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心理学博士吴海勇教授座谈会心得
119753幼儿园早教
这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关于: 孩子知道“我做错了”和孩子不再重复错的行为是两回事。
目前我们需要遵循心理教育的规律来教育孩子,因为人们只愿意主动重复曾经带来良好感受的事情。所以我们对待孩子其实给予最最纯粹的表扬和纯粹的赞美比赞美之后给予意见的效果来的更好!吴教授引用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例子来解释了其实幼儿期的心理教育着实关键。 吴教授建议大家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应先从心理塑造开始,可以通过以下几步入手:
第一步:孩子身份的认同,通过切身的体验获得经验
第二步:当孩子表现出正确的行为的时候给予积极的肯定
第三步:收获良好的感受,从而具备主动性。
第四部:紧接着3周内创造实践心理品质机会,了解其他领域及社会生活延伸
第五步:实践同时也要注意重要他人(最好父母)的强化,从而促进内化。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通过分阶段对自己的孩子在心理的关键期进行教育。由于我的宝宝是现在是小班学生,所以我就小班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下:
小班:
1.抗焦虑
2.规律意识(入园做到不要迟到)
3.培养安全意识
4.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5.勇气的养成
作为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我目前最头疼的就是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脾气好像也同时在增长,有时候真是打也没用,骂也没用,好像怎么都没有用,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从听了吴教授的这场座谈,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你一味的责备他反而有副错用,应该适当的鼓励可能获得的效果会更好!希望我的这篇心得也能让其他的麻麻受用!
201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