的,小宝宝是受罪了,幸好在别的医院也得到了 及时的治疗。希望宝宝早日康复。楼主妈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说后面的冲突了,就宝宝身上多挨的几针,都够妈妈心痛的。让我惊讶的是妈网上MM的言论,好像护士扎不到就该好好收拾,就给好好承受各种辱骂或威胁或殴打,如帖子有MM说“以前我个妹细个发烧吊针,扎左3下都未扎到,之后我表哥见到就讲:“再扎唔到我就打死你!“果个护士惊了,叫左个熟手噶过黎,一下就得啦! 你去闹吧,现在的医院更怕人闹。。。还是太善良了,欺善怕恶的,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情,先要声音大,语气重,还要把亲戚朋友都喊来,人多势众。把医院领导叫出来理论,打电话去报社先曝光。到时候赔偿道歉都人家就会的了。 我闺女刚出生半个小时就要打针,打了二十分钟,我老公大骂,来了个护士长一下就搞掂。但他们一直说对不起。 看的都有点无地自容了,我们这个职业真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随便是个人都可以冲过来骂上几句,踹上几脚。。。
容我稍微的按楼主的描述为那几个医务人员按常理说上几句,如果错了,楼主又看到了,也请别恼,无心冒犯,我说的是按常理: 1:一开始就三个护士一起来打,就可以基本知道这个宝宝的血管应该是不太好找护士觉得把握不大的(晚上值班绝对不可能都放实习生的,所以应该不存在练手什么的,要练也找血管明显的练)。 2:一般我们都会允许家长陪同一起给宝宝穿刺,个别家长看起来特别紧张的,我们会建议门口等候, 因为家长紧张,我们更紧张。。。有时候看到血管不好找的自己觉得把握不大,首先心里就一沉。。。但一般不会强行要求家长出去。 3:宝宝血管好不好找,跟胖瘦有关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有更多别的情况,涉及专业就不一一说明,举个简单,一岁内的宝宝,稍微脱水,血管就塌了,看的见也不是很好扎,扎中很也容易肿,所以家长们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4:在正常的医院,正常的医务人员,没有谁会愿意跟病人或家属发生冲突的,也没有谁会故意的要报复性的打多几针,打不到,我们的心也在泣血,我曾经给一个小宝宝抽血,也不知道走什么霉运了,抽了八针都没抽够需要的血量,有几次抽到了又不出血了,妈妈在旁边哭天抢地,当班的我资格是最老了,也无人可换,我真恨不得在自己身上扎几针,把血凑齐了。。 5:至于穿刺的命中率,技术确实是因素之一,市儿童医院的门诊一次性穿刺是最牛的,一天打几百。如果是留置针,就病区好点。我们在病区遇到抢救,全身微循环塌陷,也会请门诊的护士上来,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的情况,只要不是危像,儿科的护士应该都没问题的。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的,就是手神问题,可能家长觉得不靠谱,但确实如此,我有时打特别没把握的,心里会默念”上帝保佑“。打中了真的就是手神好,有时我打不了的,换我带出来的徒弟,反而中了,就这么无语。家长大骂我是实习生(我有点娃娃脸,显年轻也不错啦) 6:在那样的冲突发生后,除了病情危急,应该没什么医务人员敢继续治疗的,一来情绪不稳,信心不足,医患之间的默契荡然无存,所以护士拒绝治疗,家属转院,我看来都是明智的。
每个护士在成为注射高手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过程。家长可以选择您愿意去的医院,您愿意接受的治疗,在治疗前也可以选择你心水的护士,在护士一次失手时也可以要求更换护士,但请你们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就事论事,我们配合解决,坦诚相待,认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我们也确实没把握的,该换人换人,该转院转院,不要瞬间爆发,我们也真的伤不起。。。
2013/03/30
全部回帖
在儿子很小生病的时候,去过市妇糼看病,当时儿子吊针,护士没扎准,哭啊闹啊,后来嬷嬷发现儿子的脚肿了,才知道没扎准针,后来再看一下另外一个哭闹的小孩,哎呀,点了一下她头上的棉签头共十个,护士们轮着上,居然没扎准留着杰作。
2013/03/30回复
我是珊呀:
扎十多针都扎不到,谁不心疼呀!小孩子又会闹,要是扎大人还无所谓。还好我女儿没遇到这种情况儿童医院的医生都超熟手.小BB的血管很细的,一次扎不到也很正常。我都很佩服那些护士怎么一次就扎到了。不过给小BB扎针真的应该派熟手护士。我自己大人倒不怕给新护士练手。但是也没见过特别差的。只遇过一次扎了两针。我觉得扎十多针都扎不到的,还真是有练功不勤之嫌。我有次看电视介绍一个手术能力很高强的老医生,做手术很棒,他用手术镊子剥葡萄皮的方法来练手的。
查看原文练功不勤之嫌?!嗯,这三个护士也许就在练功的路上~练的不是技术,而是那份感觉~幼儿穿刺是不能套用生理位置的,不是你有多勤奋看书,多勤奋扎萝卜,就能练出来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代表可以任意的将怒气发泄在护士身上,如果只是口头抱怨就算了,上升到威胁动武,就让人无法接受了~所以后来护士拒绝治疗,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说到底有没打十多针,但肯定不是一个护士打的,一般两针不中就换手了,如果一个护士要被迫打三针,还没打上,想死的心都有了~
2013/03/30回复
对那个帖子说的不评论。我想说宝宝打针时,家长不要跟着紧张或者哭,宝宝感受到大人情绪会更紧张,血管收缩更不好打。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2013/03/30回复
刚看到有个帖子说宝宝四个月去医院被扎了十多针没扎到,婆婆只是用衣服丢了一下护士就给护士报警带去派 ...
2013/03/30回复
我爱丫宝宝:
刚看到有个帖子说宝宝四个月去医院被扎了十多针没扎到,婆婆只是用衣服丢了一下护士就给护士报警带去派出所了。先不说楼主描述的有没有水分啊,据我从事医疗工作12年,在市儿童医院呆了六年,一般只要家长不是真的威胁到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都不愿意报警的。就算报警了警察也就现场了解一下就调解了,很少会带回警局的,除非情况比较恶劣。说到护士要去验伤,也要有伤可验对不对?!可惜当事护士又不能上来把事情再描述一次,也许会有不同的版本,当然只是也许,并非质疑楼主.... 就按楼主描述的,小宝宝是受罪了,幸好在别的医院也得到了 及时的治疗。希望宝宝早日康复。楼主妈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说后面的冲突了,就宝宝身上多挨的几针,都够妈妈心痛的。让我惊讶的是妈网上MM的言论,好像护士扎不到就该好好收拾,就给好好承受各种辱骂或威胁或殴打,如帖子有MM说“以前我个妹细个发烧吊针,扎左3下都未扎到,之后我表哥见到就讲:“再扎唔到我就打死你!“果个护士惊了,叫左个熟手噶过黎,一下就得啦! 你去闹吧,现在的医院更怕人闹。。。还是太善良了,欺善怕恶的,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情,先要声音大,语气重,还要把亲戚朋友都喊来,人多势众。把医院领导叫出来理论,打电话去报社先曝光。到时候赔偿道歉都人家就会的了。 我闺女刚出生半个小时就要打针,打了二十分钟,我老公大骂,来了个护士长一下就搞掂。但他们一直说对不起。 看的都有点无地自容了,我们这个职业真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随便是个人都可以冲过来骂上几句,踹上几脚。。。 容我稍微的按楼主的描述为那几个医务人员按常理说上几句,如果错了,楼主又看到了,也请别恼,无心冒犯,我说的是按常理: 1:一开始就三个护士一起来打,就可以基本知道这个宝宝的血管应该是不太好找护士觉得把握不大的(晚上值班绝对不可能都放实习生的,所以应该不存在练手什么的,要练也找血管明显的练)。 2:一般我们都会允许家长陪同一起给宝宝穿刺,个别家长看起来特别紧张的,我们会建议门口等候, 因为家长紧张,我们更紧张。。。有时候看到血管不好找的自己觉得把握不大,首先心里就一沉。。。但一般不会强行要求家长出去。 3:宝宝血管好不好找,跟胖瘦有关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有更多别的情况,涉及专业就不一一说明,举个简单,一岁内的宝宝,稍微脱水,血管就塌了,看的见也不是很好扎,扎中很也容易肿,所以家长们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4:在正常的医院,正常的医务人员,没有谁会愿意跟病人或家属发生冲突的,也没有谁会故意的要报复性的打多几针,打不到,我们的心也在泣血,我曾经给一个小宝宝抽血,也不知道走什么霉运了,抽了八针都没抽够需要的血量,有几次抽到了又不出血了,妈妈在旁边哭天抢地,当班的我资格是最老了,也无人可换,我真恨不得在自己身上扎几针,把血凑齐了。。 5:至于穿刺的命中率,技术确实是因素之一,市儿童医院的门诊一次性穿刺是最牛的,一天打几百。如果是留置针,就病区好点。我们在病区遇到抢救,全身微循环塌陷,也会请门诊的护士上来,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的情况,只要不是危像,儿科的护士应该都没问题的。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的,就是手神问题,可能家长觉得不靠谱,但确实如此,我有时打特别没把握的,心里会默念”上帝保佑“。打中了真的就是手神好,有时我打不了的,换我带出来的徒弟,反而中了,就这么无语。家长大骂我是实习生(我有点娃娃脸,显年轻也不错啦) 6:在那样的冲突发生后,除了病情危急,应该没什么医务人员敢继续治疗的,一来情绪不稳,信心不足,医患之间的默契荡然无存,所以护士拒绝治疗,家属转院,我看来都是明智的。 每个护士在成为注射高手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过程。家长可以选择您愿意去的医院,您愿意接受的治疗,在治疗前也可以选择你心水的护士,在护士一次失手时也可以要求更换护士,但请你们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就事论事,我们配合解决,坦诚相待,认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我们也确实没把握的,该换人换人,该转院转院,不要瞬间爆发,我们也真的伤不起。。。
查看原文扎十多针都没找到,护士拿孩子练针了吧
2013/03/30回复
我爱丫宝宝:
刚看到有个帖子说宝宝四个月去医院被扎了十多针没扎到,婆婆只是用衣服丢了一下护士就给护士报警带去派出所了。先不说楼主描述的有没有水分啊,据我从事医疗工作12年,在市儿童医院呆了六年,一般只要家长不是真的威胁到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都不愿意报警的。就算报警了警察也就现场了解一下就调解了,很少会带回警局的,除非情况比较恶劣。说到护士要去验伤,也要有伤可验对不对?!可惜当事护士又不能上来把事情再描述一次,也许会有不同的版本,当然只是也许,并非质疑楼主.... 就按楼主描述的,小宝宝是受罪了,幸好在别的医院也得到了 及时的治疗。希望宝宝早日康复。楼主妈妈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说后面的冲突了,就宝宝身上多挨的几针,都够妈妈心痛的。让我惊讶的是妈网上MM的言论,好像护士扎不到就该好好收拾,就给好好承受各种辱骂或威胁或殴打,如帖子有MM说“以前我个妹细个发烧吊针,扎左3下都未扎到,之后我表哥见到就讲:“再扎唔到我就打死你!“果个护士惊了,叫左个熟手噶过黎,一下就得啦! 你去闹吧,现在的医院更怕人闹。。。还是太善良了,欺善怕恶的,以后发生这样的事情,先要声音大,语气重,还要把亲戚朋友都喊来,人多势众。把医院领导叫出来理论,打电话去报社先曝光。到时候赔偿道歉都人家就会的了。 我闺女刚出生半个小时就要打针,打了二十分钟,我老公大骂,来了个护士长一下就搞掂。但他们一直说对不起。 看的都有点无地自容了,我们这个职业真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随便是个人都可以冲过来骂上几句,踹上几脚。。。 容我稍微的按楼主的描述为那几个医务人员按常理说上几句,如果错了,楼主又看到了,也请别恼,无心冒犯,我说的是按常理: 1:一开始就三个护士一起来打,就可以基本知道这个宝宝的血管应该是不太好找护士觉得把握不大的(晚上值班绝对不可能都放实习生的,所以应该不存在练手什么的,要练也找血管明显的练)。 2:一般我们都会允许家长陪同一起给宝宝穿刺,个别家长看起来特别紧张的,我们会建议门口等候, 因为家长紧张,我们更紧张。。。有时候看到血管不好找的自己觉得把握不大,首先心里就一沉。。。但一般不会强行要求家长出去。 3:宝宝血管好不好找,跟胖瘦有关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有更多别的情况,涉及专业就不一一说明,举个简单,一岁内的宝宝,稍微脱水,血管就塌了,看的见也不是很好扎,扎中很也容易肿,所以家长们在宝宝发烧的时候,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4:在正常的医院,正常的医务人员,没有谁会愿意跟病人或家属发生冲突的,也没有谁会故意的要报复性的打多几针,打不到,我们的心也在泣血,我曾经给一个小宝宝抽血,也不知道走什么霉运了,抽了八针都没抽够需要的血量,有几次抽到了又不出血了,妈妈在旁边哭天抢地,当班的我资格是最老了,也无人可换,我真恨不得在自己身上扎几针,把血凑齐了。。 5:至于穿刺的命中率,技术确实是因素之一,市儿童医院的门诊一次性穿刺是最牛的,一天打几百。如果是留置针,就病区好点。我们在病区遇到抢救,全身微循环塌陷,也会请门诊的护士上来,但这种情况比较少。一般的情况,只要不是危像,儿科的护士应该都没问题的。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的,就是手神问题,可能家长觉得不靠谱,但确实如此,我有时打特别没把握的,心里会默念”上帝保佑“。打中了真的就是手神好,有时我打不了的,换我带出来的徒弟,反而中了,就这么无语。家长大骂我是实习生(我有点娃娃脸,显年轻也不错啦) 6:在那样的冲突发生后,除了病情危急,应该没什么医务人员敢继续治疗的,一来情绪不稳,信心不足,医患之间的默契荡然无存,所以护士拒绝治疗,家属转院,我看来都是明智的。 每个护士在成为注射高手之前,都会经历一段过程。家长可以选择您愿意去的医院,您愿意接受的治疗,在治疗前也可以选择你心水的护士,在护士一次失手时也可以要求更换护士,但请你们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就事论事,我们配合解决,坦诚相待,认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我们也确实没把握的,该换人换人,该转院转院,不要瞬间爆发,我们也真的伤不起。。。
查看原文其实这么说吧,相互尊重吧!另外,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孩子父母,真的没必要制造紧张气氛,尤其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哭闹,这样子孩子会更加害怕,护士也会更加紧张
作为患者我也遇到过实习护士扎针扎错了几次,当然会痛,但是我是安慰护士不要紧张,慢慢来,开个小玩笑,通常她接着一次就过!换位想,人家一小姑娘刚刚出来实习,也不容易,想想二十年后我女儿出来社会,我也希望有人能宽容她!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专家的
不过说实在的我遇到的医生护士还是不错的,就算一开始人家好严肃面无表情,我也能弄到最后大家轻松,因为我一直会带笑。医患紧张,吃苦的始终是患者
作为患者我也遇到过实习护士扎针扎错了几次,当然会痛,但是我是安慰护士不要紧张,慢慢来,开个小玩笑,通常她接着一次就过!换位想,人家一小姑娘刚刚出来实习,也不容易,想想二十年后我女儿出来社会,我也希望有人能宽容她!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专家的
不过说实在的我遇到的医生护士还是不错的,就算一开始人家好严肃面无表情,我也能弄到最后大家轻松,因为我一直会带笑。医患紧张,吃苦的始终是患者
2013/03/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