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如厕和走路一样,是一种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的孩子刚好就是二岁至四岁的阶段。由于如厕训练是一个过程,幼儿忍不住的机会会很大。旁边有厕所就话皆,甘无呢。其实小朋友呢头话比你知急,果头就话要尿尿,又或者已经尿出来了,是很正常的事。
按你的说法,小朋友急,呢头话,呢头就要拉了,你要怎么样?让她拉在裤子里吗?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孩子人格尊严的侮辱呢? 何况香港每一条街都是人头涌动,街边是商铺,然后就是马路,难道要孩子拉在商店门口吗?
就此事来说,看图说话,呢位妈妈是在马路的水渠边,用尿片接着。作为那位港灿,没有主动去帮助旅客,还是对着孩子拍照,呢种甘的行为,简直是令人法指。
后来和一些朋友聊过,也隐约觉得在公众场合这样当众暴露小朋友的隐私部分(包括屁屁和性器官)好像不太妥。我有一套香港家计会出版的儿童性教育书,德得和家家的故事,里面就不断对小朋友读者强调在任何公众场合和陌生人面前都不可以露出隐私部分。
我问过香港有小朋友的亲戚朋友,他们系点解决小朋友外出大小便的,他们不约而同的说,穿尿片啊,换尿片一定系去洗手间啦,点可以当众换啊,带多套衫仔,湿左身都系去洗手间换咯,唔可以大庭广众除衫既。再大D呢?基本都系话见到有洗手间就顺便提醒距地去下洗手间啊,点会急到忍唔到呢?当然我认识的港人都系有教养的,唔会去老兰饮醉周街尿,连掉垃圾都一定要稳到垃圾桶,而且一定分类。距地无特定歧视大陆人,但系真系唔锺意生活被打搅,唔锺意周围都人山人海,唔锺意D不文明行为,即使不文明的系香港人距地一样睇唔过眼。
其实这泡尿真系内地同香港(或者国外)既观念差异问题,再加上对普通话、“残体字”、“强国人”的高度敏感与剧烈反弹,背后是北京对香港无孔不入的政治经济渗透,港人本土意识的兴起、身份认同上的茫然、对腐败体制的抵触。超负荷的游客量加剧了日常摩擦,所以这些与“中国因素”相关的焦虑感,集中释放在普通游客身上,很多小事也能引爆情绪。这次遇上的系有意搞事的香港人,就只能叹一声事主夫妇唔好彩了。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我香港的朋友都觉得,女厕排队,点解呢个爸爸唔带小朋友去男厕入厕格解决呢?
我发现我们这边有些父母或者特别系未做父母的年轻女性好像都好反感父母带异性的小朋友入洗手间。但系香港人好像并不很介意。当然系年纪较细的小朋友(4-5岁以内),香港人好像都几接受,就算最近播出的电视剧《爱我请留言》里面都有波鞋爸爸带悠悠去男洗手间的情节。其实呢个都算系地方文化差异。
我发现有些回帖可能无看清楚,觉得带了保鲜袋或者水瓶接尿就是文明。其实香港人不是这么认为,总之他们觉得呢D事就应该去洗手间解决。
同埋我个人绝对系鄙视拍女童的两条人渣记者,呢D人根本就系等住捉大陆人的痛脚来做新闻的,人渣周街都有,但系做父母既就有责任学会如何最周全的保护好自己孩子的隐私。而不是等人拍了再去抢记忆卡。其实周围的围观事件的路人都对父母的做法表示理解,但理解唔等于接受,如果一开始母亲选择在洗手间帮女童解决,或者由父亲带到男洗手间解决,就无任何事发生了。
转个围脖长文,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