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过来人,说一说分离焦虑症的那些事
912445幼儿园早教
咨询医生查资料,自检,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这样的孩子生来比较敏感,后天可能稍不注意就容易有分离焦虑症。我家宝大概3个月就开始认生了,不肯跟别人。
2,跟孩子太过亲密,经常有肢体接触。比如新生儿抚触,新生抚触是好的,但不能持续太久,我就是做的太久了,大概做到8个月,这样孩子跟妈妈的感情更深刻了,反而是她恋妈的因素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搂睡,我一开始给孩子备了小床的,可是因为喂奶不方便,加上冬天冷,就把她放在身边了。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看了哪本书上说,国外的研究说搂睡可以帮助孩子有安全感,利于孩子成长。孩子8个月时有点属指意识时我错过了机会,当时我告诉她那是她的小床时,她显得很兴奋,而且愿意到里面睡,后来我还是嫌麻烦又把她放回来了。
3,孩子活动范围太小。因为老家比较冷,几乎一整个假期都是宝宝跟我一个人腻在一起,吃饭睡觉,早晨出去活动时外面也没有小朋友,她的活动范围太小了。
所以,孩子今天这样,跟妈妈的养育方式或习惯是分不开的,是妈妈的责任。
下面是摘抄的一些资料,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
别成为宝宝分离焦虑的推手
当宝宝的需要被剥夺,感受不到来自亲人的爱与安全感,就会形成心理问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下面两种情况,都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
分离经验处理不恰当
例如,妈妈趁着宝宝睡着时离开,让宝宝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没有预期接受依附对象不在身边的事实,且重复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会渐渐埋下分离焦虑症的种子。
分离创伤
依附对象永久离去或死亡,也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这种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进而让他变得信任感全无、认为没有永恒的事物并极度地没有安全感。
分离焦虑被忽视的结果
拒学、不愿离家
假设婴幼儿时期的分离焦虑情绪一直延续到儿童时期而未被处理,会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气质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拒学症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因为习惯依赖熟悉的人与环境,对团体生活难以适应,在学校就会过度封闭,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更别谈学习。
孩子因怕离开父母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并产生焦虑及恐惧反应,这其实是儿童焦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据介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可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是一提起上幼儿园或上学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有的还会说头痛、腹痛、恶心等。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比如,原来身体健康的孩子刚被送到幼儿园几个月后,便频频发生感冒等多种疾病。我们曾对部分此类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测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说,这些患儿的反复感染与机体免疫力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患儿生活环境及看护人的突变而引发的分离性焦虑症是导致患儿反复感染的最重要原因。
缺乏安全感
如果分离焦虑情绪未被处理延续到成人时期,则会因为对父母亲的过度依赖而不愿离家,或者依赖对象换成伴侣。因为对特定对象的过度依赖与黏腻,变成只能发展特定人际关系,紧抓着依附对象、害怕孤单的情形。
该怎么和宝宝Say Goodbye ?
永久分离
当宝宝的照顾者死亡,或父母离异正处在分手、不稳定的状态下,孩子身边的其他大人,应该好好观察他有没有出现前述异常的分离焦虑症状,多多关心及留意孩子。假如发现有分离焦虑症,应该求助于儿童精神科,让医师作进一步的诊断与心理治疗。
短暂离去
假如是家长要短暂与孩子分离,车先蕙心理师建议爸妈可以采取下列方法:
1 在跟孩子说再见前,要先给少许时间让孩子熟习陌生环境,并预先给他喜爱的玩具。
2 先跟孩子玩片刻。当他熟习下来时,便可向他解释你要外出一回儿,并且用肯定的语气向他说,很快便会回来接他。
3 向孩子说明谁会暂时照顾他。
4 离开时不要回望或再次道别,否则会使孩子感到不安。
5 如果要和孩子道别,不要为了安抚他而安排一些特别活动,因这些突然而来的活动,反而会引起孩子不安,甚而产生恐惧。
6 不要静悄悄地溜走,这会使孩子对你缺乏信任。
结语
每个孩子天生的气质、敏感度、情绪表现都不一样,虽不能将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都归于父母管教不力,但不可否认,小孩子的表现常常也反映了家庭的互动气氛、夫妻间的紧张关系、家庭的冲突,爸爸妈妈应该检视家中的气氛并积极改善。
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