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没有自制能力,尿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在孩子尿床之后通常会出现担心焦虑的情绪,担心父母骂他,担心同学嘲笑他,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情,一度采用打骂孩子的方式来提醒孩子,只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加重病情,下面为您介绍治疗孩子尿床的科学实用疗法。
  让孩子不在尿床家长首先应做:
  1、睡前别让小儿太兴奋:每天让小儿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2、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让小儿喝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如果在临睡之前给小儿洗个澡,令小儿舒适入睡也可以减少尿床。
  3、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每天下午4点后让小儿少喝水,晚饭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4、小儿尿床,多些宽容:尿床后会使小儿害羞,畏缩,自卑。如果父母不顾及小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小儿更加紧张,委屈和忧郁,经常处于诚惶诚恐中,会导致症状加重。父母应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心理,能与医生积极配合。
遗尿症是指2.5周岁以后的孩子在睡眠中经常出现不自主地排尿,白天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又称尿床或者夜尿症,临床上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两类。根据患儿的不同特征还可分为昼夜尿频型、觉醒障碍型、夜间多尿型、混合型。那么,临床上,患有遗尿症的孩子有哪些特征呢?

临床上观察,遗尿症儿童常见的特征
1、不能控制排尿: 2.5周岁以上的孩子仍不能自己控制排尿,且每月出现2次以上,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遗尿的次数也有所不同。
2、大脑发育迟缓:长期遗尿的儿童智力往往低于同龄孩子,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出现。
3、不良心理反应: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不愿和人交流,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焦虑、内向的性格,长期以往还会伴有孤僻倾向。
4、白天易疲劳:因为儿童尿床后睡眠环境受到影响,之后自然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状态欠佳,常常给人面黄的病态感觉。
5、不良习惯:遗尿症孩子多有睡觉姿势不佳、饮食上会挑食造成营养不良,并且在阴雨天气症状多会加重。
6、其他:遗尿症患儿常常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比如集中式的生活会让他们感到紧张而使病情加重,家长的打骂也会让导致同样的结果。
 2791325253
2791325253 2791325253楼
2791325253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