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装修的这个房子,是我装修的第4间房子。说我,是因为麦兜爸爸不喜欢参与这些事情。也许他觉得我喜欢摆弄,干脆甩手由得我独自发挥。日后我倘有遗憾或恼恨,均与他无关,我只有自怨自艾。
我装修第一间房子大概是2004年,和现在这间一般大(其实是两隔壁),170平米,硬装10W。一切简单,没有设计,想到哪做到哪。出发点是清爽明亮,适合出租。至今还记得的装修亮点是那套浅灰的橱柜,当年在华美乐订制,6K余元,至今仍然安好。而我目前在住的房子,装修仅过了5年已步入退休状态。再就是全屋选择的马可波罗地砖,碰上尾货促销,正好够我的用量。600*600好象不到10元一片(肯定不超过15元),哑光的米黄,快十年仍旧漂亮。当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那位租住了8年德国家庭。他们对房子的爱护超过了我们自己。
装修的第二套房子,是当年还是男朋友的麦兜爸买的一套商品房。当年我住在没有电梯的7楼,每天上下楼很辛苦。他计划着结婚生子,于是独自看楼并在售楼xj的忽悠下闪电般买下了另一小区位于二楼的最后一间尾盘。那房子除采光不好、临近路边外,还有一个承接楼上各种垃圾的阳台。我自然不会搬过去住。期间有人联系我们,说他们自己装修,4、5百元现状租给他们,我们不愿花心神去处理出租屋的事情。直到把这个房子卖出时才觉得我们所谓的清高实在错误。按照这种租金那些年收下来也有5、6万之多。白花花的银子

2006年交房时拍的纪念照片





装修第三套房也就是我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时,我的小猪刚刚满月。我是小区第一个收楼并开始装修的,没有参考借鉴,没有装修设计。在其它小区工地找了各种工种的工人回来,风风火火开始了。一切从简,包括费用。留下不少垢病,不一一赘述。深记于心的是,隐藏工程一定不能贪图便宜,甚至于地漏、排水管、浴室五金、水喉,尽量选择好的。当然,花了贵价仍受骗另当别论。房子住了5年多,种种问题逐步显现。房子位于众多写字楼周边,离市政广场也近,如果不强求价钱的话很容易租出去。于是,我计划着装修第四套房子,把现在住的这间租出去2、3年,待屋内状况彻底歇菜了再收回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