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对她不好,几乎没有做过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而且拿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奶奶的为人确实有问题。其实我对于婆婆是不评判的,之前我觉得她不应该在奶奶快入土的时候还在怨恨,但是后来一想,她也有怨恨的理由,或许从婆婆的角度来看,奶奶确实很过份。当然这属于婆媳关系了,我不是当事人,只能听听罢了。
只是我从婆婆的语气中了解到,婆婆在奶奶过世之后仍然不能释怀,还在耿耿于怀以前的事,时间并没有淹没怨气,隔时空发生着。
亲情如何和谐
266119情感.婚姻.家庭
公公婆婆年龄都不到60岁。他们分别又都有父母,而且年岁差不多都到80了。正在经历着生与死的边缘,有些可怜。但年老了似乎不太招人喜欢,那怕那边老人病到快不行,这边是欢度新年的人们,病痛与新年的快乐就这么在同一时刻发生着。
爷爷今年80岁了,已经快走完人生的路途,真是风烛残年啊。可是人很难善始善终的,到了老年5个孩子个个都忙自己的事情,其实比忙更可怕的,是你快走完人生的时候发现孩子都在埋怨着自己。其实公公婆婆对爷爷奶奶是满心的埋怨,每次都是陈年旧事拿出来说当初是如何的对待他们不好,这些都是陈年旧帐加新帐,亲情的纠葛是很难说的清楚的,我也不便于评论谁的是非。我只是感叹亲人之间的关系,为何这么难以相处,都快到了入土的年龄,仍然彼此埋怨着,你念着我的坏,我记着你的错,表面上都很难和谐,是不是我们与亲人之间注定要这么的纠结。其实我是想探讨一下,亲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今天先写这些。有空再来探讨。欢迎发表自己的观点。
2014/02/07
全部回帖
你们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吧,我们家很和谐。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4/02/08回复
哎,不好评论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该信息来自[广妈Android客户端]
2014/02/08回复
我家情况相似,婆婆对她的死去的家公和依然健在的家婆还满腹怨言,经常在我面前说他们的坏话。但我觉得老奶奶很慈祥,不像家婆说的那么坏。每次她埋怨,我都会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为什么她可以让自己过得那么累,而不是早点看透或释怀?
2014/02/08回复
有一天晚上,我试着对婆婆说,是的,你在年轻的时候受的气挺多的,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你能把对父母的不满说出来心理会舒服一些。谁知道打开了婆婆的记忆闸门,开始痛数奶奶的不是,说完了又开始数她自己的亲娘的不是,我真的感觉父母在婆婆心中的形像好差哦,平常的来往大概都是基于表面的亲情吧,其实内心很难与父母和解甚至亲近。所以到了父母晚年,想要做到孝顺真是身不由已啊,那些父母曾经做过的点点滴滴都在眼前,即使去做了也是勉为其难,谁让你们当初对孩子造成那么多伤害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的父母不是这么教育他们的吗,他们是继承了父母的传统啊,谁才是过错的最终制造者呢?
2014/02/08回复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自己的亲身体会。可能与大家的体会不一样,还请给我保留我看法的机会。
我认为我们所受的苦,心里所受的气,似乎都是与家庭有关,我回忆一下,给我造成重大阴影的,大多数是来自于家庭。其实我不是想要把父母陷于不义,其实我也有许多不仁。我只是想探讨伤害的来源处在哪里。说到父母,我真心的觉得他们当年对待我的方式有许多不妥,在埋怨了他们一阶段之后,心里才有所缓和。埋怨不是目的,和解才是最终的归宿。
我认为我们所受的苦,心里所受的气,似乎都是与家庭有关,我回忆一下,给我造成重大阴影的,大多数是来自于家庭。其实我不是想要把父母陷于不义,其实我也有许多不仁。我只是想探讨伤害的来源处在哪里。说到父母,我真心的觉得他们当年对待我的方式有许多不妥,在埋怨了他们一阶段之后,心里才有所缓和。埋怨不是目的,和解才是最终的归宿。
2014/02/08回复
亲情最重要 因为只有爸爸妈妈不会因为你张的丑 没钱 没地位 嫌弃你。。。
2014/02/08回复
运气不错哦,变天了,神毛蛾子都出来鸟。。。。
2014/02/08回复
我只是觉得年龄越大看得应该越清楚,应该越了解生命的真谛。其实对生命的了解程度与年龄并无必然的正比例关系。
我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父母,公公婆婆,爷爷奶奶,还有随处可见的老人。有时候很想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一下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或许深入度不够,总是觉得他们活得如此纠结,并不轻松,真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啊。
我的父母与他们的父母关系并不理想,在我看来,他们并无亲密关系,只能说是继承血缘上的关系。所以在我爷爷奶奶去世时,会觉得他们并不能安然舒心的离去。现在我又看到公公婆婆与他们父母的关系,同样的彼此纠缠难解,在生与死的边缘仍然无法达成和解,难道亲情纠葛无解?
我身边的老人越来越多,父母,公公婆婆,爷爷奶奶,还有随处可见的老人。有时候很想深入到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一下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或许深入度不够,总是觉得他们活得如此纠结,并不轻松,真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啊。
我的父母与他们的父母关系并不理想,在我看来,他们并无亲密关系,只能说是继承血缘上的关系。所以在我爷爷奶奶去世时,会觉得他们并不能安然舒心的离去。现在我又看到公公婆婆与他们父母的关系,同样的彼此纠缠难解,在生与死的边缘仍然无法达成和解,难道亲情纠葛无解?
2014/02/08回复
有一天晚上,我试着对婆婆说,是的,你在年轻的时候受的气挺多的,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你能把对父母的不满 ...
2014/02/08回复
小心翼翼vip:
我妈对我奶奶也一直记恨着,只要一提起奶奶,从前的点点滴滴就好像在她眼前,说到激动时还会流泪,我相信当时我妈妈一定是受到很大的委屈与伤害
查看原文婆婆与媳妇,自古非常难处。难就难在儿子与父母的纠缠太多,如果儿子与父母关系很好,我想媳妇与婆婆也不会难处。不知道大家对于婆媳相处有什么高见?
2014/02/08回复
楼主说得很是透彻啊,想想从小到大,什么伤害早已淡忘,唯独家庭带来的伤害无从忘怀,因为在乎,所以跟耿耿于怀吧!但人无完人,慢慢长大慢慢懂得慢慢理解,开始享受这天伦之乐!
2014/02/09回复
小小幸福mm:
楼主说得很是透彻啊,想想从小到大,什么伤害早已淡忘,唯独家庭带来的伤害无从忘怀,因为在乎,所以跟耿耿于怀吧!但人无完人,慢慢长大慢慢懂得慢慢理解,开始享受这天伦之乐!
查看原文说得是啊,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又有了新的家庭,于是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生活。在新的家庭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依然会有意无意的带着原有家庭的模式在生存,在教育我们的孩子,与我们周围的人相处,或许我们比起老一辈已经进步很多了,这也是一代比一代更优化吧。如果我们可以享受新生活的天伦之乐,这真的很好,但是让人难过的是有些人并不能摆脱原有模式的影响,继续父辈的命运,如果是这样真的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所谓的命运的轮回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
从我自身来讲,我的家庭当然要比我的原生家庭要幸福得多,也和谐得多,这也是我值得庆幸的地方,当然这种转换并没有这么容易,我做了一些功课,这些功课或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我感谢给我启迪的人或者事,或者一本书,成长永远不会迟,家庭的和谐需要有人去觉悟。
从我自身来讲,我的家庭当然要比我的原生家庭要幸福得多,也和谐得多,这也是我值得庆幸的地方,当然这种转换并没有这么容易,我做了一些功课,这些功课或许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我感谢给我启迪的人或者事,或者一本书,成长永远不会迟,家庭的和谐需要有人去觉悟。
2014/02/09回复
婆婆为什么这么大年龄了,还不能释怀奶奶年轻时所做的事情呢?几乎每次都拿那几件事情说事。有一次我对婆婆说,你说得这些事情,或许奶奶一件都不记得,她记得的或许都是你的不好。婆婆很快找出其他很多的人都说奶奶不好,从而证明不是她一个人的观点,是大家都这么看,所以她的看法没有偏差,她也没有过错。对于这种为自己的正确找各种证明的措词我是熟悉的,因为通常我们都是这么干的。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想让婆婆与奶奶在成和解,那婆婆与奶奶必须来一次心平气和的对话,首先是让婆婆说,奶奶听,让婆婆把心中的愤怒表达完,而且奶奶有足够的包容来接纳婆婆的控诉;然后再由奶奶来表达她对儿媳的不满,然后婆婆也需要有足够的包容心来容纳奶奶的指责。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想她们之间的怨气就可以消除了,彼此都放过了对方,从些可以和谐相处。但这是理论上的。我曾经和婆婆提议过这样做,被婆婆一口否决,她说这是不可能的,奶奶绝对不会接受的,她怎么可能容忍得了别人的对她的一点指责,没有任何表达的余地。所以从婆婆的角度来说,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她也没有试着这样去做,只是在重复压抑心里的积怨。而从奶奶的角度来说,我真的很难猜测,或许已经去世的奶奶愿意这么去做,毕竟人死了,没有什么比化解积怨更重要,但愿奶奶可以包容婆婆的控诉,这样一来,生死相隔的怨气也可以化解。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想让婆婆与奶奶在成和解,那婆婆与奶奶必须来一次心平气和的对话,首先是让婆婆说,奶奶听,让婆婆把心中的愤怒表达完,而且奶奶有足够的包容来接纳婆婆的控诉;然后再由奶奶来表达她对儿媳的不满,然后婆婆也需要有足够的包容心来容纳奶奶的指责。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想她们之间的怨气就可以消除了,彼此都放过了对方,从些可以和谐相处。但这是理论上的。我曾经和婆婆提议过这样做,被婆婆一口否决,她说这是不可能的,奶奶绝对不会接受的,她怎么可能容忍得了别人的对她的一点指责,没有任何表达的余地。所以从婆婆的角度来说,这条路是行不通的,她也没有试着这样去做,只是在重复压抑心里的积怨。而从奶奶的角度来说,我真的很难猜测,或许已经去世的奶奶愿意这么去做,毕竟人死了,没有什么比化解积怨更重要,但愿奶奶可以包容婆婆的控诉,这样一来,生死相隔的怨气也可以化解。
2014/02/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