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转载-小儿咳嗽中外求医录

159411婴幼育儿

此文并非本人经历,但本人最近有类似经历,尚未成文。现在此转载他人文章,供各位忧心的父母参考。

一直犹豫是否要写这个贴。因为关于讲述小儿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中医良医难寻的帖子已经有很多。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动笔,我想把近几年来因为孩子的咳嗽感冒在中国和法国,西医和中医之间的求医经历纪录下来,中间也纪录了我在学习中医知识以后对不同治疗方法的认识。希望对各位为求医而迷茫的家长能有所警示和借鉴。
                                    一。    法国西医如何治小儿咳嗽发烧
我的两个孩子出生在中国。记得大儿子的第一次咳嗽是在半岁左右,时逢冬季。因为LG的缘故,带他去看了SOS的法国医生。当时医生看了后,只开了一瓶咳嗽糖浆。孩子服用后,并不见好转,仍然翻天覆地的咳,经常咳得吐出许多稀白痰。LG很担心,又带他去复诊。那个SOS的医生见孩子不发烧,嘱咐继续服药,并说吐痰是好事。他和LG聊天时说,咳嗽是没法快速治好的,他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一咳二十几天,他太太急得逼着他用抗生素他也坚持不用,因为抗生素对咳嗽不起作用(各位家长,为了你的孩子,请一定牢记这句由正宗西医说的肺腑之言,千万不要被中国的无良医生骗倒,后面大家会看到中国的儿科西医是怎样通过吓唬患者而逼迫我们用抗生素的)。就这样,大儿子的第一次咳嗽只吃了两瓶糖浆,咳咳吐吐,二十多天后好了。当时好像自己也不紧张,没有担心过孩子咳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得肺炎这种问题。可能是因为医生的话使我们比较放心。今天回头看来,我猜想孩子是自愈的,而不是咳嗽糖浆的作用。
前两年孩子回法国期间也病过两次。一次是发烧出急疹。法国大部分医生都是开私人诊所,除非事有紧急,一般看病要打电话预约。因为孩子突然发高烧,医生同意马上接诊。孩子送到诊所后,医生仔细检查了一遍,听心跳,看五官,看身体量体温等等,最后说孩子出急疹,只要回家休息就好,开了瓶儿童退烧药,嘱咐一定要体温超过385时才能服用,并且留了电话,让先生过两天再打电话向他汇报。四天后,孩子好了。
另一次两个孩子都咳嗽,医生开了止咳糖浆,让服用四天后再复诊。三天后老二不仅咳嗽加剧,而且开始发烧。复诊时医生仔细听了他的肺部,说可能有炎症,让去拍个片。(法国医生只管诊断开药,抽血化验要去专门的生化中心做,拍片BCT这些又在另一个检查中心做,每个机构都是有几个专业医师合作经营,药必须去药房买。)拍片结果证实是支气管炎。医生开了五天的口服抗生素加退烧药。又是严格叮嘱退烧药必须体温超过385时服用。(LG是医盲,见到孩子发烧就破不急待地要用退烧药。印象中他被医生K了几次,都是批评他没给孩子量体温就打电话求救。)五天抗生素用过后,医生让孩子又服了几天止咳药,再复诊后确认痊愈。
我写上面这段法国医生治病的经历,目的不是推崇西医。自学了几个月的中医知识,今天我知道孩子出急疹不应用退烧药,疹出烧即退,或者用四豆饮变化。而治小儿咳嗽,中医有小青龙,麻甘杏石,六安煎等等。我只是想告诉各位看官,法国的西医1.很有经验2.很有医德,不会像国内的儿科医生根本不会看病,你只要说发烧就先开一大堆根本不须做的化验单,也不会为了拿回扣而昧着良心给很小的孩子开价格高昂的先锋头孢阿奇霉素。等各位看完后面我们在国内的求医经过,就明白国内的儿科医生是多么的无良,与杀人无异。

2013/07/25
全部回帖
mllymlly沙发
十.中医不传之秘在量?

师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马上改了方子,用了玉屏风散和荆防败毒汤加减,共用六剂,期间根据孩子的症状再调整一两味药.孩子基本好了,偶尔咳两声,仍有一点痰.正好这时师傅来看我,于是第一次给孩子面诊.师傅把了脉,看舌苔喉咙,眼,指甲,他让孩子平躺,把手放在孩子的胸部和背部,让孩子深呼吸,凭手的感觉来探知肺部的情况.然后他说:"再用三剂六君子收尾吧.六君子是消痰进食的平稳方.之后如果还有一点咳或痰,让他自愈."这让我想起无意子也用香砂六君丸治咳嗽.师傅的六君子的用量是党参7,白术4,茯苓4,生甘草4,半夏4,陈皮2.

六君子喝完,孩子完全好了,老二一直堵着的鼻子也正常了.最让我放心的是,孩子没有如以往胃口大减,日渐消瘦.整个服药期间,他们的精神,胃口,活动,一切正常,不仅没瘦,甚至还长胖了.

以往我是个药盲.这次因为给自己和孩子治病,师傅每次说个方子,我就临时抱佛脚,上网或翻书查方解,慢慢学用几个常用方.我原来是想把黄帝内经看完,会分析病因后再学用药.师傅说:"你啊,还是先看<伤寒论>吧,这样实用点,孩子病了你自己也好应付."我问师傅看哪个版本,师傅说就看原文,他以前只有原文的可看.我说师傅你古文那么好,是你师傅教的吗?师傅说没有,他就是靠看古医书慢慢学会的,"书读百遍意自明"师傅接着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多读几遍,就会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了."

在与师傅讨论孩子的治疗过程时,师傅说:"咳嗽是肺部的自然反应,所以你不要急着去止咳.如果往下排痰,要经过其他脏腑.但是往上排就简单,因为肺气管喉咙是一条道的."

师傅来之前,我查了好多治咳嗽感冒的方子准备向他请教.师傅看了我的笔记本说:"你也不用记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了,就看几个主要的吧.你看张仲景的方子,用的就是这么些药,关键在配伍."于是师傅教我什么时候用桂枝汤,麻 黄汤,什么时候用小青龙,麻杏甘石汤,怎么用六安煎,杏苏散.怎么根据症状来定量及做加减.师傅接着说:"以前的两个大夫开的量都太大了.比如半夏,我本来只开三克,但之前她们都开了6克,所以我必须开4克才行.你要知道,中药也有耐药性.他们现在才四岁,就用这么多,长大了怎么办?你记住,下次他们生病,还是用这个量,不要因为他们大了一岁就自己加量."

通过这次跟着师傅给孩子看病,我体会到要想学好中医,1.如师傅所言入门要正,2.要多实践,书读得再好,道理讲得再多,不会正确运用到具体病例,仍是纸上谈兵.辩证和用药都必须通过病例来积累经验.3.要有个好师傅指引.可以少走弯路.当然,能否学有所成,还要靠个人的勤奋,修为和悟性.  4.还要有个好身体.最近因为事务繁忙加上违规上网,疲劳过度,被师傅很K了一顿,师傅说:"我看你<伤寒论>也先别看了,先去把太极拳打打好.学中医是很累的,因为看书时你会思考,思就回伤神,没有好身体不行."所以我现在尊师嘱,打太极去,本贴暂时告一段落.

多谢各位网友关注.

<全文完>
2013/07/25回复
罗罗luo罗罗luo板凳
mlly:
十.中医不传之秘在量?师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马上改了方子,用了玉屏风散和荆防败毒汤加减,共用六剂,期间根据孩子的症状再调整一两味药.孩子基本好了,偶尔咳两声,仍有一点痰.正好这时师傅来看我,于是第一次给孩子面诊.师傅把了脉,看舌苔喉咙,眼,指甲,他让孩子平躺,把手放在孩子的胸部和背部,让孩子深呼吸,凭手的感觉来探知肺部的情况.然后他说:"再用三剂六君子收尾吧.六君子是消痰进食的平稳方.之后如果还有一点咳或痰,让他自愈."这让我想起无意子也用香砂六君丸治咳嗽.师傅的六君子的用量是党参7,白术4,茯苓4,生甘草4,半夏4,陈皮2.六君子喝完,孩子完全好了,老二一直堵着的鼻子也正常了.最让我放心的是,孩子没有如以往胃口大减,日渐消瘦.整个服药期间,他们的精神,胃口,活动,一切正常,不仅没瘦,甚至还长胖了.以往我是个药盲.这次因为给自己和孩子治病,师傅每次说个方子,我就临时抱佛脚,上网或翻书查方解,慢慢学用几个常用方.我原来是想把黄帝内经看完,会分析病因后再学用药.师傅说:"你啊,还是先看<伤寒论>吧,这样实用点,孩子病了你自己也好应付."我问师傅看哪个版本,师傅说就看原文,他以前只有原文的可看.我说师傅你古文那么好,是你师傅教的吗?师傅说没有,他就是靠看古医书慢慢学会的,"书读百遍意自明"师傅接着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多读几遍,就会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了."在与师傅讨论孩子的治疗过程时,师傅说:"咳嗽是肺部的自然反应,所以你不要急着去止咳.如果往下排痰,要经过其他脏腑.但是往上排就简单,因为肺气管喉咙是一条道的."师傅来之前,我查了好多治咳嗽感冒的方子准备向他请教.师傅看了我的笔记本说:"你也不用记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了,就看几个主要的吧.你看张仲景的方子,用的就是这么些药,关键在配伍."于是师傅教我什么时候用桂枝汤,麻 黄汤,什么时候用小青龙,麻杏甘石汤,怎么用六安煎,杏苏散.怎么根据症状来定量及做加减.师傅接着说:"以前的两个大夫开的量都太大了.比如半夏,我本来只开三克,但之前她们都开了6克,所以我必须开4克才行.你要知道,中药也有耐药性.他们现在才四岁,就用这么多,长大了怎么办?你记住,下次他们生病,还是用这个量,不要因为他们大了一岁就自己加量."通过这次跟着师傅给孩子看病,我体会到要想学好中医,1.如师傅所言入门要正,2.要多实践,书读得再好,道理讲得再多,不会正确运用到具体病例,仍是纸上谈兵.辩证和用药都必须通过病例来积累经验.3.要有个好师傅指引.可以少走弯路.当然,能否学有所成,还要靠个人的勤奋,修为和悟性.  4.还要有个好身体.最近因为事务繁忙加上违规上网,疲劳过度,被师傅很K了一顿,师傅说:"我看你<伤寒论>也先别看了,先去把太极拳打打好.学中医是很累的,因为看书时你会思考,思就回伤神,没有好身体不行."所以我现在尊师嘱,打太极去,本贴暂时告一段落.多谢各位网友关注.<全文完>
查看原文
很好的帖子。现在国内的医生真是让我们无奈啊。之前我宝发烧,在医院开的药,吃了马上就退,过一下又升了,最后还是楼下药房老中医开了两副药喝了半副就好了。
2013/07/25回复
赞!!!!!!!!!!!
2013/07/31回复
留印再看
2013/09/18回复
谢谢分享,讲出了我们的心声
2013/09/18回复
太捧了!!我女儿身上的疑问在你的文章里找到答案,太感谢了
2013/09/22回复
以前好象看过,还是留印,有需时看看。
2013/11/05回复
猜你喜欢

BB感冒发烧之我的应对策略

病毒感冒不可怕,妈妈要淡定

可怜的宝宝,得了支气管炎,能不打针就不要打针

说说我女儿的久咳+鼻炎

巧用热水袋对付鼻塞流涕呼噜咳嗽

祝大夫作客“宝贝一家亲”聊关于感冒与咳嗽的视频

热点推荐

台风前夕的菜市人声嘈杂 气氛堪比过年

台风天停课 大家的神兽在家状态怎么样?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州狂风暴雨,阳台要不要封起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点读笔你们觉得如何 闲置了后悔入手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