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确有这样的老师,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打倒所有老师。
现在老师这份职业也不容易,“带好”这个年代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更何况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内的教师拿的是国外公立学校老师的工资,却干的是国外私立学校老师的活。明显的不是按劳分配。
按照社会原则,教育和医疗这样的行业,应该有高收入和同样高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选择这个行业。医疗教育决定民生和民族未来,这么重要的行业被ZF已经全面黑化了。
摘自羊城晚报的新闻:
最先在论坛上吐槽的是一位广州的高中老师,在省属学校工作,每个月所有收入加起来不过5000元。而让他有些不平衡的是,同一级别的市属学校、区属学校的教师收入比他高得多。“听说天河区的高级能拿17000元,我连零头都没有,实在太失落了。”
省属学校教师工资真的这么低吗?记者采访了某省属学校老师,得到了证实。这位老师是副高职称,有7年教龄,每个月税前工资为10000元。
但一位市属学校有15年教龄的老师说,她的工资也不高,她是中级职称,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是6000元左右,外加1000多元公积金、几百元住房补贴。“每个月的收入都会有变化,但都有些惨不忍睹,不过还有比我更低的。”
而区属学校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广州教师“富豪排行榜”,前五名的排序大概如下:萝岗区、黄埔区、番禺区、南沙区、天河区。而作为教育强区的越秀区、荔湾区反而是垫底的。
有一位越秀区的老师自曝家底:“我12年教龄,本科文学学士,聘上高级职称了,但不包公积金拿到手只有4000元出头。”
与此相反的是,有位在天河区上班的普通老师说,他每个月能拿到1万元;有位黄埔区的老师说他月薪为1.2万元左右,年薪大概是15万元。而他同时爆料,萝岗区的老师平均工资都是在1.2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