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脾气巨大的女儿,我该如何教育你?

8995102幼儿园早教

全部回帖
YIYI72YIYI7221楼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反正我家那个臭脾气的家伙就怕我来这招。
2013/05/06回复
YIYI72YIYI7222楼
我照直说的,请不要拍我
其实我觉得最大问题是在父母身上,讲道理两2次不听后,父母说要回去了就一定要回,哭就 ...
没错。这样闹只会让她越闹越过份的。反正就哭闹到不达目的不罢休了
2013/05/06回复
多D了解,多D爱护
2013/05/06回复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不能惯她这种毛病,打大人,还是自己的妈妈,你应该怒斥制止!
2013/05/06回复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小宝宝很聪明的,懂得试探大人的底线。如果能突破了,下次可能还会更进一步。小儿难养啊
2013/05/06回复
楼上很多妈妈都说得很对。
但家里如果大家教育方针不一样,真的是很难做,一早就气死了,哎
我要求儿子每天 ...
所以家庭教育,大人一定要意见一直,有分歧要私下讨论,不能当着小孩的面来分辨。
2013/05/06回复
我家的也一样,就是一个霸,不行的话又哭又抓,眼泪belibala一大串~
唉,我们都对她没有办法。
2013/05/06回复
揍她,,,哈哈哈哈,开玩笑的,这种宝宝是比较费心点
2013/05/06回复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我是绝不妥协。
2013/05/06回复
妞妞201212:
要让她知道,在大庭广众之下哭是没有用的,你不要理他(也不能打她),更不要试图跟她讲道理或者抱,就让她自己哭,你坐到远远的地方(可以看到她的地方),等她找不到你或者知道你不搭理她了,她就知道这样是没效果的,下次就不会用这种方法对付你了。等她情绪平复下来后,你可以抱着她,慢慢跟她讲道理,告诉她妈妈爱她,但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记住,一定要等她平复后再讲道理,她闹的时候你就完全不理她就对了,随便她在地上滚还是闹,就是不要理她
查看原文
严重同意这位MM,我女儿就是这样被我整治过来的,公公婆婆同住的时候把她宠得不得了,后来他们回东北后,我就重新“执政”,不合理的要求,马上SAY NO,如果哭闹纠缠,我就拿起杂志,干脆眼不见为净,不发火,不打骂,让她知道不是每件事情哭闹纠缠就可以解决,如果她有东西想要,但在我能力范围内,条件不过分,我会提出条件,比如你这星期好好上钢琴课,好好练习,妈妈就会奖励给你,我要让她知道,要想得到,就必须要有付出,渐渐地,她就习惯我的方式,老师们都说她改变很多,懂事,讲理,和以前不一样了。再来说一下,她3岁前我家请了个保姆照顾她,保姆为了不让她哭,什么都顺着她。她2岁的时候喜欢到楼下花园玩,哭闹不肯回家,说了她几次,她不听,于是有一次,她哭闹要去花园不回家,我就把她推出门外,关上防盗门和木门,让她在外面哭闹(前提是我知道隔壁邻居那开着门帮我盯着她),她拍门说:“妈妈开门,我以后不敢了。”我打开木门说:“你回答得太快了,给1分钟你想清楚吧。”再关上木门,这时邻居出来,拖着我女儿说:“快快跟妈妈道歉,以后听话回家吧。”孩子再次拍门,我就问:“你想清楚了吗?”“妈妈,我想清楚了,我以后会乖乖回家,不会吵闹去花园不回家,对不起啊妈妈。”这时我才打开门让她进,帮她冲凉哄她睡。从此,她去花园玩,我们叫她回家,她不会再哭闹发脾气不肯回,如果她真的想多玩一会,就会说:“爸爸妈妈,我想玩多一会儿可以吗?”然后和她谈好能多玩几分钟,到时间她就乖乖拖着我走。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既然楼主你是她妈妈,她的脾性你是最清楚,不妨针对她的脾性,自己作出一些方案调教,只要肯花时间,相信孩子很快会调教好的。
2013/05/06回复
也在头痛小朋友以后的教育问题
2013/05/06回复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孩子到了叛逆期,所以需要给予更多自由行为空间。同时楼主妈妈也需要不断学习科学育儿理念,专业育儿知识。
2013/05/06回复
wawa0:
首先,关于离开商城的问题!你要提前告知她,我们准备离开了,让她有适应期,你每一步都可以耐心告诉她,你下一步要干什么!!想我儿子,他喜欢去滑梯,可是下雨了,我告诉他滑梯不开啦,因为下雨。他自己经过滑梯就会说:下雨罗,滑梯不开。然后不下雨,我带他去玩也会说,因为赶着去吃饭,所以你只能滑3次,他每玩一次,你都可以跟他说,第几次啦!到第二次你可以说,最后一次啦!如果他真的很想很想再玩,你就冷静的(千万别大声斥责哦)告诉他,好吧,让你玩最后一次啦!他滑完就真的乖乖跟我离开!!其实小朋友的生活都很有规律啦,你要让他适应你的步伐!慢慢来吧!我儿子2岁多啦!
查看原文
很赞同这位妈妈的做法,我一般也是这样同宝宝说的。
2013/05/06回复
小宝宝很聪明的,懂得试探大人的底线。如果能突破了,下次可能还会更进一步。
2013/05/06回复
paolapaola35楼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抱起她快速走出去,带到没什么人的地方让她颠个够,并且什么都不要买给她。
2013/05/06回复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 ...

巴斯妇的故事说,女人最想要的,是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给出2-3个选择给宝宝,例如再玩半小时还是选1个玩具回家玩,让她自己做出选择~

确保孩子有路可走的双赢策略
陈禾亲子早教·不教而教系列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32f350102ea0c.html




    我提出“让孩子有路可走”的亲子成长教育理念,有家长问:“这样顺从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岂不等于放纵孩子?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小霸王?”不,绝不是这样。有路可走的“路”,必须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实践上要求合理而可行。这个可行的“路”,就是通过“双赢策略”来实现。

什么是“双赢策略”?

“双赢”,这里指的是亲子双方都获得满意的结果。

“满意”不是一个“标准值”可以决定的。从层次上看,有完全满意、部分满意、适度满意、暂时满意;从发展及质量的角度看,有立即满意、延缓满意、美好期待、精神满足、谅解妥协。换句话说,满意没有既定的标准。幼儿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率性而为,自然会要求“完全满意”,但家长可以通过良性沟通,导引孩子朝向不同的满意度去解决孩子的需要。所以,双赢策略的第一个问题是:家长对“赢”应有明确的认识。

双赢策略的最大阻力是来自传统家庭教育观的家长中心思维:
第一、不能接受孩子的独立人格身份:总认为家长具有无上权威,可以决定孩子的一切行为,于是对孩子唯一要求就是听话,不听话就采取哄、诱、打骂、恫吓、惩罚的手段逼他就范,所以不会轻易接受孩子的需求,原因就在“孩子不听话”。这种状况下,家长只关注自己“独赢”,不会在意孩子的“全输”。
第二、不了解孩子有这需求的原始动机:孩子的任何需求都有个动机。最初的动机如果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或担心家长可能的遏制,就会先“创造条件”,于是在面对家长时,所提的要求未必是最后的目的。没耐心、不细心的家长,往往会认为孩子无理取闹或小题大做,就不去考虑他的需要,于是忽略了他的原始动机。在这种状况下,家长无视于孩子的需要,就不会有谁赢谁输的想法。
第三、不经意之间陷入斗智斗勇的僵局:面对孩子的需求,家长本着正确的教育理念,以“疏”或“导”引领着孩子共同成长,但没有正确教育理念的家长,以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应用手段去迫使孩子按自己设计好的道路走下去,这样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家长为了表现自己“讲道理”,和孩子展开斗争,美其名为“斗智斗勇”,这种较真的教养方式不论谁输谁赢,最终模糊了教育理念,导致是非不分。

无论如何,家长“永远正确”的思维下,不能接受孩子的独立身份,也就不能接受孩子的独特性和个性发展,随时压缩孩子的自主活动与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这样,孩子在家长面前即使惟命是从,也不能确保不搞个这样那样的小动作。由于自主意识受到压制,缺乏思考能力,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自己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常陷入不知所从的困境,导致亲子互动不良,缺乏自信,只能随时通过一些小动作来刺激父母,希望获得父母的注意。这就是许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难于管教”的根源。

“双赢策略”是有效改变父母教养方式方法的教育模式,但能不能实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① 父母不再以自我中心的传统家庭教育思维去和孩子互动,而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理念,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同时,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去引导孩子走对的、可走的、能走得通的路;
    ② 父母必须有耐心,有同理心,在倾听孩子的要求和想法时,能够接受孩子的感受,因而能够平心静气地应用智慧,以不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出合理可行的选择;
    ③ 父母必须了解本身的偏见、偏好,这样在回应孩子的需求时,才能够客观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比较准确地捕捉到孩子需求的原始动机,这样在回应孩子的需求时,才不会失去焦点。

这三个要素其实都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涵义下,透过“三心两意”的修炼,在体会到身为父母的责任时,逐渐改造自己,这个改造的历程,就是“成长”。
    这里,我是在假定每个父母都已经具备了上述三项要素下,提出下列6个“双赢策略”的模式。

模式一  完全满足
   从原始动机来判断,孩子的要求其实正是自己所期望的,这样,在满足孩子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
    请注意“原始动机”这个关键性概念。例如:孩子会爬了,立刻就爬进厨房去翻箱倒柜,什么都想动一动,什么都要拿来玩玩。智慧不足的妈妈会认为宝宝在捣乱,把他轰出去,关上厨房门,让宝宝在门外撕心裂肺地哭个不停。这是双输:宝宝没路可走,妈妈也不是赢家。
    那么“双赢”又如何?你必须知道:宝宝把抽屉拉开又推上,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他的动机很简单,就是在观察这奇怪的现象,同时体验着自己在驾驭抽屉开关上的能力。不断地重复就是在尝试不同用力或动作上的效果,从中体会哪个方式最好。这个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在刺激着大脑神经,并形成记忆。“记忆”下的就是取得的经验,也就是我常说的“早期经验”。
    再说,当宝宝把抽屉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拿拿捏捏、敲敲打打、丢下又捡回来,最后又放回抽屉去。他可能弄得满地,可能把以东西弄破,可能在放回去时因为不会摆放而变得太多了摆不进去而向你求助。这整个过程就是一堂早教课——不必谁来教,他也不会让谁来教,必须通过自己探索、自己体验。你教,就破坏了他的探索需要,让他失去学习机会,你给他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就满足了他的要求。

   
能够了解宝宝的原始动机,提供机会让他完成探索的需要,对于宝宝,这就是完全满足——“全赢”。而妈妈了解宝宝需要通过自己体验来促成心智成长,预先把厨房整理,消除了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忧患,等待着他进来折腾,结果正如所愿,这也是完全满足。这是双赢策略的完美应用。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当好宝宝的“警卫员”,发现宝宝的动作不协调,可能会被抽屉夹着手指,可能会太用力把抽屉拉到脱落而造成磕碰伤害,必须及时防护,细心的妈妈自然会在这方面下功夫,例如加个钉子使抽屉不致脱落。一是当好宝宝的“辅导员”,在宝宝的探索出现难题时,例如把东西送到口中咬,还不会用观察和抚摸来认识物品,这就要耐心地引导他改进“研究方式”;又如把东西拿出来后摆回抽屉时摆不下,给他做个示范,然后就撒手。妈妈千万记住:你是陪宝宝成长的妈妈,不是教导宝宝学习的老师。妈妈把自己看成老师的话,立刻就会破坏了宝宝的体验活动。

这里需要再三强调的是:掌握宝宝需求的原始动机是双赢策略的成功关键。以下再举几个实例:
读绘本的时候,宝宝就是翻书,不配合。这时他的动机是在体验翻书的动作,还没有阅读的需求。
玩具、物品,拿到就丢。他不是捣乱,动机是在体验双手丢东西的动作及感觉空间和物品的关系。
爬上桌子,跳下来。他不是调皮,动机是尝试自己控制身体及体验跳的能力。
要钱买礼物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不是浪费金钱,而是想交朋友,或避免小朋友的欺负。
只有准确地掌握孩子提出要求的原始动机,直接给予支持,孩子才会获得满足感。

模式二  替代满足

有些要求是不能够答应的,例如玩电插座、拿刀子切割东西、爬上灶台帮妈妈炒菜、下雨的时候光着脚跑到户外去淋雨。对孩子来说,这些新奇的,没“玩”过的事物当然必须试一试,你担心他的安危,不准许。可是宝宝没路可走了,大哭大闹,这也不行。怎么办?
    用心的妈妈决不会粗暴地拒绝,而是用心搞出个替代方案,同样可以获得双赢。例如:
    给宝宝一套新的、没接上电线的电插座和电插头,让他自己去插入拔出,在这同时,认真地和他约定:“这个可以玩,那个不能玩。”当然,别忘了把墙上的插座加上保护盖。
    给宝宝一把切生日蛋糕的塑料小刀和一大块橡皮泥,让他在一张纸上玩切肉的游戏。
    给宝宝买一套“过家家”的厨房用具,让他自己在角落头倒腾;或者大方一点,拿几件打不破的锅碗瓢盆和几叶蔬菜,让他自己在地上去做无火烹调。
    乘着洗澡的机会,宝宝穿上雨衣或撑着雨伞,在卫生间里用莲花洒搞一阵人造雨,让宝宝尝试一下淋雨的乐趣。
    替代满足虽然有些过家家的意味,但在宝宝来说,可以尽兴地玩,还是很乐意的。但条件是:爸爸妈妈不能以不耐烦的态度来敷衍宝宝,也别对宝宝的活动指手画脚。

模式三  局部满足

局部,就是有限制条件。宝宝兴致一来,就立刻要求满足需要,你不答应,给他讲道理,他不懂,即使在你的打骂胁迫下他“不敢”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更糟的是用哄骗或利益交换、或采取不理睬态度(所谓冷处理)、或处罚(例如几天内不得玩某些玩具或不带他上公园),这就成为问题的制造者。这种让孩子没路可走的方式是许多家长惯用的管教手段,看似合理,其实正是许多教养问题的产生根源。例如立刻爆发脾气、哭闹、打人、躺在地上撒泼打挺,成为习惯以后,想改变孩子,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宝宝提出的要求,你觉得不合理,但如果他能够遵守约定,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答应的。例如:
    看到新玩具就要买,而且非立刻买不可。想玩新玩具不是过错,但不能有求必应,而且有些玩具虽然好玩,对于宝宝的心智发展确实是有害的。于是蹲下来,认真地和宝宝商量,最后达成约定:
    每个星期最多只能买一个玩具;
    电动玩具不能够买;
    有安全忧患的玩具不能买。
    看到巧克力就吃个不停,吃完还要再买。吃巧克力不是过错,但吃太多,在不适合的时间吃有害健康,更不能让孩子养成滥吃零食的习惯。于是和孩子约定:
    每天最多只能吃一块;
    不能在吃饭前后或睡觉前吃;
    吃完后要漱口或刷牙。
    像这类约定,只要你态度诚恳而认真,用商量的语气和宝宝讨论,最后用宝宝订立合约的方式——勾勾手指头,宝宝是会很认真对待的。至于以后会不会持续遵守?关键在你的态度:在宝宝不遵守时就发火责骂或唠叨个没完,或不提醒而放弃了监督,约定就不能成为宝宝自我约束的力量。反过来,在宝宝想违反约定时,采用正面提醒的方式,肯定他过去遵守约定的成就,效果就会不同。

模式四  转移方向
    和局部满足不同,不答应,但不直接说出,而是引导宝宝先去做一件同样能够满足他的原始动机的事。许多父母都尝试用“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去回应宝宝的需求,但往往没有效果,这是为什么?我用“转移方向”而不采用“转移注意力”,这两种做法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孩子在有某种需求是,他都是倾注下全部注意力,急待立刻获得愿望的实现。用另外一件事情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即使他听话了,主要的注意力仍然转移不了,对他来说,那不是他要走的路,依然是没路可走。如果你能够在满足他的原始动机上下功夫,只是转移他的获取满足感的方向,那就会有可为。例如:宝宝要买一件新玩具,你找个借口,在让他感觉你并没有拒绝的情况下,不致产生抵触情绪,然后引导他先去进行一个相关的活动。例如他要买的是汽车,你就要他先制作汽车,无论是折纸、玩橡皮泥、用纸箱制作可以套在身上“开动”的汽车,制作后和他一同玩。这样做,他的原始动机获得满足,甚至满足度更高,路走通了,就不会再把注意力放在原来的需求上。
    这当然有难度。你必须有制作玩具的能力。用心而有创意能力的妈妈,平时先参考教人制作玩具的书刊,在应用时就不会不知所措。

模式五  延缓满足
    延缓并不是以拖延来敷衍孩子,期待他忘记某件需求。暂时做不到不能答应,或不让孩子养成予取予求的坏习惯下,这是可以采取的回应方式。例如孩子要求购买一个价格高昂的玩具,你一时没要开支预算,或不想太轻易就满足他的要求,那么就和他约定:这么贵重的玩具,等他过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买了作为生日礼物。再如冬天里,孩子要你带他去爬山,你建议在夏天才去,那时可以一边看花、看蝴蝶、捉蜻蜓,会更好玩。这样的承诺,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期待,他就不会失望。
    不过要保证延缓的策略有效,家长必须做到:
    所承诺的事,到时必定做到,只要你有一次失信,宝宝就可能不再相信而不肯接受;
    延缓的目的是在实现时有更多惊喜,实现的方式只能更好,不能更差;
    必须有个能够吸引宝宝美好想象的延缓理由,不能用自己没钱、没空作为借口。

模式六  妥协或谅解
    有些需求是绝对不能答应的,那怎么办?你必须拒绝,但“拒绝”的表达方式必须做到自然和谐,让宝宝自己感觉到这个要求没有必要,不再坚持。这很困难,但也不是不能做到,关键就在你和宝宝的互动关系:
    第一、平时和宝宝的互动良好,情感深厚,宝宝对你信任;
    第二、你有耐心,能够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宝宝交流,倾听他的说法;
    第三、宝宝有自主意识,认知能力较强,能够接受你的解释;
    第四、平时着重训练并发展宝宝的“弹性思考”,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或建议。
    例如:宝宝想玩打火机、想独自外出去公园玩、半夜不睡觉要你带他去超市。许多家长惯用的方式就是恐吓,让孩子不敢再提要求,但结果都是在哭闹中“双输”。

    双赢策略是亲子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养技术,应用得好,宝宝长期处在正面情绪下,不会养成以不合理的手段来迫使父母答应要求。所以,家长们反映的许多教养问题,例如“对着干”、动不动就哭闹、躺在地上打挺、说谎、偷吃偷钱等等负面行为,在双赢策略的有效应用下,都可以不必发生。(/文:陈禾)


2013/05/06回复
宜蓝物语:


      我来句狠的吧。楼主别介意哦!
查看原文
支持,这正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手段。
2013/05/06回复
我偶然看到过CCTV-2的一个节目《超级保姆》, 觉得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在教孩子过程遇到困难不知该怎样处理的父母。 推荐你上网搜来看。
2013/05/06回复
楼上很多妈妈都说得很对。
但家里如果大家教育方针不一样,真的是很难做,一早就气死了,哎
我要求儿子每天 ...
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大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孩子很聪明当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
2013/05/06回复
宜蓝物语:
本身自己就像个未长大的孩子一样意外有了女儿!现在宝宝一岁九个月,开始有了自己的自主意识,并且很强烈!举个小小的例子,五一带她去宜家买东东,她喜欢的玩具我都装车里了,可是她却要摆在台面上,绑来给小朋友示范性玩耍的玩具,并且玩到七点了,还不肯回家,怎么和她讲道理都是没用的,我们一说回家就躺在地上,我们不理她,继续走,她就开始狂哭,还扑过来拉我,我不为所动继续走,她又哭又打又抓我!搞得大家都看着,我也下不了手打她,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她,我怕对小朋友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最后没办法,我妥协了,回去让她继续玩了半个钟,最后还是不肯走,老公出手又吓又打,还多买了一个玩具才回家!(这种事情在我家天天上演)我家婆属于那种:我只要在家,就不管孩子,不管家务的!我老公又只有周末在家,我实在太累了,所以不想让她哭,因为我白天上班,回家还有一堆的家务等着我,实在没精力哄!(这就是我一直自认为把她宠坏了的原因)。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教育了!请教各位美妈,宝宝如此大的脾气,到底该怎么办呀!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查看原文
看来楼主需要的是多多看些教育小孩的书,

一般教育小孩的书里面有很多教育小孩的实例,

没有教育不好的子女,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或老师。。。。

方法,用心最重要。。。
2013/05/06回复
猜你喜欢

我家有个奇葩。

宝宝快3岁了,爱无理取闹,爱发脾气,愁死我了,各位有经验的妈妈教教我怎么教育孩子

如何讨好孩子,让她更亲妈妈呢?!

怀疑女儿自闭症,哎,急死了!!有懂的妈妈吗?

请问下大家,小孩在公共场所不听话大闹,妈妈们会发脾气打人吗?

吐槽下,二年半独带双胞胎的一些酸甜苦辣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