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说说关于死亡的话题,步入中年聊聊自己最爱的死法

437733谈天说地

近中年以来,身边认识的,听说的,亲戚朋友,一个个的不断的见闻或者耳闻离世的消息。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首先说说觉得怎么死才是最好的死法。

之一,一老人,算是族长类别,几代同堂了,据说死之前几天,就召集后代回家,告诉子孙,我什么时候要去了,你们要怎样怎样,写出一张单子,让子孙照办。然后到那个时辰,他果然很平静的自己躺床上死了。这种知死期的是牛人。

之二,也是同村的,某一天在村里和人打象棋,打完一盘,别人邀约再来一局的时候,对人说,没时间了,我要走了,现在回去洗个澡。当时对手和围观的都没当他说的话一回事,谁知这个老人回家去洗了澡,换好衣服,躺床上去就没再起来了。也是牛人。

........跟孩子说,以后自己的死法能成这样,也算是修来的。

然后自认最惨的死法。

有钱人的死法颇为艰辛,在ICU死去两个。

之一,死之前一直是ICU常客,一直于上刑无益,然后最后也死在ICU。家里有钱,孩子为了行孝道也是为了面子,一直各种方法让老人吊命,插管呼吸,插管进食,插管排尿........抢救到不能再抢救为止,如此死亡。听着不寒而栗。

之二,离休干部,JUN区干部等级很高,医药费是100%全报,配侍卫兵的那种,年轻是很牛掰,但老年也是悲惨,全身瘫痪,不能说话,但能吃能睡但意识清醒,长期以来一直持续三人轮班侍候,用钱吊命,持续十几年这种日子,最后死在ICU。知道他离世了,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终于走了,终于解脱了。这种情况对于活人死人都是解脱啊。

感慨一下。如此。
2015/06/30
全部回帖
coco1234:
市一人民医院那里有幢专门为各种高官服务的住院部的,但是谁也不愿享受这个服务吧。我记得我伯娘当时跟我说,不管你多大的官,这里有多好的服务,都是多余的,有空多陪陪父母,好好享受人生。我记住这句话了,这几年开始学习养生,去旅游,想干啥干啥,我爸爱玩电脑,我支持他,多活一天多享受一天。
查看原文
对啊,珍惜当下,享受现在吧。
2016/06/17回复
顺其自然就好,我们有能力时要多做善事,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庆。我公公有能力开始就一直在做善事,所以大肠癌末期都不知道,也感觉都不到什么痛苦,入院不到1星期就去世了,这可能是善有善报。
2016/06/17回复
我爷爷就是坐在他经常坐的那把椅子上,无疾而终。我奶奶,我爸爸和我伯伯,两人都孝顺,老太太现在还精神奕奕,无病无痛,应该也是安乐到去……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无病无痛而亡。😊
2016/06/17回复
近中年以来,身边认识的,听说的,亲戚朋友,一个个的不断的见闻或者耳闻离世的消息。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死亡的尊严,大概意思是与其像帖子后面写的那两种,还不如不采取抢救形象体面地走。。。。
2016/06/17回复
人生苦短。。迷途的羔羊们。。信6妈得水牛。。。
信菜菜得沙发~
2016/06/17回复
楼主说的不是那种有的救却不救的状况,
而是到真的抢救都没有太大作用的时候(例如癌症末期),那个痛苦的样子真的情愿他早点去解脱了。。。
那种病入膏肓用钱吊命,只是做给外人看的孝道,病人受的痛苦有考虑到么???
2016/06/17回复
我想我想8楼
一亲戚,90岁了,无病无痛,某天,睡着就没再醒来了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
羡慕这个,90岁了,其他人已有心理准备
2016/06/17回复
在病危时刻作为后辈总不能对医生说不救了吧?
2016/06/17回复
我是怕死的人,从不敢往这方面想啊
2016/06/17回复
猜你喜欢

难过,当快6岁的孩子面对奶奶的时候就像是个小霸王一样

杀蟑螂用什么,血泪经验告诉你,国产的红阿斯,千万不要买!!

之前的疑难杂症,原来是婆媳压力

这样的家婆真的很令人讨厌

如何过渡刚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广医三院三维输卵造影归来

热点推荐

第一次来广州白云站 真的被震撼到了

永旺薅羊毛攻略 十元均一冲就对了!

打卡仙鹿岛 小鹿追着要萝卜太治愈

家长会听emo了 小学鸡就要向高考看齐

地铁直达!广州秋日限定花海

城市公园展览馆 越秀公园的小众打卡点

带娃涨知识 鸡文化馆中式风超醒目

买感冒灵要实名!还接到政府来电

九龙冰室常餐外卖30不到!值得试

广州首店!何小东面馆面套餐巨值

打卡西塱市场 节后菜价降了

电饭煲选购记:从纠结到399元国补拿下

老广文化入心!从不懂煲汤到上瘾!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