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什么叫痛苦?不是失去,不是失败,而是希望近在眼前,但你无法伸手攫取。近在咫尺意味着遥遥无期,这一点,驴小弟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深入!
《驴小弟变石头》是威廉·史塔克的第三本图画书,写这本书时,他已年逾花甲,准确地说,已经是一位62岁的老人了,可是他却用大师之笔、孩子之眼,写出了这样一个洋溢在魔法之间的爱的故事。我们不能说他大器晚成,我们只能说他童心未泯。所以才会有人说威廉·史塔克拥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儿童特有的能力,在呈现充满幻想和奇迹的事件时,仿佛它们就是日常发生的那样。他的创作并不是源于自己的童年回忆,而是来自于某种童年本质,这种本质是任何大人都无法放弃,无法拒绝的,而幸运的力量,变身和重生的能力,好魔法的存在,所有这些都是这种“童年本质”的表现。
《驴小弟变石头》就是这样的播洒爱的阳光雨露的魔法故事。
驴小弟跟爸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他有一个嗜好,就是搜集形状和颜色都很特别的小石子。在一个下雨天,驴小弟意外得到了一颗红色的魔法石,这颗石子能让他实现想要实现的愿望。就在他激动兴奋的时候,遇到了饥饿的狮子,他本该使用魔法石让狮子消失,却因为害怕而把自己变成了石头。红色的魔法石就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没办法拿到。他唯一的机会是有人不仅发现这颗红石子,而且还得希望红石子旁边的这块岩石能变成驴子。可是,世界上有谁会希望一块岩石变成驴子呢?
驴小弟还会变回来吗?可怜的驴爸爸驴妈妈等不回自己的宝贝儿子,问邻居,找警察,一天天,一月月,两个人终日以泪洗面。他们尽量想让自己快乐起来,尽量想要过得跟平常一样。但是平常的生活里有驴小弟呀,所以他们老是想到他。春天来了,驴爸爸和驴妈妈来到了草莓山上野餐。
野餐时,驴爸爸看到了小石子,“这颗石子真好看,小宝见了,一定会把它收藏起来”说罢,将它捡起。一颗石子在孩子的眼中是至宝,在成人眼中它们只是石子。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然而,爸爸却关注到了它,并将它捡起。不是他童心未泯灭,也不是小石子有多特别,而是——它是驴小弟的最爱。在爱的魔力下,驴妈妈突然像有了心电感应似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并将这种感觉告诉了驴爸爸,提出了“我好希望他能跟我们在一起”的殷切盼望;在爱的感召下,驴小弟思母心切,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我希望变回原来的我!”于是奇迹发生了,驴小弟在瞬间变回了原来的摸样,一家三口又团聚了。
一番得与失的经历,一家人都明白了,我们并不需要那些神奇的东西,珍贵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更需要它!个人觉得它像一个关于人类欲望的轻讽刺寓言。如果你是孩子,你可能渴望有魔力,一旦你获得了魔力,可你驾驭不了它,被魔力反控后,你又渴望回归;如果你是父母,你可能对孩子抱有很多期望,可是一旦你失去了他,你觉得只要拥有他就满足了。就像人类不断地攫取物质,想方设法地拥有,欲望的魔鬼狂舞,已经辨不清什么是珍贵的东西。驴小弟失而复得,这样的奇迹似乎恰恰证明了我们亲情的可贵,和被欲望折腾的可怜。