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的一篇家长写的文章,很有同感!我们现在都在给孩子减轻各种负担,其实真的很想说,我们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吗?如果现在的孩子读书的时候很轻而易举就避开了这些所谓的负担,那他们以后的负担呢,就算父母也不能一辈子跟着他们给他们减负吧。。。
书包重不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我们那时书包也不轻,学生背书包是在正常不过天经地义的事。
个人就是非常同意上学不使用拉杆包的,至今为止拉杆包在任何一个学校还是 少少数人在用,还是一种特立独行的体现,其实用拉杆包的那些学生对他们而言拉杆包的拉风扮酷程度是远远超过实用性的,现在有不少孩子在家过的是奢靡是生活,上学去照样穿着名牌,拉着拉杆包,好车接送,说到底就是一种炫耀的。现在到底是读书去还是去旅游呢?
下面分析一下拉杆包和普通书包的情况:
1.价格
一个拉杆包的价格是普通书包的2-3倍。一般一个结实耐用(不包括一些劣质产品)的拉杆包不管是网上也好,市场也好,还有商场超市大约150--300元不等,名牌更贵。一个普通书包80-150左右,已经算是不错的,都可以买品牌产品了。就从这点来说 ,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实用实惠的普通书包。当然现在人人都不差钱,为孩子一个几百元的书包还是买得起的,可是以一个学期或一学年换一个书包来算,(大多数拉杆包长期拖行,边角处和搁脚还用轮子都是磨损很厉害的)那也一笔不少的费用。
2.重量
一个空拉杆包的分量那可不是一般的重,已经抵得过好几本书了。由于包身大,用料加厚,还有一付拉杆和托底,这样的自重本身是个负担。有人会说可以拉怕什么,请继续看下去。一个普通书包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当然那些所谓的减负书包用厚厚的海绵硬硬的边框做的书包自然要重很多,个人觉得也是不实用的,普通的牛津面料加稍薄的海绵背的书包就是不错的选择。
我现在是以书包的角度来说,而不是书。如果以一样的书一样的分量,带上拉杆包,仅仅以可以拖行的这段时间来说,确实轻松不少,出门旅游的人都会有这个体验。但是不管是以什么方式上学,多多少少都是会遇上路面不平整,水坑,泥地,楼梯等等情况,那有需要提起或背起拉杆包时,会让使用者有“意外惊喜”。而放进普通书包,背在身上自然是想干吗干吗,上楼上车上学去。
3.实用度
拉杆包是用来拉的,那有没有人想过,就这幺小两个轮子能有多少平稳度,不要说地面不平,就算是一粒小小的石子都有可能让整个书包翻个面。再说说家长为孩子选择拉杆包的原因是想让孩子轻松点,那么每天接送的孩子,不管是汽车电动车还是自行车,孩子需要自己拿着书包的时间仅仅是从校门口到教室这段路,我就不信这几分钟就能把背给压弯喽,只要是正常的姿势背书包,这点分量还是可以承受的。而且进教室上楼下楼要是拖着书包不会比背着轻松吧?反倒是个累赘。
如果是自己坐公交或走路上学的孩子就像之前说的,上车下车,过马路,水坑石子等等都是不安全的隐患。又有多少孩子是好好拉着书包走路的,不都是连拉带拽的,男孩子就更加了,书包则在后面翻滚着,颠簸着。(因此一个书包多则一年,少则一个学期都没结束就挂了)
4.影响
老师的说法是对骨骼的影响,还有美观度。确实如此,自古以来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是一件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气,越来越依赖。难道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不是青少年最最美丽最最让人羡慕的样子吗?每天像旅行一样走进教室的感觉是不是会有多一点的优越感呢?另外拉杆包肯定是进不到抽屉里的,只要放在脚边或过道。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其实我不是说拉杆包不好,生产这样的产品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上学用确实不适合,太显眼,除了可以拉着轻松一部分时间,其他方面真不是很优。如果是出远门,让孩子放上自己的东西,自己拉着,确实很帅气。
另外还想说一点关于背书包的问题,每每看见那些帮孩子背着书包的家长,特别是长者,总觉得看着刺眼,我反对这样的做法。我也爱孩子,我也心疼孩子,但是可以体现在其他地方。你可知道你现在帮忙背在身上的不单单是孩子的书包,还有孩子的责任心,孩子自信心。我的孩子刚刚小托班,每天小书包里放着一套替换衣服,半杯水。分量还是有的,不是轻飘飘的那种,每天来回基本都是步行,书包肯定是要他自己背着的,以后上学也是一样!
其实书本的重量和孩子的体格还是成正比的,只要不是特别弱小的孩子,并且不是乱七八糟带特别多的东西,巧妙的整理一下书包,并不会那么重!比如按课表拿书就是很好的办法,至于临时换课问题,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怎么做的?问隔壁班借啊,而且是老师的问题临时换课,老师也可以帮忙集体借嘛,总不可能天天换吧?现在的孩子很多不会主动和同龄人打交道,这也是一种技能。孩子能力是靠培养的,家长的保护伞不能太大了,承担一定的重量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